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2016-05-14吕珩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者一节课意象

对于稍微有一定工作年限的教师来说,上好一节课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教学效果的评价从来不是单边的,如果把一节课放在有效、甚至高效的标准中去考量时,那有几节课可以经得住考验呢?日前观看了唐江澎老师新诗五首的课堂案例(《老马》《泥土》《断章》《远与近》《思念》,下文简称新诗课例),感受颇多。同样一节课,唐老师上得内容充实又有魅力,在感叹特级终究是特级之余,不禁思考这节课究竟为何上得如此精彩高效,得出如下结论。

一、教学目标设定明晰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是有的放矢、具体明确的。这本是每个教师都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做到,正如唐江澎老师所说:有时援弓而射,而“的”呢,渺然在水一方;有时流矢如蝗,却无法万箭穿“的”,徒然亡矢遗簇;有时打一枪换一个目标,东奔西突;至于引挽“雕弓如满月”而“射天狼”者,除了让学生观赏其“神射手”的架势,天晓得射中了哪颗星星。令人焦虑的是,凡此目标设定方面或不明晰、或不集中、或散致乱、或高而落空的现象并不少见。或将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当作教学目标,或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当作教学目标,这些因习惯、技术上的原因而导致目标设置不当的现象则更为严重。鉴于此,怎样的目标才算清晰明确呢?如果要为新诗五首设定教学目标,又该如何设置呢?这五首诗歌虽然都是现代诗歌,但各有特色,如果从个性出发设定教学目标,不仅无法在一堂课内完成,而且教学目标分散,不利于目标达成。跳出思维的框式,从宏观上思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诗歌鉴赏的共性出发,唐江澎老师将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分析诗歌意象推知诗歌主旨”,但如果这就是课堂要落实的教学目标,依然显得笼统简单。通过整节课的观摩,不难发现,教者的智慧就在于把方向层面的要求量化、具体化:通过对“珍珠”“泥土”“老马”“人观风景(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这些诗中具体可感的意象的具体分析,体悟诗歌的主旨意思。如此,教学目标就变得更亲近学生,也更有效了。毕竟真正能做到一课一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可称之为有效了。

二、课堂问题设置精当

有了明晰具体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达成才能成为可能。一堂课能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这条主线生成,问题设置十分关键。

依然以新诗课例为例。整堂课紧凑充实活泼,但仔细想来,教者在课堂的全过程中只设置了三个问题:1.你认为哪首诗是最难懂的?请排个顺序。2.《老马》《泥土》说的是什么?用什么来说的?3.《断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给人什么启示?三个问题语言朴实简单,但指向却非常明确。通过第一个问题,教者大致把握了学生的知识背景、积累、理解等,基本了解了学情。第二、三个问题直指意象分析:珍珠、泥土是客观物象,《断章》中描述的场景也可称为意象,抓住这些意象挖掘下去,自然便可以悟到诗歌的主旨,从而掌握诗歌的分析方法。单单这样看似乎看不出教者问题设计的巧妙,但是如果与下面的问题设置相比,或许就可以分出伯仲了:1.什么是意象?2.下面三首诗歌分别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什么内容?乍看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思路很清楚直接,但实际上却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因而也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热情,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会相应的大打折扣。

当一节课的问题,设计得更为精当,而不是毫无思维品质的满堂问时;当一节课的问题设置循序渐进,引领学生走近学习的本质而不是更功利地指向结果时;当一节课的问题设置返璞归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去设计时,一系列的问题就会成为一条绳索,教学目标在这一头,学生在那一头。沿着这条绳索,学生自己便可以到达顿悟的彼岸。

除了上述谈到的两点之外,促进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教者驾驭课堂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等。这里仅仅重点阐述上述两个方面,希望能为包括笔者在内的年轻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有效性提供些许参考。

吕珩,教师,现居江苏苏州。

猜你喜欢

教者一节课意象
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托马斯的一节课
“玉人”意象蠡测
受教者主体性视角下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导学案设计的逻辑起点:从学出发:以一节课为例,谈基于脑的导学案再设计研究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姚奇富:为教者,好之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