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死亡的诗意》中林杏花之死的诗意本色
2016-05-14郭倩
郭倩
摘 要:单从题目来看,《死亡的诗意》应该是关于死亡的叙述。但实际上,作者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去渲染死亡,而是更加关注林杏花的生存状态。死亡只是林杏花的故事的结局,作者着重叙述的则是她向死而生,从生到死的不断追求的过程。死亡是生命的死亡,死亡的诗意不仅来源于死亡本身,更来源于生命的存在。这诗意不仅仅局限于人的死亡的可能性和必然性,更是指人的生活的诗化、生命的神圣化以及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林杏花之死的诗意本色主要体现为本真地活着和神秘的死亡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马原;死亡的诗意;本真存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65-02
海德格尔认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的终结,而是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即向死亡存在[1]。所谓生与死,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线,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马原在采访中也曾说:“我觉得生的过程就是死的过程,没有必要惊慌。”生就是死,死也是生。而马原书写死亡其实是为了忘记死亡,证明存在,证明存在的诗意。非本真存在的人,在常人的生存方式中生存,放弃了自己的选择和个性。林杏花则不同,她选择本真地活着,坦然正视自己的欲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而且,她的突然死亡并没有让诗意消失,反而使本真世界显现出来,成为诗意的世界。所以,死亡的诗意正是由于她生活的质感和生命消逝的神秘感。
一、本真地活着
生活于这个世界的人们,热衷于选择大家认同的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服从自己的内心。“存在有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2]。为了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人们早已遗忘了本真存在。诗意的存在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不是为了其他东西而存在,而是为生命的本真愿望而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活着仅仅是因为别人需要我而活着,因为还不想死或还没有死而活着。真正循着自己生命的本真需求而活着的人太少,马原笔下的林杏花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生命个体。她执着地追求生命的本真状态,并热爱这种追求,始终保持在路上的姿态。她选择了想要的生活,造就了自己的人生,做到了本真的存在,虽然短暂,但已经获得永恒的诗意。
首先,林杏花敢于追求生命的本真存在,这种追求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对欲望的大胆表达和对个性的大胆张扬。正如马原在《低声呻吟》中所说:“能去拉萨的女人应该说总有那么点儿不同凡响。”[3]林杏花就是这么一位不同凡响的女人。欲望是对生命存在的肯定,没有欲望就没有生命。然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枷锁,早已把欲望禁锢。在《死亡的诗意》中,马原把林杏花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表达放大在读者面前。她敢于直视自己的身体欲望和精神欲望,并尽情宣泄自己的欲望。“无论如何控制不了自己,不压抑自己的需求,要什么就去追求什么”[4],这就是林杏花发出的源自生命的声音。她无法在做爱的时候不叫出声来,为了隔音,用白布罩住她在厨房里搭建的爱情小屋。这间爱情小屋每天都充满了真正的男人和真正的女人的嚎叫。没有什么可以消除她对性欲的渴望,她需要用性欲宣泄自己的激情。她不愿被社会既定的法则束缚,她只是想满足作为人尤其是作为女人最本真的欲望需求。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敢于去追求这些东西。她爱美,所以她便自由地展现自己迷人的妩媚。她渴望爱与幸福,所以遇到一见倾心的李克便主动展开攻势。她有过很多男人,她甚至不掩饰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大胆表示自己一直有点儿喜欢女孩子。她自私,所以明确地表示她不愿生孩子,不愿让孩子分享她的爱。但这是一个人真实的欲望表达,无可厚非。从她对生命本真欲望的追求中,我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一个生命的活力与诗意。林杏花敢于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她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而不是社会要求她成为的人。马原在《冈底斯的诱惑》中说:“美丽的姑娘比任何别人都更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5]而林杏花这样一个美丽性感有个性的女孩,比美丽的女孩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脱离世俗的诗意。她的行为在社会看来是反叛的,不合时宜的。从教师到诗人,从诗人到导游,再到拉萨定居,成为一名酒店经理,她自由地变换自己的工作,不受任何约束,有着传统女性没有的自由自在。她没有贞操观念,贞操只是这个社会给女性制定的道德法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喜欢就足够了。”不用在意社会的评价。她独立自主,“我没有谁都没有关系,我相信我自己”[6]。她自信有魅力,为了显示自己诱人的身体曲线,从来只穿紧身衣和白色裤子。她不认为爱是唯一的,女人一生应该只爱一个人。“爱不一定只属于一个人,一个人可能会爱几个人,许多人”[7]。她完摆脱世俗的约束,是生命诗意光辉的显现。一个诗意的存在是一个允许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本真追求的存在。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人应该尝试本真的生活,选择自己存在的本质,这才是生命存在的理由。林杏花的生命是最本己、最个性化的,因而也是充满诗意的。
其次,林杏花不仅去追求,而且从不间断追求,一直保持身体与灵魂并行于路上的姿态。林杏花对生命本真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灵魂上的,而且是身体与灵魂并行的。支持她身体不断前行的动力便是她灵魂上对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渴望。因为独特的个性和另类的生活态度,她惹了数不清的麻烦:失去工作,被误认为“小三”,被社会唾弃,但她从不停止自己对美丽与个性的追求。她不会因为李克是有妇之夫而放弃她的爱情,尽管他不能对她做出承诺,也不能给她完整的爱情,她依旧选择爱他。“既然肖君已经在那儿,她也就只好不在乎名分,不在乎李克是不是对她说出那个单音节词。她不管他怎么想,她觉得在爱他就告诉他,她爱他”[8],她只在乎她的爱,而不在乎爱的是谁。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李克的妻子修完产假回来也就到了她该离开的时候,她还是选择用心经营属于她自己的这份爱情。她享受的是自己大胆去爱、用心去爱的这个过程,那个不能再爱的结果早已经不重要了。即使在死亡之前,她也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她本来可以轻易得到她想得到的东西,而这些就是她生活最后那段时间得到的”[9]。她在死亡之前还在追求想要的性欲满足,生命结束了,但追求还在继续。林杏花终究还是实现了自我。生命本应该如此,追寻的状态最能体现存在的意义。重视生命本真需求,不断追求生命价值实现的存在,才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而这样存在的消失才是充满诗意的。
二、神秘的死亡
“神秘是抽象的也是结结实实的存在,是人类理念之外的实体。正因为超出了人的正常理解力,人才造出了神秘这个不可捉摸的怪物”[10]。死亡因为它的不可理解和无处探寻成为一个永恒的神秘话题。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会死亡,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死亡本身却又是不确定的,没人知道死亡会什么时候到来,死亡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只知道它是我们无法逃脱的,不可能越过的。死亡的神秘性便在于它的这种可能性和必然性。
首先,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可能性,而林杏花的死便是多种可能性中的一种。谁也不能预测自己以怎样的方式死去,在什么时候死去,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去。由于死亡具有“还未到来”的可能性,它对人始终是悬置于前的东西,所以人的生存才是“向着死亡的生存”。马原好像无法逃脱对凶杀、人命的关注,他的很多小说中都存有一种对死亡的多种可能性的诉说。在《死亡的诗意》中,他把热情停滞在描述现象的快惑中,让死亡的原因充满未知,让林杏花的死充满神秘性。究竟是他杀、意外还是自杀,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并且故意让每种推测都有可能。马原为了凸显死亡的未知性,刻意去写那些突然消失不见的东西,突然逝去的生命,写得充满悬念。《冈底斯的诱惑》中美丽的央金、《骠骑兵上尉》中的大明死于突发的交通事故;《低声呻吟》中的牛牛不小心跌落悬崖;还有林杏花,死于不知原因的火灾。林杏花突然死了,一个不应该这么早死的美丽女子死于自己的爱情小屋。作者正是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告诉我们,对于死亡而言,一切皆有可能。
其次,死亡的神秘源于它的必然性。由于死亡具有的不可逃避性,人在本质上无法摆脱它,所以死亡便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马原说:“什么是死?人人都欠上帝一条命。死,是归还。”《死亡的诗意》弥漫着浓重的宿命色彩,这种色彩并不是“宿命论”,而是人的生命被死亡这种难以抗拒的力量所控制的预兆。相对于这种力量,人只不过是死亡这条河流中的一片树叶而已,只能顺流而下,决不会逆流而上。马原总是在假设:“如果巴顿在也就好了。”但他又冷静地告诉读者:“没有如果,巴顿要明天中午才会来。或者只好说什么都是早就决定好了的,所说的命数。”[11]不早不晚,不偏不倚,偏偏就赶上了,这就是命数。从故事的开始到结束,全文一直都隐藏着宿命气息。“是李克的这个突发的遭遇使他走进了小说世界,这是他的命数。”[12]文章开头,作者便已有所暗示。林杏花本来只是作为导游带团在拉萨停留8天,却“突如其来地爱上了拉萨”。如果林杏花只是来到拉萨而没有爱上拉萨,只是爱上拉萨而没有留在拉萨,那故事也就没有了悲剧结局。可是,没有如果。还有上海客人的那句:“阴气太重。”林杏花最喜欢的“同样恐怖的白颜色”,林杏花在凋零的那天“不停地谈论牛牛”等,这太恐怖了,“让人联想到追随的迹象”。忐忑不祥的宿命之感,预示着这个美丽的生命的凋零。林杏花死于圣诞日,也就是耶稣诞生的日子。而在林杏花死亡的前一天夜里,也就是平安夜,李克的女儿诞生了。作者故意安排这个巧合的时间,更是增加了死亡的神秘色彩。无论生活有多么不容易,死亡有多么恐怖,生还是会如期降临,死也会不期而至。马原以林杏花的死证明着李克女儿的生,而且做出不悲不喜的冷静姿态。因为对于生离死别,人终竟抵不过宿命。这不是消极,而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死亡以神奇的力量逼迫人们不得不始终去挂念。
死亡的力量固然强大,但生的力量却可以掩盖它。看完《死亡的诗意》,我们想到的不是林杏花的死,而是她的生,这就是一种重生。也正因为如此,死亡在一定程度上却赋予了生以诗意。马原用小说告诉我们,只有本真地活着,在生命消失之后,留下的才是干净的诗篇。
参考文献:
〔1〕〔2〕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1987.
〔3〕〔4〕〔5〕〔6〕〔7〕〔8〕〔9〕〔11〕〔12〕马原.游神[A].中篇小说作品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9.
〔10〕郭春林.马原源码[A].马原研究资料集[C].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3.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