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文本的多层次解读方法研习与探究
2016-05-14杨轶涛
杨轶涛
【摘要】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至关重要的一步,掌握正确的文本解读方法对语文教师而言是一项必要的基本能力。
【关键词】文本解读;多层次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着我们对教材的理解的程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几种不恰当的文本解读方法,它制约着语文教学的正确发展方向,甚至把语文教学引向歧途。
一、原型解读法
原型解读法,或者叫还原解读,这其实是文学解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属于纯文学研究的范畴。这种解读方法追求历史事实真相,力图还原历史事件。它和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有着本质不同的。文学研究和语文教学是两码事,我们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只能借鉴其方法和部分研究成果,而绝对不能把它照搬到我们的课堂上来。著名特级教师曹永军就指出,搞原型解读把语文教学引向歧途。
二、泛文本解读
泛文本解读其实是非文本解读。这种解读方法,以文本为凭借,去洞悉文化,去剖析社会,其实是打着文本解读的幌子而远离文本。例如有的教师讲杜甫的《登高》,不讲诗歌本身的语言、画面、情感等,却大讲特讲安史之乱,把一堂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再如有的教师讲《长恨歌》,原本应该讲这首叙事诗的人物、事件、语言、情感与艺术手法,结果却变成了一堂讨论课,讨论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这显然没有抓住语文课的特征,脱离了语文而讲语文,那必然是离题万里,越走越远。
还有一些语文课的所谓拓展教学,也往往是搞了一些偏离文本的活动。看起来似乎是对文本的生发和升华,实则早已远离了对文本的解读,远离了真正的语文教学。
三、身体解读
所谓身体解读,更是与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搭界,这个提法本身甚至都存在着问题。“身体”属于生理或医学研究的范畴,和语文教学毫不相干。所以这个解读方法不免有哗众取宠之嫌。
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就是文本课,就是研究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即文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是解读文本的根本性思路。具体来说,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的解读文本?那就要注重文本的多层次结构分析。在这方面,山东师范大学的曹明海教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果,为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解读文本、钻研教材,指明了方向。
语文教材文本的构成并不像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样简单,只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从本体来看,教材文本的存在形态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一个多层次结构。一是形式层,即文本构成的“语体形态”;二是再现层,即文本展现的“语象世界”;三是表现层,即教材文本内在的“语义体系”。
形式层,也可称为文本的“语体层”。这一层是由语言组合而成的语音、语段、句群到篇章结构及其整体营构的秩序与形态。具体说来,在教材文本中,“语体层”的范围包括音节、音调、节奏、停顿和语气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南朝时期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就很好地体现了“语体层”的节奏之美。“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啼。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骈体文,前十二句都是四字句,朗读起来每两字一顿,音韵和谐,婉转动听。若全部是工整的四字句,未免有些单调,短文在结尾处有三个散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样一下子就使句子长短错落有致,颇具音律之美。“语体层”在文本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基础地位,它是教材资源赖以存在的载体。
再现层,也称为文本的“语象层”,即教材文本语言构成的物象与事象、场景与画面、气象与景境等,它是多种因素,也就是人与物、情与景、意与象相互交织而构成的富有生气和活力的生活图像和空间。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记承天寺夜游》,它是苏轼的散文名篇。文章虽短,不足百字,但它有叙事,有写景抒情。叙事部分交代了人物(苏轼和张怀民)、地点(承天寺)和事件(夜游赏月);写景部分描写月夜,却无一个“月”字,展现了一个空灵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世界。这个层次,用人物事件、景物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文学的世界,引领我们步入其中,流连忘返。
表现层,也称为“语义层”,即教材文本负载的情感与理思、精神与思想、灵魂与生命,也就是教材文本的深层意蕴。这一层次,是在掌握“语体层”和“语象层”的同时而获得感悟的。再如上文提到的《记承天寺夜游》,我们在对“语体层”进行了解时,会注意到文末的两个连续的问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还有最后一句的副词“但”和语气词“者耳”,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和聊以自慰的无奈。在对“语象层”进行把握时,对月夜的描写,能使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那种凄清之美,作者被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悠闲、人生的感慨已尽在笔端。
所以说,语义层看似是语体层、语象层之外的一个独立层次,但实际它是教材文本的一个功能层次,是无法独立存在的,其构成要素与构成方式完全产生于文本的另外两个结构层次,是与这两个层次有机渗透,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 曹明海, 赵宏亮. 教材文本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确定[J]. 语文建设, 2008.10.
[2] 曹明海.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J]. 文学评论, 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