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创新性教学的实践反思

2016-05-14高明丽刘钰

青春岁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创新性大学英语

高明丽 刘钰

【摘要】为了更快更好的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创新问题,外语界许多教育专家及学者从未停止对其进行探索和实践。而从事一线教学的英语教师们也一直在进行着思考和分析:当前我国正在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在这样的形式背景下,对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需进行如何的反思?针对大学的英语课堂进行创新,应怎样确定其着力点?为了更好的促进英语教学的创新性,对于显性课程资源应怎样才能实现正确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打破现实的束缚,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本文从人文教育视角着眼,针对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众多问题提出了实践反思。

【关键词】人文教育;大学英语;创新性;教学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作用:对人文教育资源的宝藏进行挖掘

教材使用观关乎英语教学的创新性。对于教师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后现代课程观提倡采取以人为本的方式来实现二者间的有效对话。而那种将教材置于高高在上地位的旧观念依然被很多人认可,不存在对它的质疑和创新。当今是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世界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职能也从根本上发生着变化:改变了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将对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批判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现代很多英语教材都紧追时代发展,做到了与时俱进,教材的选材逐渐实现了系统而全面,对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在内的多个方面都有所涉及,教材内容更为真实,并且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等特征尤为关注。对教材生动真实的语言进行充分的利用,以更好的对丰富多彩的人文性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借助高水平的作品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用高尚的情操发挥感染学生的作用,并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此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节,促使其人格得到提升,最终使“以文化人”的目的得到切实的实现。但与此同时教师也必须要突破来自于教材的禁锢,既要保证教学“源于教材”,更要努力做到“高于教材”,要对教材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它是一种能够提供真实交际的工具,而非语言范本,它能为学生在能日常生活中实现真实的交际提供帮助,并且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规范做出正确的指导。然而,对于教材国家要求其进行整齐划一,正是受这一特点的影响教材一般都呈现落后于时代发展的现象,这就造成了由教材提供的练习的真实性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这些都不是真实的语言练习,而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真实交际训练时又会起到限制和影响的作用,例如类似于语法练习、选择填空、汉英、英汉单句翻译题等这种不缺乏语境的练习,也就只能被看作是语言知识的积累,和真实的交际相差甚远。假如练习活动不能与学生的交际动机和思想感情产生联系,就不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刺激,也就无法引起具有真实性的交际反应。如果长期的使用这种非真实性的练习,那么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处理潜能就会受到束缚,做不到将英语学习与自身生活想联系,更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我们都期待着真正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教材的出现,学生不能被当作接收知识和语言训练的机器,不是语言训练的机器,他们对丰富的知识有着很强的渴望,他们希望对感情实现净化,并且非常想成为拥有创造性、社会性、文化性等特点的人。对于教材我们不具备自主自由选择的权利,但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利用。其实,虽然教材的稳定性与教学的多样性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对其进行调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发挥着载体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切实的为教学提供服务。而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对教材中的精华进行发掘并很好的发扬,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利用,并深入研究教材的功能性、资源性和研究性价值,切实实现对教材创造性、开发性、及研究性使用空间的拓展,这样不仅能够最大限度的压缩教材的各种不足,并且能够很好的达到“教学相长”、“教研相益”的效果,为教师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于使用教材的根本原则,夏纪梅教授进行了很好的概括,即要将学生置于中心的位置,将能力的实现定为目标,利用交际作为途径,采用真实社会化任务作为形式,利用方法发挥导向作用,将过程最为重点,条件则是语境情景,一切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以这些原则为依据根据,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安排,确定好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讨的和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对教材的内涵及外延做到很好的拓展,使学生真正的需求得到切实的满足,才能够实现与英语教育的现代目标和精神更为贴近。现在的教材,已经不在局限于学生的书本,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将是那些能够对学生学会学习、合作、思考、发展及创新起促进作用的资源。当今是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切身投入到对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工作中,并努力成为其生力军和开拓者,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二、大学英语教师研修:提升人文素养教育的源泉

胡锦涛同志曾明确的指出教师在教育及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为了能够使得自身的教育理念及人文素养得到不断的更新,教师需要不断的进行研修。目前在我国无论是职前、职中还是职后,教师的培训工作做的都不到位。虽然绝大多数英语教师都希望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但现实却无法使之得到满足,英语教师每周都要完成16课时的教学,工作量十分大,并且大量教师长时间的离开岗位参与进修是学校所不允许的,同时校本、校际间也很少会提供业务研讨机会。虽然一些出版社会在寒暑假的时候组织一些短期进修和专题研讨会,会对教师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然而对于各校的参与人员都会有人数限制,只会有少数教师有机会参与。当前业务水平偏低是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为了克服这一瓶颈,国家正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本人更要对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创造和利用起来,比如:积极阅读权威学术著作、自费参加学术会议、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并借助现代网络手段积极与同行交流、浏览专家学者主页等。现在,一线教师找到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以自身的教学课堂为依据,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将教学研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切实有效的联系起来,打造自己的课程品牌,逐渐发展出一条通过教学促进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推动教学发展的道路。

当前,我国社会渴望大量的创新性人才,然而实际上,虽然大学英语课堂一直在强调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但创新性在课堂上并未得到很好的展现。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论可知,人不仅要满足自身的基本生理和安全需求,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社交、自我实现、尊重等这样的高层次的需求进行满足。人文性化的英语教学对学生起到启迪智慧的作用,不但能对学生高层次的发展需求做到很好的满足,同时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此,外语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坚持终身学习,积极丰富拓展自身知识,切实做好人文化的英语教学。英语课堂只有切实的做好人文教育,才能够不断的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天赋是创新性英语课堂需要的重要元素,同时更需要敬业和奉献精神。

【参考文献】

[1] 高 敏.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2009(5).

[2] 罗荷香. 大学英语培养人文素质的实施途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10).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创新性大学英语
关于自动化缝制连续缝的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教学改革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词人文教育浅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基于教育技术学的教学APP现状及其发展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论师愉生悦的诗意教育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