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经典阅读与人格培育的教学研究

2016-05-14张雅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言文人格多媒体技术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对应试教育进行批判。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在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到了瓶颈期,在与应试教育的对阵当中,怎样才能够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格培育优势,已经成为了众多教育学者所关注的焦点。

一、人格教育概述

在个体的人格形成过程中,以科学原则为指导,采用正确的方法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品质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由此而培养起健全的、适应现代社会与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格的一种教育就被称为人格教育。

二、在高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的策略

1.拓展阅读教学内容。虽然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阅读教学内容的涉及面比较广泛,不仅有人物传记,还有名著节选等,但如果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仅仅将目光放在教材内容之上,学生不仅会产生枯燥之感,知识面也得不到扩展。且高考的很多阅读内容选取的都是教材里某些作者的其他作品。所以,教师的阅读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之中,课外阅读教学极为必要。教师可以将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延伸,通过其中一些线索找到课文阅读内容与延伸阅读的共同点,进行阅读教学。

例如,在对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板块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选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完全可以将教学内容扩展至《红楼梦》全集的教学当中,以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段选文为教学切入点,让学生真正走进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世界。高中生普遍具备了自学能力,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再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学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会去阅读这本书籍。《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除了具备文学价值之外,还具有较强的人格教育价值,几乎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有好有坏。教师可围绕作品中的人物将阅读教学与人格培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找时间阅读《红楼梦》,并找出其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物,说说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你从中体悟到了什么等等。也可以让全班同学围绕这一话题举办读书报告会,师生进行现场互动。这样一来,语文教材中的阅读内容就像一条线索,引导着学生们去探索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去感受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去接受更深层次的人格教育。

2.注重引导,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图片、文字、声音和影像等有效融为一体,能够使课堂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阅读教学相较其他阅读教学而言,又更加困难,如果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稍微欠缺一点,就很难准确理解整篇文言文的中心思想。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画面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字产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帮助学生加强对整篇文言文的理解。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自己的意识,进而进行思考,也才有实现人格培育的可能性。

例如,在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板块中《季氏将伐颛臾》一文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将文言文中涉及人格教育的语句陈列出来,并提炼出其中的内容。但是提炼出来的内容不能和原文处在同一个页面上,这就需要教师学会使用多媒体的超链接功能。比如:“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就可以提炼出“别人要这么干,我不愿意这么干,我是否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呢?”这一人格教育观念;再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这句话可以提炼出“一个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该承担多大的责任,办多大的事!”这一人格教育观念;又再如,“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这句话中就可以提炼出“何为对错,又如何判断对错呢?”等等。然后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中所涉及的人格教育话题,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归纳和总结小组成员的意见和观点,再由小组长代表小组上台发言,所有小组长发言完毕之后,教师再做总结。这样一来,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在思考和讨论,主动性也大大增加,其在人格培育这方面的收获也就更多。

人格教育贯穿于社会、家庭和学校当中,而学校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主体。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人格的培育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所以,一定要用多样化的、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展阅读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其中的人格教育因素,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张雅岚,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猜你喜欢

文言文人格多媒体技术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