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与效果探讨

2016-05-14李伟宗于悦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

李伟宗 于悦

【摘要】现今,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高校课程设置也在不断创新,艺术教育就在这种百花齐放的环境下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艺术教育的组织与发展。艺术教育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与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艺术作为一种美的享受,能让高校学生在接受各种艺术形式的熏陶下能够开拓视野,为知识构架增添一些与众不同的内容,也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提高。在艺术教育有关课程的学习下,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大学生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校园文化;效果影响

随着各大高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入,各种艺术活动走进高校,也走进大学生们的视野,就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艺术,倾听艺术、熏陶自我精神境界的良好平台。在不断的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教学气氛的过程中,乐于关注艺术演出,接受高雅艺术的感化已经成为大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高校大学生对于美的认识,艺术品味,艺术素养,知识构成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阶段。可见艺术教育的影响性,本文就来具体分析一下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形式与效果。

一、增强了校园的艺术文化氛围

高雅艺术是经过艺术家或者专业人士经过生活与实践创造的结晶,能够保存以及流传就是因为它经历了历史发展的考验,文明发展的积淀,它的本质是积极向上、优秀经典、具有正能量的艺术精品。不仅在思想上给人以启示;艺术上有很大的分量;美学上又能传播浓浓的艺术魅力。总之,从各方面都体现出了其不可替代的文化象征。高雅艺术将现有的资源,有限的材料准备,经过加工与修饰,展现出丰富的内容与无限的想象。在这种现实与艺术形式的对比冲击下,产生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体现出最朴实却又最深刻的艺术价值。现今高校大学生,个性独立,追求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流行文化,因而校园文化也与传统的高校文化截然不同,另类文化、流行词汇、超前意识等等,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现今时代背景的缩影。这当中有优秀高雅,符合时代发展,个人成长的文化,但也不乏有一些悲观消极,甚至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造成极大影响的不良影响。举例来说,听流行音乐是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喜爱的娱乐方式,但纵观现在的流行音乐歌曲内容不是伤情就是空虚、梦幻、寂寞。不管有没有真实感受,都要故作深沉,仿佛经历了世间所有痛苦磨难,仿佛所有人都沉浸在失恋、背叛、或者孤寂之中,没有逻辑性,更没有真实性。这类歌曲只不过是在迎合一些人的心理状态,没有什么真正的审美性与艺术感,在不断传唱过程中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思维意识和选择判断。学校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并不是靠单纯的课堂教育来实现的,还需要多方面的影响,校园文化就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高校大学生追求流行的文化,一方面是符合个性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流行文化的传播广泛,而传统或者高雅文化相对来说,就没有做到像流行文化这样的普及程度,没有十分便利的机会来认识。由此可见,高校需要加强对高雅文化的宣传与弘扬,给予学生更多接触了解高雅文化的机会,或者举办一些文化艺术活动,让他们参与实践。

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审美能力也就是对美的感知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幼稚到成熟得发展过程。大学生就是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他们对于美的艺术具有相对表面性,储备的知识尚少,但是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思维跳跃性很强,创新探索意识强烈,这些特点使他们更容易接受高雅艺术情感的熏陶与感染,刺激联觉和想象。在不断的环境氛围影响,以及了解实践的基础上,使得他们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与感知能力得到进一步深化与提高。不仅如此,艺术是艺术家们精雕细琢创作出来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高校开展的时候,众多艺术家为大学生们倾力解说、表演,用人格魅力吸引他们注意力,艺术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这些艺术家都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并义无反顾的执着着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他们的成功是通过付出和努力的。像这样的亲身经历要比老师在课堂上枯燥乏味的讲述有效果有意义的多,对他们在平时养成的懒散放纵习惯起到警戒作用,也能激励他们端正态度、珍惜青春、努力奋斗的思想。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他们行动起来,为自己的理想规划并为之奋斗。

三、填充学生的知识构成,开辟第二课堂

现今社会需要的综合性专业化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生能够博学多才,触类旁通,又要具备创新意识。在学校平时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学以致用,以便灵活应用于社会实践。所以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不应只停留于表面,而是要告诉他们更深层次的东西。高雅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可以不必事无巨细的说教,不会给学生带来课业负担,而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起到教育意义。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吸引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兴趣的牵引下体会艺术的奇妙世界,开拓自己的视野,填充知识构成。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大力开展的同时,高校可以将多种艺术形式以社团的形式组建开展,作为学生学习参与艺术活动的第二课堂。通过主动参加艺术社团,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艺术教育,发挥自己的优势,用心领悟艺术的美,并融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为自己提供精神的动力,从中汲取适合自己的营养,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这也有利于学生轻松应对交叉学科的复杂问题,从中寻找思路与方法,融合类比,将对现代教育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培育了学生高尚情操

人格品质受到自身发展、思想教育、在外环境的影响。而情操是人们在不断地社会实践总结以及文化风俗、艺术作品的熏陶下逐渐培养形成的。艺术作为一种美的体现形式,能够在人们欣赏品味的过程中给人以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净化,可以激励斗志,又可以平息心境。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空洞乏味说教与机械性重复的教育意义并不大,甚至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但是如果循序渐进,以情感为纽带,不断渗透想要传达的教育思想,学生将会更易接受。这就是艺术教育独有的特点,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而是在不断激趣、引发下,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进去。上文中也说过,大学生的思维特点鲜明,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艺术环境熏陶,很容易让他们误入歧途,沉迷于游戏或者电子网络之中。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揭示了现实的本质,毫不掩饰对现实美或丑的评价,它可以作为现实的镜子,更能带给人深刻的教育意义,引起情感的共鸣。高雅艺术通过对美的不同形式的展现,丝丝入扣的传达着生活的美好理念,对祖国的大爱,对家庭朋友的小爱,对理想的不解追求。综上所述,高校高雅艺术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方法给大学生们提供提升自我审美水平与综合发展的机会。艺术教育、人文精神,是现代大学生急需接受与学习的课程,这将使他们的学习工作更富创造力与趣味性,提升整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这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高雅艺术进校园内容、形式与效果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课题类别:立项课题,课题编号:1413056

【作者简介】

李伟宗(1976—),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学;

于悦(1988—),女,党员,中国音乐学院竹笛专业硕士,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竹笛演奏。

猜你喜欢

艺术教育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