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聊斋志异》中体现的儒家思想
2016-05-14路燕霞刘明哥
路燕霞 刘明哥
【摘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著。其内容驳杂、情节怪诞,所表现的思想也极为复杂多样,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窥见儒家思想对其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儒家思想
蒲松龄出身清贫的书香门第,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教育,在思想上有着强烈的儒家观念,“他身处‘表彰经学,尊重先儒的清代,儒家思想不仅在他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也渗透到他的创作中。”《聊斋志异》虽多记录鬼神怪异之事,但其对儒家思想也是做出了“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的批判性继承。
一、忠君思想的体现
“忠君”是儒家大力提倡的思想,也是对世人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为了彻底贯彻这一伦理规范儒家还制定出一系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等级观念理论来禁锢人们的思想,这些理论大大赞誉了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这在《聊斋志异》中均有具体表现。在《庚娘》、《崔猛》篇中记录了是有关造反起义的故事,但作者却不认同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他在书中将这些造反起义行为和其发起者称为“流寂”、“闯贼”,这些运动在作者笔下最终都以失败告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此类运动的态度。作者在《九山王》篇中写李生受狐蛊惑自立为王发动起义,但作者不仅让这次运动惨败而终,还在文中用“军旅旌旗,弥满山谷”的阵仗来突显皇家的声威浩大,最后借用九山王“今而知朝廷之势大矣”的感叹表达了对当今朝廷的崇拜与支持。《聊斋志异》最终并没有把批判的锋芒对准最高统治的封建帝王,因为蒲松龄并没有产生推翻当世封建统治秩序的愿望,他只是痛恨徇私枉法的腐败官吏而已。他是渴望建立儒家提倡的“仁政”、“爱民”君贤民安的清明社会的,他希望统治者可以吸取前朝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励精图治、广施仁政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所以在《聊斋志异》中作者还刻画了一大批廉官良将,例如《诗谳》中的费祎祉,《一员官》中的吴同如等,他们均是廉洁勤政的正直官吏,作者将自己的治国理想寄托在这些人身上,希望在这些官员的治理下国家可以实现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目的。
二、孝悌思想的体现
自古以来,孝道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儒家大力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儒家经典《孝经》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作为儒家伦理道德的核心,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蒲松龄自然也十分重视行孝,他认为孝子孝行理所当然应该受到鬼神的庇佑,故在《聊斋志异》中就塑造了很多孝子的形象。其首篇《考城隍》就记叙了一个拒官行孝的故事,宋生因要赡养老母而拒绝神明封官,神灵也为了“推仁孝之心,给假九年”使宋生可以暂时回家侍亲;《席方平》中席方平为了替父亲伸冤,其灵魂往返于阴阳两界受尽刑罚,最终其孝心感动天地在神灵的帮助下得以雪冤,其父也因“念汝子孝义,汝性良儒,可再赐阳寿三纪”,此后席家“家日益丰,良沃遍野”得到善报;《陈锡九》中陈锡九为寻父亲遗骸历尽艰辛,其孝行感动鬼神,得到鬼神庇佑,最后还得到一笔财富。最后作者不禁发出“善莫大于孝,鬼神通之,理故宜然”的感叹。在作者笔下,凡是极尽孝道者都被给予了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并得到好的回报。此外,作者在大力宣扬孝道的同时,还强调了兄弟之间的雍睦和谐,“悌”作为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也多篇幅出现在作品中,例如《张诚》、《向杲》等。《张诚》篇写了一对异母兄弟情深意笃的故事,弟弟张讷总是暗中帮助哥哥张诚,期间因帮哥哥砍柴被虎衔去,张诚懊恼自刎而亡,在阴间因受到菩萨怜爱得以复活,后来不但找到弟弟还找到失散多年的亲人。《向杲》篇向晟因妓女波斯得罪庄生,被捶笞致死,弟弟向杲一直伺机想为哥哥报仇,最后受道人帮助化身成虎为哥哥报仇雪恨。在作者眼里情比天大,尤其是父母兄弟间的孝悌之情,这种亲情可以穿越生死,甚至可以跨越种族。作者理想中的家庭应该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乐融融一片祥和的场面,所以他在作品中大大赞赏了谨遵孝悌之义的人们,同时也对虐待父母、苛待兄弟的行为进行了批判。作者不惜笔墨大力宣扬孝悌之义,劝诫人们身体力行,既表现了蒲松龄对儒家宣扬孝悌大义的全力支持与继承,又体现儒家优秀的道德理论对《聊斋志异》的深刻影响。
三、仁善、信义思想的体现
“仁也者,人也。”儒家向来以“仁”为本,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把“仁”看作是人的精神和本质,蒲松龄十分推崇儒家以仁治天下的主张,故在《聊斋志异》里也多篇记叙了关于仁善的故事。《王六郎》篇里,水鬼王六郎本可以借溺水者转世为人,但当他看到这名妇人抱着婴儿过水后却又于心不忍,不但没有借她转世,还将其救出,最后也因善举感动天地被任命招远土地神。《水莽草》篇写祝生被水莽鬼所害,自己却不愿意再靠害他人而转世,他的魂灵不但殷勤侍奉母亲,还帮助中水莽毒的李九复活,其仁善之举感动上帝,被封为“四渎牧龙君”;《花姑子》篇安幼舆因买猎獐放生被花姑子一家当作“恩主”侍奉,后来安幼舆被蛇精蛊惑而亡,花姑子之父为救安幼舆不惜“坏道代郎死”,花姑子也因助其痊愈损其道行;《西湖主》中陈生与副将军贾生同游,贾生射中猪婆龙之背,而后又有小鱼衔龙尾不去,陈生见状便生恻隐之心,向贾生请命放掉了这两条鱼,后来方知这是两条有神性的鱼,他也因善举得以娶猪婆龙女为妻最终名列仙班得到仙报。
儒家经典之作《论语》阐述了孔子理想中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除了以“仁”为核心之外,“信”也是孔子大力提倡的观点之一。《论语》共20篇中就有28处提及“信”,孔子多次提到为人要“主忠信”、“谨而信”并以“文、行、忠、信”教育学生。蒲松龄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在《聊斋志异》中创作了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王六郎》篇就是一个典型标榜信义的故事,许生与水鬼王六郎交好,六郎不忍让抱有婴孩的妇女代自己转世,并救下她们母,此善举感动天地被封招远土地神,赴任前六郎再三叮咛希望许生能“倘不忘故交,当一往探,勿惮修阻”,许生敬佩王六郎为仁义之士,便不畏妻子嘲笑,不辞劳苦毅然赴约,最终抵达招远与六郎相见。作者在标榜言而有信的同时也对背信弃义的行为给予了批判,《窦氏》就讲了一个因不守信用而受到惩罚的故事,世家子南三复花言巧语诱骗贫家女窦氏骗并致其怀孕,还与窦氏指矢天日立下盟约,答应日后一定非窦氏不娶,但后来又嫌弃窦氏出身低贱而另娶富家女,窦氏身怀有孕却遭无情驱赶,最终悲啼不止夜半抱儿僵亡于南三复门前,后窦氏阴魂不散,搅的南家鸡犬不宁,最终南三复也因恶行被处以死刑,作者宣扬诚信的思想不言而喻。
蒲松龄“作为一个儒生,他竭力维护儒家的传统伦理道德,几乎所有为《聊斋志异》作序跋的清代评点家都把这部大书说成是关乎儒教之书。”《聊斋志异》托鬼神言志,借佛道抒情,全书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佛道思想为两翼记神魔鬼怪之事,主要是为了借助怪力乱神这些超现实的东西更好地宣传儒家的伦理道德,鬼神的力量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有更大的说服力,借神道观念来宣讲儒家孝悌忠信更容易起到其劝诫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 恰. 《聊斋志异》与宗教文化[M]. 济南: 齐鲁书社, 2005,11.
[2] 张艳君. 论《聊斋志异》对儒家思想的渗透[J]. 《聊斋志异》研究, 2003(01).
【作者简介】
路燕霞(1988—),女,河南安阳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刘明哥(1991—),男,河北唐山人,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