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马克思“异化”理论简论美学“异化”理论

2016-05-14董霈稔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异化马克思美学

董霈稔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写于26岁的著作,在马克思生前并没有公开的发表过,其中包涵了马克思很多哲学思想的萌芽,而比较公认地来说,这部著作对学者们影响最大的概念就是“异化”。在我看来,如果把“异化”理论应用于美学领域就蕴含着超越自然主义美学的因素。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美学;理论

“异化”一词英文为alienation,法文为aliénation,都是源自于拉丁文alienatio。德文Entfremdung(异化)就是从英文alienation翻译过来的。alienatio在拉丁文中有三个领域中的近似内涵:在医学、心理学范围内的意思为精神错乱和精神病;在社会范围内的意思为与他人分离、疏远,与祖国、与神分离、疏远;在法律范围内的意思为转让、让与,权利和财产的让渡等。“异化”作为哲学概念,最早出现在17、18世纪哲学家的著作中。最初使用“异化”一词的是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他认为“异化”是指:人们通过订立社会契约而让渡自己权利给国家的行为。霍布斯对这个概念的应用,主要是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的术语。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

我们所熟悉的马克思的“异化”概念的思想源头主要来自于德国古典哲学,按李若水先生的说法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异化概念是创始于黑格尔,继承于费尔巴哈,完成于马克思。当然,还可以从黑格尔的异化概念中找到费希特和席勒的影响。”黑格尔常常把Enfremdung(异化)和Entauβerung(外化)作为同义词加以使用,借以指称一种对立关系,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的纯逻辑概念产生了自然界,而自然界作为绝对精神的物质依托,又常常与精神作对,是对精神的玷污,黑格尔用“异化”来表示这个过程,这就是黑格尔著名的“精神异化论”。费尔巴哈对“异化”概念的使用不同于黑格尔,他主要用它来分析宗教。费尔巴哈认为人把自身进行了“异化”,形成了上帝,而上帝又反过来支配人、统治人,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这种“异化”过程在费尔巴哈看来这是一种悲剧,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质的分裂”,人要做的是把上帝的性质来归还给人。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研究马克思“异化”概念的最主要的文献,在这本著作中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劳动异化”思想。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主体由于自身的发展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产生客体,而这个客体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化的力量凌驾于主体之上,转过来压制束缚主体、压制主体,这就为‘异化”,马克思是分成四个过程来论证自己的“异化”理论的:

1、劳动产品(劳动结果)与劳动者相异化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首先从劳动产品开始分析,他认为劳动产品是作为一种人的类本质的异化的产物,被资本家们所占据转化为资本,使工人感受不到自己作为人的本质。

2、生产活动(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如果劳动产品属于自己的话,那么生产活动是一种幸福得到满足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劳动不再是一种自我满足,成了人的负担,人的创造性劳动变成异化劳动。

3、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区别于动物在于人是有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人才是类存在。但是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把人降低为一种动物性存在,“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变、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是把人的类生活变成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让人与人的类本质发生异化,导致了全面的异化的出现。

二、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通过上面的三个异化的推论,自然地推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他认为如果工人与劳动产品相异化,那么工人必然与占有产品的人相异化,也就是说工人与资本家发生了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这个命题的论述并不详细,需要从其他的马克思的著作中加以完善。

作为一名哲学家,很难将马克思称之为一名美学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也不是一本专门的美学著作,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其中蕴含着解决美学问题的天才萌芽,我认为其中“异化”理论对于解决美学问题有很大的助力,对“异化”理论加以改造就可以运用于美学研究中。

在我看来,如果要把“异化”应用于美学领域,就要承认这么几个前提:首先,美只是美感,美与外在的事物的客观属性无关,没有客观美只有审美,没有美的客观对象只有审美的主观对象,审美并不是认识判断;其次,如果审美判断并非认识判断,那么就是情感判断,但审美判断既非经验主义所说的生理上的快感,也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理性的概念;最后,审美判断应该具有普遍必然性。在承认了这些前提的条件下,可以参考马克思对“异化”的定义在美学领域定义“审美异化”,定义如下:审美主体由于审美判断的误用,把美感之外的客体当作为“美”,这种实际上不美的“美”的客体反过来凌驾于审美主体之上,转过来压制和束缚审美主体来认识美感,这就叫做“审美异化”。同样地参考马克思的理论,“审美异化”可以用三个过程来进行论述:

我认为审美结果与审美者的异化,导致的是自然主义的客观主义的美学理论。美学中自然科学方法的滥用引起的是客观主义的泛滥,美学的客观主义把美设定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先天存在的客观事物的属性,把美学当作了一门自然科学,企图建立一个绝对确定性的关于美的客观知识体系。但是如果承认第一个前提即美只是美感的话,那么自然主义的客观主义就是达不到美的境界的,客观主义达不到美的境界在于把美当作依托于客观事物而存在的东西,我认为客观主义谬误的根源是审美结果与审美者的异化,当人进行审美时,由于审美产生了美感,美感引起了审美者美的情感,审美结果就是美感的表达如艺术家画出一幅画,客观主义问题在于把审美结果即美感的表达的客观事物等同于美感,把美当作事物的客观属性,审美结果又压抑和束缚审美主体感受美,这就是审美结果与审美者相异化,导致了客观主义的审美理论。

我的观点是审美过程与审美者的异化与审美者与它的类本质的异化共同导致心理主义的美学。心理主义的美学理论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判断,情感判断是感性的,因为情感判断是感性的,所以审美判断是没有普遍必然性的。心理主义的美学取消客观主义美学设定的“超越物”,但是它把经验的审美活动的情感变成了另一种“超越物”。心理主义是从心理学出发的,强调的是快乐的感受,要么把审美判断与感官判断、审美愉快与生理愉快相混淆,要么把审美判断与道德判断、审美愉快与道德愉快相等同。心理主义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把人等同于动物、自然物,无法将人从自然中区别开来,无法体现人的类本质。

三、结论

我所提出三个前提,在经验的范围内是不可能证实与证伪的,同时我也认为任何美学理论的是追求美,在经验范围内所有的美学理论都不能说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果承认了先前所预设的三个前提,一部分人可能会认同前文所说的美学理论,如果不承认的话,一部伟人可能会认同客观主义或者心理主义的美学理论。平心而论,不同的美学理论相互间的诘难和辩论,确实促进美学的发展,但是不同的美学理论之间不以追求美为目的的冲突,就导致了接受不同美学理论者间的审美者与审美者之间的异化,在这种状况下,认为自己的美学理论是就最好的审美者因为自认为审美理论是“完善”,而限制主体吸收其他理论追求美的合理因素,这就叫审美者与审美者间的异化。

【参考文献】

[1] 任 明. 马克思美学视阈下的当代幸福观[D].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2] 孟凡生. 美学的回归之路[D]. 鲁东大学, 2013.

[3] 宋 婷. 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 长安大学, 2012.

[4] 刘 洋. 马克思美学思想对于消解现实异化的意义[D]. 沈阳师范大学, 2013.

猜你喜欢

异化马克思美学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印花派对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