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2016-05-14张家驹
张家驹
【摘要】军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特殊的阶层,因为职业的缘故而处于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所以这就要求军校生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而作为普通的地方大学生是否该重视意识形态的学习呢?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从而增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话语主导权。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学生;社会思潮;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观念开放,思维活跃,对社会的各种发展变化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也容易被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思潮所影响,加之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和竞争压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1、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导致了大学生整体对政治的兴趣弱化
一方面,我国社会大环境已经从以政治为中心转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并重。虽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都内在地包含着政治的成分,但毕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 政治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对政治教育和政治活动的兴趣不如以前高。相对于“主义”之争,他们更关注个人、国家、民族的发展前景;相对于意识形态“阵营”的划分,他们更注重国家实力的较量。另一方面是全球化的巨大影响带来了对传统的国家民族观念的冲击,传统两大阵营对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被以国家为代表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多元文化的冲突所取代。
2、当代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务实性以及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造成对社会主义的淡漠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给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很大冲击。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利益调整和市场经济导致社会成员的为了更好的生存而相互竞争,大学生面临许多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 如升学、就业、发展、权利维护等等。市场经济造成了整个社会对金钱的高度认同,大学生在重视社会价值的同时, 更加注重自身利益,当他们发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不能带来现实生活中的切实利益,便很容易走上拜金的道路。另一方面,崇尚个性和独立,求新、求异、求变,带点叛逆和愤世嫉俗本来就是青年人的特点,在大学生这个“青年人的集团”中,这一特点更得以彰显。大学生尽管承认并正在享受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但依然有部分会因社会不正之风的存在而对社会主义制度失望,甚至不再信仰马克思主义;有部分因个人就业困难、发展不顺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产生怀疑;有部分因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向往而导致对西方制度和西方思想的高度认同,甚至认为西方的多党制更好,等等。
3、教育理念、内容、方法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折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教学理念和方法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是降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教学脱离现实很容易造成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不稳定,甚至对社会主义产生质疑的态度。其次,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丧失对意识形态学习的兴趣甚至有人认为方法、手段更新就是在课堂上多用一些多媒体设备,多看一些电影纪录片,多讲一些名人轶事野史内幕,让课堂热闹,学生高兴。这样其实是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变成拼盘大杂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本身针对性不够强,时代感不够鲜明;而学生又认为这些不能直接为他们解决生存、就业、发展等实际问题;教育方法又有缺陷,这些都大大折损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危害
1、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
一般认为,社会思潮就是一定社会时期内,与国家主导或核心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群中的比较趋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或社会心态、大众心理的总和。社会思潮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晴雨表”和“风向标”。高校从来都是社会思潮传播迅速的地方。因此,要想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作用,就要理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来源,认清其危害。目前对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民族分裂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全球化思潮、消费主义思潮等。
2、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和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种种社会思潮有的已经由学术理论嬗变为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实行和平演变、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思想武器。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主义思潮对我国的改革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对此,必须让大学生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反对把这些思潮作为中国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让部分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这些社会思潮破坏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用舆论把大学生引向错误的道路。否则,会很容易造成社会动乱,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必要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我国经济和政治制度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1、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长久发展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只有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明白为什么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加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建设更好的社会的责任感,必将大大提高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齐头并进的积极性,这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久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是经过长期实践,人民选择出来的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理论思想。由于教育体制的缺陷,很多大学生没有真正认清什么事社会主义,所以容易被各种社会思潮影响,一经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引导反世的舆论时,就会随波逐流。很多大学生因为看到现实中一些不公现象就对社会主义产生质疑,其实这完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答案,马克思主义阐明了社会主义还在建设、法制处于完善阶段,这就要求大学生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身份去看待社会问题,从而能使社会主义建设迸发更大的活力。
2、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帮助个人的成长
政治需要与人的需要结合。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得到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人。让大学生在思想上明白: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于21世纪的人类依然具有鲜活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在现代中国唯一可能的现实形式、目标状态。另一方面,马克思将宏观的国家、民族、社会的需要与微观的家庭、个体、自我的需要结合起来;将理论的说服与情感的交流结合起来,社会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大学生首先是人,是社会人,他们来自社会,也将走向社会,大学生普遍的务实性和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反而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可以帮助人实现在思想上和现实中的协调发展,增强社会归属感,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引发社会危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只有通过创新意识形态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提高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各种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张博颖. 在普及中引领思潮—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J]. 理论前沿, 2007(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