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研究
2016-05-14周玉华
周玉华
初中语文教材中从不缺少文质优美且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而审美教学又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许多语文教师都借助审美教学来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精神
语文教学应择优选取一定的散文篇目,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挖掘文章的深层美,引领学生寻找、发现美的踪迹,进而充分感悟散文的语言美、结构美与意境美。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仔细品阅文章,找到描写紫藤萝外在形态的句子: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描写紫藤萝花朵的句子: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等等,学生在静心理解句子时,也会深入体会作者对紫藤萝形状、姿态、神韵等的描写,细致但不烦琐,到处洋溢着美的感受,学生在潜移默化间也能感悟到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令人心驰神往的美。
无论是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还是诗歌的圆润典雅,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努力发掘那些诚挚深厚的美,发现美的语言、形态、结构与意境等,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审美探究。
二、创设审美意境
初中语文教材精选的文章中,语言的细心揣摩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致力于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与能力的发挥,引导其对文章语言、意境等进行探究性的感悟品味,由整体入细微、由语感入体验,从而感悟全文塑造的美丽,体会优美的语言和作者的情感。
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出自老舍先生之手,老舍先生是一位语言大师也是一位丹青高手,其笔下的济南冬天美轮美奂,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沉浸于此番美景中的浓郁情致,将作品赋予一种神韵和悠长的味道,值得读者反复品味。教师可以此为基础,引领学生细心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用,感知课文,领略济南冬日里的温暖与秀美,感受其所创造的意境之美,体会作者对冬日济南的一往情深。
三、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鉴赏美的能力表现为对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能力,其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审美能力、想象力及审美情感为底蕴,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思索与分析,从而领悟文章的意义,在发现美的同时实现情感的深化与升华。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鉴赏美能力的培养,避免审美活动浮于表面等现象的出现。比如:同样是岳阳楼、洞庭水,但阴晴两景却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截然不同的览物之情,原因何在?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树,它的美又到底为何?搏风击浪的海燕具有何种象征与意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究,充分发掘文章主旨及深层意味,正确分析、评价文中人物与事件,进而真正掌握审美对象美之真谛。
周敦颐《爱莲说》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虽然行文平淡,但自然且富有情味,托物寓意,引导学生联想一下所知道的具有莲花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的人,从而深入感悟作者高洁的情操,升华美感享受。
四、以小说作为审美教学的切入点
相比较于其他文体,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其作为审美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极为有益的。初中语文老师应改变传统的停留于划分部分、提炼思想、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层面上,积极带领学生走进小说故事,真正读懂故事,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中的内在美,从而在解读小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教师可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整篇文章,了解大致内容后挑出母亲所说的两句话:一是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二是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仅仅两句话就暴露了母亲自私、冷酷、虚伪、拜金的形象,而“我”是单纯、简单的善良孩子形象。引导学生结合整篇小说内容,分析“我”和母亲的人物性格特征,“以此及彼”,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基本审美能力的目的。
五、丰富审美教育的方式与手段
当前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如多媒体设备的有效应用,强化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与鲜活性,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从而更加直接地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审美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如在《春》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讲课伊始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江花月夜》,并将文章绘成图片,用15分钟讲解,其余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交流与探讨。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广大教师应不断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