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建设
2016-05-14文缇莹
文缇莹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在近几年中已经逐渐的受到重视,并且在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向数值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建设,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为企业经济的长久建设稳固了基础。文章中针对目前存在的管理现状,提出了标准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意见。希望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能够促进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间接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档案管理;标准化;意义;问题及措施
信息化、办公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各行各业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挑战,陈旧的档案管理机制落后于时代发展,不利于单位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因此,要对档案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水平,全程记录新时期基层单位建设发展的风貌和功绩,更好的促进单位的各项工作的进展。
一、实施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意义
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做好档案保管工作,防止档案的损毁,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的工作重点。做好档案管理标准化,不但有利于档案的科学管理,更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无数事实证明,标准化透于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之中,标准化工作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标准化就无法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当然标准永远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然要在一种动态的管理中,定期得到修改,以满足实践的需要。而标准实施的结果,必将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化,同时造就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档案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的影响仍然存在,档案管理标准化缺乏统一操作性。档案管理标准化本身的标准并不统一,缺乏规范、系统的制度和机制。因此,各个单位或者参考其他部门的管理制度,或者在网上下载、复制,各不一致,又不符合本单位自身实际,导致基层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难度大,有的流于形式。
2、一些部门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考核或者评比而弄虚作假,在自我评价上努力夸大成绩,隐瞒问题,使上级的调研和改进都缺乏真实性和针对性。有的单位档案关了只是关注考核和评比涉及的内容,不认真关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效率。
3、许多单位的领导管理理念没有与时俱进,不重视档案管理标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许多基层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档案标准化管理的素质和水平,缺乏数字化、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导致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效性不强。
三、档案管理标准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1、完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
在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机制的完善中,不应对既有的机制内容完全效仿,在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中具有较多的不同,但是在根本核心上却具有同样的目的性,就是促进企业的稳定建设,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实际的工作安排中,应加强对先进企业的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的调研有分析,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巩固人力资源的档案管理基础,促进在管理工作中能够创新建设,促进服务型档案管理工作的转变,并向更加全面的管理方向发展。在一些特殊问题和常见问题的处理中,要以针对性和指导性为中心,利用法律法规的制约标准化管理体系,在制度上要针对操作人员的意识与行动进行规范与制约,进行责任制的划分,并要求工作内容和绩效评定有章可循,在科学化和完善化的管理体系与制度的建设中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2、提高人力资源的专业素质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是针对纸质类文件进行整理、摆放和查阅等,没有真正的发挥出档案管理资料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职能,并且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在此方面的人员要求上一直不高,那么人力资源的专业素质也就有限。但是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中,经济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其中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就要求服务型的转变,并提高管理能高效,为企业各部门和各项经济建设提供出真实客观的档案资料,为企业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巩固基础。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不断进步的今天,在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必须要进行信息化构建,积极的利用信息科技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率实施。那么在人力资源的培训中就要严格要求专业素质的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科技与市场环境。
3、抓住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工作重点——财务档案管理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财务档案的管理标准化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效果、影响基层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而且,作为档案管理的核心,财务档案管理工作对单位档案、固定资产档案、经营档案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财务档案管理的核心地位,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应以财务档案标准化为中心,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关人员素养的培养、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执行等工作确保现代档案管理标准化目标的实现。通过财务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中的带头作用,促进其他档案内容标准化的实施。
4、进入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
数字化技术是借助计算机,将复杂的工作程序通过数字等形式进行简单化的管理,进而提高了工作的准确度与高效率。在既有纸质类文件的规范管理后,需要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例如在书籍的查阅中,可以事先利用条形码对书籍进行归档处理,那么在查阅使用中就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迅速的找出所需要的某一类档案,或者具体的档案信息资料。在管理制度和标准化执行行为中也可以进行数字化的构建。以标准化执行为基础、以数字化档案优势为辅助,促进现代档案管理能力的提升。强化执行监督管理,促进档案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5、加强对档案管理标准化的监督检查
档案管理标准化实施是个动态的过程,档案随着单位的建设进程和人员的流动情况不断的更新和补充,档案管理的机制和模式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体落实和操作。而档案管理标准化的效果和水平究竟如何,是否真正的摆脱了传统落后的模式,是否真正的推动了基层单位的现代化管理及建设的进步,需要科学的考核,同时也离不开有力的监督和检查。有的部门和单位虽然建立了合理、完善的档案管理标准化机制,却因为管理人员执行、实施不善,从而引发了许多档案管理问题及漏洞。对此,我们建议有关领导要一方面定期检查和监督档案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实行奖惩分明的科学考核制度,督促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将农村档案管理标准化向纵深推进。
四、结语
总而言之,档案管理标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对基层单位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的单位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健全档案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学习科学的档案管理经验,有效的对档案标准化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推进整个单位的现代化进程,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好的前进。
【参考文献】
[1] 邢学英. 论述档案管理标准化存在的问题[J]. 科学与财富, 2015(05).
[2] 方小妹. 浅谈如何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规范化、标准化[J]. 黑龙江史志, 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