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助力语文教学

2016-05-14李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校园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在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普遍较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推动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文化载体,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这对中职语文教学来说是十分需要的。可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助力语文的教学。

一、以系统化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氛围

《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可见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于学习十分重要。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场”十分广大,教师应该打破小语文的狭隘意识,树立大语文观念,随时随地将语文实践活动开展起来。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利用的“场”可能只有校园了。在校园这个“场”里,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让校园具有学习语文的气氛和情调,而且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使语文学习效率更高。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语文教学的良好氛围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合理安排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让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

首先,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中长期目标,并有分步落实的可行性计划。

一般来说,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目标应该是以符合中职教学特色的理念作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突出学校的发展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此基础上,再以两到三年为期限设置一个中期目标,要求达到中职学生基本的会做人、会做事,有礼貌、有技能的要求。最后,每学期有一个短期目标,例如,一年级新生要树立爱校、爱学习的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个人习惯;二年级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有了明确的目标,校园文化建设才能够层层深入,最后形成积淀,为语文教学营造

良好的氛围。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所有项目必须要有明确实施原则。

第一是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二是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据学校某一学期的工作需要,制定方向。各个专业部门要根据学校总体要求,敲定项目和形式,制定实施方案。

第三是特色性原则。要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注重人文特色和职业特色,如班级文化建设比赛、主题演讲赛、《弟子规》故事表演赛、手抄报赛等。

第四是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各个场所的布置要个性鲜明,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推动和发展校园文化的活动形式,表现主题要由凸显个体到注重群体。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应有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强管理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校长是当然的负责人,每一个部门有项目落实人。学期初领导小组要制定本学期短期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和落实要求。每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项目,由专门人员负责跟进和检查。

二、以立体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校园文化具有丰富性,无论是校园的现代教学设备,还是具有特色的文化内涵活动,都能够把它应用于语文的教学和实践。中职学生所需要的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仅仅在语文课堂里去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这时校园文化就显得特别重要。具体做法有:

室外环境布置。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标及各种荣誉牌匾;校门内侧设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安全、创卫宣传栏;在教学大楼、实训中心外墙写上对于教师和学生学习与实训的要求;在教学楼楼梯和楼柱上悬挂现代职业对工作者的要求和企业关注人才的方向;生活区门前均有温馨提示;运动区墙面有永久性标语、体育运动图标和安全创卫标语;教学楼走廊有名人头像、名言警句及温馨提示;校园择地安装游乐运动器材。总之充分利用校园一切墙体、走廊、柱创造人文氛围,让学生举目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气息,在无意识中得到熏陶。

班级环境布置。学校统一布置教室,主墙面为“学习园地”,后墙有书柜和饮水机柜。各班布置必须既温馨又具有专业特色,由各班主任负责个性化、人文性设计,要求班级文化建设有切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凸显主题,个性鲜明。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评分,及时进行公布表扬并与班级评选优秀集体挂钩。

橱窗布置。学校负责整体规划,各宿舍师生进行个性化、特色化布置。凸显优秀班干、团干,展现学生实习风采。

厕所文化建设。厕所是最不起眼的地方,也是最受人关注的场所,除了净化、美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耐人寻味、意味深长的文字,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贴近方便,贴近文明”,“不能随处小便,不能小处随便”等标语,外墙有明显标志,内墙有温馨提示。

文化长廊展现特色。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作用。把市级以上竞赛获奖学生相片装裱悬挂并备注学生座右铭,展现其技能特色,激励全体师生。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班级成立“图书角”,学校设有阅览室,走廊陈列开放式书架。每月、每学期对借阅书籍多的学生进行张榜表扬,每学期进行一次“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的读书体会展。

创办校刊编辑部。每年两期,展现全校师生精神风貌,搭建师生写作平台。

三、以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校园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校园精神文化,对学生来说,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它没有直接的灌输,也褪去了规章制度的强制性“外衣”,是通过其内在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锤炼其意志且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爱校教育。坚持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制度,认真做好节庆活动。

(二)利用班会,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校情教育。坚持开好“两会”(晨会和班会),精心组织主题班会。

(三)优化广播站建设和管理,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不断优化校园音响系统,上下课电铃设为动听的音乐铃声,课前进行温馨提示,课余时间要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或歌曲,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

(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每年举办艺术节、技能节,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在中职学校,学生乐于参加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将会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通过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广泛地增加语文知识储备,能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能够综合提升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可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语文教学意义深远。

李玠,广东东莞市经济贸易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校园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