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学中文本多元解读的几点认识
2016-05-14李巧莉
李巧莉
自从实施新课改以来,新的语文教材也呈现出新面容:多色彩,大容量,集中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篇,有情景交融的诗歌,诗意盎然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作。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正确解读、吸收、内化作品,它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达到认识教育、提高审美的作用,并最终积淀为学生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可以说好的语文教学应该和人自身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应当让学生用个性生命去诠释课文,评析文章意蕴,再以真我的语言演绎自己的生活画面和生活中的大语文,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交流、撞击、放飞,得到生命的满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对课文的多角度正确解读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解读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正确解读文章,就必须深入领会文章精神实质,把握文章的主旋律,按照它的本来面目去分析,去领会,尽可能做到不隐恶,不扬善。要本着对作者作品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领会作者个人的写作风格,做到不偏不向,一切从实际出发。
2.知人论世的原则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均出自不同时代名家之手,历史年代相隔久远,人们的生活内容、认识观念和价值趋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搞清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解读文章才不会有误区。 3.整体感知的原则诗言志,歌永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志、思想的体现,是作者感情的高度浓缩,其中必有他(她)彰显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这只
有在通晓全文,整体感知中才能把握,有时靠对支言片语的理解很难达到目的,甚至有时是对文章的肢解,一篇好文章被弄得七零八散,面目全非,耽误了文章本来的意思,这样的拆卸只能使学生误入歧途,毫无意义可言。
二、解读方法
1.以点带面
新语文教材的课文都是分编型的,以一个共同话题作为单元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深刻挖掘教材,课外拓展,而不是就事论事。如在讲授《诚实的孩子》一文时,在了解了陈元方的机智聪慧时,更要把握文中涉及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诚信,在解读文章时要专门强调,并做专题学习:
诚信的重要性,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著名论断;诚信的表现,是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病危者的忠诚,是……;应用举例,如历史上商鞅南门徙木取信于民的故事等。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又开阔了思维,学习了知识,使语文教学容量增大。
2.古今对照
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一首古体诗时,对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人生夙愿和宽阔胸襟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如果杜甫有幸来到今天的新中国,目睹新社会的巨大变化,对知识界人士考查一番,走进知识分子宽敞明亮的康居住宅,体会他们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位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抱有拳拳之心的大诗人一定会啧啧赞叹,真是今非昔比啊!像这样的合理想象,一定能让学生深受启发。
3.明辩是非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淡漠信仰,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极为脆弱,而对一些精神和物质的刺激又非常敏感,这就要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让他们认识、领会、内化,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如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对他消极避世、及时行乐、恃才傲物的人生思想应引导学生辨证对待,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请学生万不可在自己的生活中效仿,稍有不顺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离家出走,一失足成千古之恨。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当积极向上,达观开朗,争取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不可消极颓废。
4.合情地解读
尽信书不如无书,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文章内容、主旨出现了明显的偏向,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去把握,不能故步自封,一成不变,就事论事。如在学习《斑羚飞渡》一文时,对文章揭示的主题可以和学生进行商榷,文章除赞扬斑羚的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外,还有更重要的思想蕴含其中——揭示人的麻木不仁,人的残忍、自私和卑劣,人充当了看客,充当了罪魁祸首。这显然是《语文教学参考》中根本未提及的,但又是文章深刻揭示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认真研读文章内容,合理取舍,做到解读有理有节有据。
5.联系时政
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许多学生用现在的眼光看待愚公,认为搬家要比搬山容易得多,认为愚公太“愚”。那就让学生先观看本地拍摄的记录片《庄浪人修梯田》,看自己的祖先前赴后继,战天斗地,在工地上挥汗如雨,舍生忘死的真实镜头,就是他们——庄浪的先辈们,用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今天山川秀美的新庄浪,创造出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愚公难道不就是我们的祖先吗?这种超人的意志和战斗力是无法用经济价值衡量的,它是人行为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是人类能够立足于自然的一种法宝。当同学们认识到这一点时,一切疑虑便消除了。这种解读有声有色,全面、深刻、系统,最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