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语文课堂展示“大秀场”

2016-05-14郑有秀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接龙秀场肖像

课堂展示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回答问题、提交作业、个性演绎、集体讨论等,都是课堂展示的重要形式。展示是学生探知、分析、归结、醒悟的学习活动,学生会在具体展示过程中获得更深刻学习认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搭建课堂展示“大秀场”,给所有学生提供实践、巩固、创造的机会,让他们秀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一、课堂展示一个都不能少,让学生秀出自信

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需要端正教学身份,为学生精心设计提问、指导习作,并利用多种激发手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展示活动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习基础、学习悟性不尽相同,教师要注意给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展示机会,并通过有效地组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敢于参与,大胆“秀”出不一样的自我。

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教师这样设计展示活动:中国石拱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代人发明了更多建桥技术,如果让你来发明一种桥,你会如何设计呢?你发明的新桥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纷纷讲述自己的构思。有学生说:“如果让我发明,我一定发明一种可以随意缩放的桥,只要按动电钮,桥面、桥身会自由伸缩,要多宽有多宽,要多高就升多高,以满足不同时期渡桥人的需要。”也有学生说:“我发明的桥是用刚性十足的塑料制成的,不怕风吹日晒,也不怕载重车辆碾压,甚至有透明功能,从桥面上可以看到桥面下的一切。这样就多了观赏功能,自然成为‘游览桥。”学生踊跃展示后,教师给出个性点评,口头授予学生一级、二级“科学家”和“发明家”的称号。

这个展示非常成功,因为话题设计适合所有学生,大家都有机会参与进来。展示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思维,还训练了口头表述能力。学生发挥想象力,其思维呈现活跃性,思想触动深刻,获得的感知鲜活。特别是教师给学生授予诸多称号,虽然都是“口头支票”,但学生却得到巨大鼓舞,自信心爆棚,产生的当然是正能量。

二、课堂展示需要教师参与,让学生秀出自觉

课堂展示不应该让学生唱“独角戏”,教师也要扮演重要角色。要科学设计展示形式和展示程序,利用多种媒介、手段搭建展示“大秀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展示是对学习效果的鉴定,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所以教师必须要参与其中。学习《陋室铭》时,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展示内容是名句“接龙”比赛,先由教师给出开头一句,学生根据座位顺序接着说出下面内容。

师:山不在高

生:有仙则名

师:苔痕上阶绿

生:……

学生回答不上时,教室内顿时热烈起来。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有查阅资料的,有翻看文本的,有埋头苦想的。

只是一个名句“接龙”活动,却让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因为谁也不想自己成为接龙的“断点”。这说明教师展示设计是成功的。学生相互帮忙,促使课堂学习气氛迅速发酵,作秀展示活动被高度关注。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学习展示活动中,无形之中给学生带来一些压力和动力,促使展示活动升格。

三、展示形式不拘一格,让学生秀出自我

既然是“作秀”,就要“秀”出不一样的自我。教师在组织学生展示的时候,要根据教材不同内容而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个性美。

《老王》中有几处经典的肖像描写,教师以此作为设计启发点:模仿老王肖像描写手法,选择身边人物为原型,展示个性肖像描写。学生对文本中老王形象描写印象非常深刻,对身边人也非常熟悉,自然很快就进入状态。在成果展示时,好些学生都有精彩发挥。有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他面色灰白,两只眼睛瞪得老大老大,大眼珠子像按上了转轴,要不是眼镜片挡住,说不定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说得夸张一点,他的长相极像猫头鹰。有同学笑称其“大眼猫”,其实是很贴切的。

从学生肖像描写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思维已经顺利入轨,“秀”气十足。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效果,只是外化形式,让学生秀出自我,才是最重要、最本真的教学。展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目的是实现教学成果的检验、巩固和提高,甚至可以把它当成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活动。

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动、好胜心理,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展示方案,让学生在玩中实现学习目标。“大秀场”设计可以不拘一格,教师要打开思路,筛选、优化、创新展示形式,并与学生一起活动,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郑有秀,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猜你喜欢

接龙秀场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大自然的肖像
地毯肖像
超级秀场 笑口常开
超级秀场
词语接龙
词语接龙
成语接龙
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