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性评价VS.自我评价?
2016-05-14梁樱
摘要:认同分裂理论作为近年来认同理论下属的新兴理论发展方向之一,是对社会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精神健康社会学以及人格心理学三个学科领域交叉综合的尝试。对于通过角色认同和认同分裂过程来预测不同类型的精神健康结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此理论在试图融合认同控制理论与自我分裂理论时过于强调反射性评价对个体自我概念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个体基于角色认同的现实自我评价的重要性,从而使其理论逻辑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性。通过澄清反射性评价与个体自身的现实自我评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可以进一步清晰呈现认同分裂理论的潜在整合逻辑。这种澄清不仅有利于我们准确理解认同分裂理论与其源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更论证了在认同分裂理论经验检验中反射性评价以外的其他输入类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理论预测力。
关键词:反射性评价;自我评价;认同分裂理论;逻辑澄清
中图分类号:C912.6;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6)09-0081-12
作者简介:梁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讲师、博士
(湖北武汉430072)
一、导论
传承自米德和布鲁默的经典符号互动论思想,斯特赖克创立了以角色认同(RoleIdentity)、认同显著性(Identity Salience)和认同承诺(Identity Commitment)为核心构念的结构符号互动论视角(Structural symbolic Interactionism:SSI)。相比于前人的符号互动论,SSI更强调在角色互动层面上建构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网络结构,而角色认同的概念则被认为具有联结这种社会结构要素与个体自我概念的双重特性,因其既可以向下形成个体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向上形成社会结构的基础。认同理论(Identity Theory:IT),作为一种植根于符号互动论,尤其是结构符号互动论的微观社会学导向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在北美社会学阵营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形成与欧洲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Social Identity:TherySIT)相对应的研究脉络。
认同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的侧重,包括马克和西蒙对互动的强调,斯特赖克对结构的强调以及伯克对认知控制的强调,三者分别从互补认同(如医生和病人)之间的互动、认同显著性与认同承诺以及对认同意义的认知控制三个视角去解释角色行为。本文主要是基于后两者尤其是伯克的认知控制视角的认同理论。伯克从认知控制过程的角度阐明了从角色认同到角色行为的动态影响过程,形成了与斯特赖克一脉相承的认同控制理论(Identity Control Theory:ICT)。此理论认为,个体受到自我验证动机(Self-Verification Motive)驱动,持续地评估来自互动情境的输入信息是否与个体自我概念中的认同标准相一致,并根据比较评估的结果来调节自身的行为反作用于环境输入。伯克的认同控制理论,尽管与斯特赖克的认同理论侧重角色认同过程的不同方面,但运用同一套概念框架,互为补充,形成一套系统的通过角色认同过程解释角色行为的理论预测体系。
基于ICT的理论逻辑,结合由心理学家希根斯所发展的自我分裂理论(Self-DiscrepancyTheory:SDT),拉卓和马克森发展出认同分裂理论(Identity Discrepancy Theory:IDT)。简单地说,ICT中的角色认同标准或意义被细分为理想意义和责任意义(Aspirations&Obligations),当来自互动情境的反射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与二者产生不符或分裂时,则分别预测个体的抑郁与焦虑(Depression&Anxiety)两种精神痛苦(Distress)症状类型。图1对于上述理论沿袭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
作为近年来认同理论下属的一个新兴理论发展,认同分裂理论是对于认同控制理论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是对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Sociological Social Psychology)、精神健康社会学(Sociology of Mental Health)以及人格心理学三个学科领域交叉综合的尝试,对于通过角色认同和认同分裂过程来准确地预测不同类型的精神健康结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传统社会学探索社会与个体关系时重结构而忽视个体心理过程的理论倾向。对于这一点,库恩⑥曾指出,社会学在面对研究中涉及的个体心理过程时往往是随意假定,而不是去援引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这种忽视和随意会损害社会学研究的准确性和解释力。
尽管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认同分裂理论在整合认同控制论与自我分裂理论时为了突出社会学的理论特点,并与认同控制论保持一致,强调反射性评价作为影响个体自我概念的最重要的输入类型,从而简化了潜在的整合逻辑。笔者通过对认同分裂理论及其来源的认同控制理论和自我分裂理论的详细梳理和分析,认为对于认同标准中的现实自我评价环节的疏忽,或者简单将其等同于反射性评价而忽视二者的动态关系,是认同分裂理论中需要澄清的潜在逻辑过程,这种简化_方面易使读者产生理解误区,另一方面过于强调反射性评价的重要性也削弱了其理论预测力。立足于这一点,本文将在梳理认同控制理论及自我分裂理论的基础上,澄清认同分裂理论简化的潜在理论逻辑过程,并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二、理论背景
(一)认同控制理论
认同控制论的核心基础概念是意义(Meaning),此理论采纳了奥斯古德等的定义,认为意义是一种对于刺激物的反应(Response)。沿用米德的思想,符号(Symb01)就是一种人们共享某种反应的刺激,即符号具有某种共享的意义,因此人们得以用符号进行沟通。而一种角色认同则是个体作为一个社会角色赋予自我的一组角色意义,并据此定义自我(The Self)。针对某个特定认同的这组意义,被称为认同标准(The Identity Standard)。认同标准,既是一组基于符号的具有文化共享性的意义,同时也具有个体个性特征,是个体在某个意义维度上的独特定位,对成年个体而言,是围绕某个角色认同产生的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
围绕认同标准,认同以控制系统的方式运作,控制个体所认知到的情境中与此认同相关的意义,即控制输入信息(The Inputs)。伯克反复指出,个体试图控制的不是输入信息本身,而是对这种信息中与自我角色认同相关的意义认知,目的是使其基本符合认同标准,实际上是使来自情境中的意义认知与储存在记忆中的角色认同标准形成一种语义上的一致,这个对比过程被定义为比较器(The Comparator),比较结果如果是不符,则产生不同程度的“错误信号”(ErrorSignal),错误信号表明了不符合的强度和方向,并激发个体进行有意义的行为输出(TheOutputs)。同样的,这里重要的不是输出行为本身,而是行为的符号意义,目的是把认知到的情境意义扭转到与认同标准相符的方向,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使用所处文化或亚文化共享的行为符号。由认同标准、输入、比较器、输出四个元素构成的控制过程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AContinuous Loop),而流经这个循环的是流动着的符号意义,这些意义流以控制系统的形式按上述过程进行组织。
上述认同控制过程主要针对既定的业已形成的角色认同标准,并且假定其处于稳定不变状态。总是试图改变隋境:意义认知来符合自身,这是基于理论阐述的清晰性考虑。实际上,有别于经典符号互动论关于认同标准不断更新流动和变化的观点,认同理论认为认同标准和意义是缓慢变化的,尽管认同标准倾向于通过抵制变化实现自我验证,但是,在某些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认同标准和意义的确会发生变化,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如顿悟、洗脑,认同标准则会迅速改变。因此认同控制理论的另一个层面,则是围绕既定角色认同的变化过程以及新的角色认同的形成过程展开。
认同变化(Identity Change)主要是指认同标准中所包含的意义的变化。就既有认同标准的变化过程而言,伯克提出四种可能的变化来源。一是履行角色认同的客观环境发生持久的、不易扭转的改变,致使个体无法再像以往一样验证自己的认同标准;二是由角色冲突和地位不一致导致的认同冲突,即一个角色认同标准的验证使得别的认同标准无法得到验证;三是自己的外显行为与自身的认同标准发生冲突;四是借助角色扮演(ROIe Taking)的能力,个体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站在对方的角度相互协商,自身的认同标准朝着他人期望的方向变化,验证联盟关系可能从中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互动双方的相对地位关系会影响协商的过程及结果。最后,伯克提到了另外一种认同变化,即一个新的认同的形成和一组新的认同意义的建立。新认同标准形成的来源有诸如社会学习过程、直接社会化过程、反射性评价过程等,主要针对没有建立某种认同标准的孩子以及在成长中遇到新的角色认同的情况。
(二)自我分裂理论
希根斯的自我分裂理论是将自我概念与情感反应联系起来的理论之一。此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将自我(the Self)划分为三个领域(Three Domains)并基于两种看待自我的视角(TwoStandpoints)而形成六种自我状态表征(Six Self-State Representations)。表1对这六种状态进行了总结,其中三个领域包括现实自我(Actual Self)、理想自我(Ideal Self)和应有或责任自我(Ought Self);两个出发点包括自己(Own)和他人(Others),由此形成的六种自我状态表征为(1)自己对现实自我的认知(ActuaI/Own),(2)他人对现实自我的认知(ActuaI/Other),(3)自己对理想自我的认知(IdeaI/Own),(4)他人对理想自我的认知(IdeaI/Other),如重要他人对自己的期望,(5)自己对责任自我的认知(Ought/Own)以及(6)他人对责任自我的认知(Ought/Other)。注意,个体认知的他人对自我的看法不一定是他人对自我的实际看法。这六种自我状态表征中,前两种尤其是第一种,即自己对现实自我的认知构成了典型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内容,后四种即自己及重要他人眼中的理想和应有自我状态代表了自我导向的标准或指南(Self-Guides)。基于此理论建构,自我分裂理论提出,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南之间的不同类型的分裂组合将与不同类型的情感脆弱性(Emotional Vulnerability)相联系,并因为这种情感唤起的动机性功能,人们总是具有使自我概念与自我指南相符的动机,据此产生相应的行为。
在其理论及经验研究中,希根斯并没有穷尽所有的分裂组合,而是专注于四种与情感脆弱性联系最密切的分裂类型。具体而言,希根斯专注分析了自己对现实自我的评价(Actual/Own)分别与理想自我(Ideal Self)及应有自我(Ought Self)之间的两大类分裂带来的相应情绪结果。第一,自己对现实自我的评价与来自自己或重要他人的自我理想状态(Ideal/own&Ideal/other)之间的分裂会导致积极心理结果的缺乏,与沮丧相关的情绪(Dejection-Related Emotions)相联系,根据立足点的不同又可细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与自我理想分裂时,沮丧相关的情绪会表现为失望或不满;二是与重要他人对自我的期望状态分裂时,沮丧相关的情绪表现为羞耻、尴尬或者气馁。第二,当自己对现实自我的评价与来自自己或重要他人的自我应有状态(Ought/own&OugIlt/other)产生分裂时,会导致消极心理结果的出现,与烦怒相关的情绪(Agitation-Related Emotions)相联系,具体也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与自我认定的责任分裂时,烦怒相关的情绪表现为内疚、自轻自贬以及焦虑不安;二是与重要他人认为自我应该尽到的职责分裂时,烦怒相关的情绪表现为恐惧及受威胁感。
(三)认同分裂理论
在前述的认同控制理论中提到,认同控制是一个在互动中不断寻求自我认同标准验证的循环过程,但验证并非总是成功的,实际上,环境中许多干扰(Interruption)都会中断认同验证的过程,而这种干扰和中断则会给个体带来压力(Stress),即压力干扰理论(The Interruption Theory of Stress),在这里伯克将认同控制模型的基本过程与压力干扰理论相结合,来阐述社会压力(social Stress)的起源——对维系认同控制过程的反馈循环的中断,而由此导致的社会压力则会产生相应的精神痛苦(Distress)感受。这是伯克将认同控制模型与精神健康社会学相结合的经典论述。伯克区分了几种可能的干扰机制,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即是反馈循环的破裂(BrokenLoop),即个体无法使输入意义与认同标准相符,而这种分裂所导致的情绪应激反应是何种性质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借鉴自我分裂理论来加以区分,认同分裂理论则是以此为理论切人点,通过在上述理论过程中融入来自心理学领域的自我分裂理论,从而对由认同控制过程的中断和干扰导致的精神痛苦的类型进行区分。
认同分裂理论延续社会学路线,定位于角色自我,提出每一组围绕特定角色的认同标准都在某种程度上包含了反映理想与责任两个方面的意义,理想与责任意义被假定为每一个具体角色认同的不同方面,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整体性自我的两个构成维度。其基本理论逻辑是将希根斯提出的代表自我概念的两种现实自我状态表征(ActuaI/Other&ActuaI/Own)类比于认同控制理论中的输人信息,将自我分裂理论中的理想及责任自我的成分类比于认同控制理论中的认同标准,由此,认同控制论中个体使输入与认同标准相符的动机过程就可以类比为自我分裂理论中个体将现实自我概念与理想与责任自我对比的过程,其理论优势在于,当把认同标准细分为理想与责任标准两部分后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类型的分裂可以预测两种主要的精神痛苦类型——抑郁与焦虑。
在后续讨论及经验检验中,认同分裂理论明确地将外界的输入信息等同于个体所认知到的他人对自己实际状况的评价(ActuaI/Other),也即反射性评价,当此信息与个体对自己在某个角色中的理想状态和应有状态相违背时,则会分别产生对应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在经验测试中,例如针对学生角色认同,会问到诸如“你有多期望你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以及“实际上你认为别人如你父母对你的学习成绩有多满意?”等问题,如果二者发生强烈冲突,则预测抑郁症状的产生。如果既与理想自我又与责任自我分裂,则同时预测抑郁与焦虑。
(四)理论概念澄清
在澄清认同分裂理论潜在整合逻辑之前,有必要将上述源理论中所包含的相关核心概念进行提炼并阐述其相互关系。
1.反射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RA)。反射性评价是认同控制论强调的主要输入类型,主要基于他人对我们在情境中就这个认同所给人产生的印象的反馈,即我相信他人认为我是谁,与希根斯自我分裂理论中他人对自我的现实评价(ActuaI/Other)类似,也是认同分裂理论中沿用的输入类型。
2.个体自身的现实自我评价(Self-Appraisal:SA)。认同控制理论的大量经验研究表明了认同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个体就某一个认同对相关自我属性的实际认知,即针对某一个认同意义维度,受访者是如何看待和定义自身现状的,可以称为个体自身对自己与某一角色认同相关的现实自我评价,类比于希根斯强调的自己对现实自我的认知评价(ActuaI/Own)。
3.角色认同中的理想及责任意义(I&O)。在本文中仍然与认同分裂理论保持一致。不对理想或责任自我的立足点进行区分,因此将来自自己的自我理想/责任信念以及自我所认知到的来自他人的自我理想/责任信念(IdeaI/Own&IdeaI/Other;Ought/Own&OugIlt/Other)简称为I&O,代表了角色认同标准中自我指南的内容(Self-Guide)。
综合上述各理论概念澄清,在用角色认同定义自我的理论前提下,笔者将相关输入信息统一用RA代替,代表个体所认知到的来自他人的对自我角色属性现状的反馈信息;将自己对自我角色属性现状评价用SA代替,是角色认同标准中需要验证的重要部分,最后,将与角色认同中的理想及责任意义用I&O代替,也是角色认同标准的一部分。总结起来,认同控制论主要涉及与某一认同相关的来自情境中的反射性评价与认同标准中的现实自我定义的关系问题,即在认同背景下RA与SA的关系问题。自我分裂理论作为一个心理学理论主要涉及在一般化自我定义的前提下,自我内部的现实自我、理想与责任自我的关系问题,即SA与I&O关系问题。对于RA这个社会学关注的自我定义要素,此理论并未过多提及。认同分裂理论主要涉及与认同相关的情境中的反射性评价与认同标准中的理想与责任意义的关系问题,即在认同背景下RA与I&O关系问题,关注的是RA与I&O的分裂与相应情绪后果的联系,这里把SA弱化或者去掉了。
(五)小结
总体看来,认同分裂理论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整合思想来区分认同分裂导致的精神痛苦类型,同时,反射性评价作为影响个体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二者会通过各种途径达成一致,因此,认同分裂理论忽略SA,直接测量RA与I/O的分裂,既具有理论简化性,突出理论特点,又延续了认同控制论依赖RA作为主要输入信息的理论传统,并且与社会学重视反射性性评价过程在自我定义中的重要作用的基本观点相符。但是这种简化也造成了一定的逻辑混淆,将SA类同于RA,认为“我们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与我们认为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评价是经验相关的”②,忽视了以反射性评价形式出现的外界反馈信息与个体自身的现实自我评价的动态关系,在这里,被认同分裂理论在逻辑推理中所忽视的现实自我评价环节,既是认同控制论中认同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输入信息需要符合的主要标准之一,又是自我分裂理论中的核心内容,是与自我理想与责任差距的主要评价对象以及具有精神后果影响力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的核心主旨则是对这一潜在逻辑过程的澄清,将SA重新纳入认同分裂理论逻辑中,在角色认同背景下澄清RA、sA与I&O的相互关系,着重讨论SA的逻辑地位以及RA与sA的互动作用机制,这对于准确地理解认同分裂理论的理论整合过程,以及发现和论证进一步提升其理论预测力的要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可将上述理论中的主要逻辑概念关系以及本文旨在澄清的逻辑关系总结如下:
三、认同分裂理论背景下反射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动态关系
个体对自我角色状态的现状评价(SA),也就是针对此角色标准和意义,我认为我当下是什么样的、做得如何等,在认同分裂理论(IDT)的逻辑建构中被简化和忽略了。而这正是希根斯所提出的一个最重要的自我呈现维度,他认为自己对自己现有自我的实际评估(ActuaI/Own)是构成个体稳定自我概念的主要内容,其他几种自我呈现状态,都是与现实自我评价相比较的内容,也就是说,具有直接情感影响意义的分裂是与自己对实际自我的评价相比较而言的分裂,而不是与他人对实际自我的评价相比较的分裂,至少只有当后者以某种方式影响到前者时,后者引发的分裂才具有预测精神健康后果的效力。因此,对认同分裂理论中潜在的反射性评价与自我评价动态关系的厘清是对此理论进行逻辑澄清的关键。
综合起来,通过在认同分裂理论中澄清反射性评价与现实自我评价之间的动态关系,将得到这样一幅理论图景:个体一方面接受来自互动情境中的信息反馈,并将之与自身认知的自我属性现状进行对比,试图验证自己的现实自我定义,控制环境;另一方面,个体同时又在内心将现实自我认知与理想及责任自我标准进行对比,衡量自己是否达到了这种标准、距离还有多远等。当然,最终的目标则是这三个环节的一致:个体认为自己达到了自我标准,同时也从环境互动中得到了肯定的反馈信息,这也是一种个体所追求的圆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的自尊及整体精神健康水平得到提升。具体而言,考虑了个体对自身角色属性的现实自我评价(sA)后,对认同分裂理论的潜在逻辑澄清可用下图总结(图2):
在上图中,输入是个体所认知到的来自重要他人的对自我某角色意义在某种情境下的现状评价,是一种反射性评价即RA,是认同控制论、认同分裂理论及本文所依据的基本输入类型;个体对自身角色意义的现实自我评价即sA,是认同控制论中认同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个体是如何看待和定义自身在某个角色意义上的现实状态,例如对作为一名父亲我是怎样的;角色认同标准中的理想和责任意义成分,即上图的I&O,其本质是一种积极性质的标准或指南,是个体试图去追求的终极目标。个体在面对情境输入时,首先与现实自我评价对比,产生相符或分裂的两种状态。即RA=SA或者RA≠SA。进而分别产生进一步的认知过程。
(一)反射性评价与对角色意义的现实自我评价进行对比,在二者基本相符的情况下(RA≈SA),可能存在如下六种理论逻辑:
1.二者都是对自我角色意义的积极评价,且相符,并且与积极的自我角色理想及责任意义相符,形成一种没有任何分裂的状态(RA≈SA≈I&O)。以研究生角色认同为例,假定个体所认知到的来自他人的对自己研究能力的评估输人为,“导师认为我适合做研究”。这一反射性评价与个体的现实自我评价相符,即“我也认为我适合做研究”,同时也与此角色意义的理想状态即“我期望我适合做研究”或应有状态“我应该具备研究能力”相符,此时任何一个环节都没有分裂产生,这是RA与SA在积极方向上一致并与I&O相符的情况。
2.二者都是对自我角色意义的消极评价,且相符,但是与积极的自我角色理想及责任意义不相符,形成一种认同分裂理论及自我分裂理论描述的分裂状态(RA≈SA≠I&O)。同样的例子,假定此时的认知输人为,“导师认为我不适合做研究”,现实自我评估为“我也感觉我不适合做研究”,接下来与积极的角色理想和角色责任意义进行比较,结果产生抑郁或焦虑。这是RA与SA在消极方向上一致但与I&O不相符的情况。
3.输入信息是对自我角色意义的积极评价,与个体的消极现实自我评价不相符,按照认同控制论的核心观点,个体会采取各种策略修复认同分裂使得前者朝后者转化,转化后个体获得与消极自我概念一致的反射性评价(Changed Reflected Appraisal 1:CRAl),从而形成与(2)相似的理论状态(CRAl≈SA≠I&O)。在此理论状态下,个体对自己的研究能力不自信,在得到肯定的反射性评价后,试图修复这种分裂,采用行动策略扭转他人的看法,从而获得了与消极自我定位一致的反射性评价,进而形成与理论状态2类似的分裂情况。
4.输人信息是对自我角色意义的消极评价,与个体的积极现实自我评价不相符,同样经过修复认同分裂的努力后,前者朝后者转化,转化后个体获得与积极自我概念一致的反射性评价(Changed Reflected Appraisal 2:CRA2),从而形成与1相似的理论状态(CRA2≈sA≈I&O)。在此理论状态下,个体对自己的研究能力评价积极,在得到消极的反射性评价后,试图修复这种分裂,采用行动策略扭转他人的看法,从而获得了与积极自我定位一致的反射性评价,进而形成与理论状态(1)类似的无分裂情况。
5.输入信息是对自我角色意义的积极评价,与个体的消极现实自我评价不相符,基于认同控制论关于认同变化的理论,后者朝前者转化,转化后个体朝着外界反馈的方向由消极到积极改变了对自身的实际角色意义评价(Changed Self Appraisal 1:CSAl),从而形成与(1)相似的在某个角色意义上的无分裂的理论状态(RA≈CSAl≈I&O)。在此理论状态下,个体开始对自己的研究能力不自信,但是在得到导师的肯定评价后,自信心提升,逐步认可自己的科研能力,从而形成与理论状态1类似的无分裂的情况。
6.输入信息是对自我角色意义的消极评价,与个体的积极现实自我评价不相符,但经过认同转变过程,后者朝前者转化,转化后个体朝着外界反馈的方向由积极到消极改变了对自身的实际角色评价(Changed Self Appraisal 2:CSA2),从而形成与(2)相似的理论状态(RA—CSA2≠I&O)。在此理论状态下,个体开始认为自己具有研究能力,但是在导师给出其不具备科研能力的评价后,开始质疑自己,逐步认为自己不具备研究能力,从而与其理想及应有状态相分裂。形成与理论状态2类似的分裂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理论状态之外还存在一种额外的情况,即认同形成(IdentityFormation),此时个体没有预先形成的相关角色认同标准需要去验证和维护,相反,基于外界反馈的反射性评价等输入信息是构建个体认同标准的决定性因素,此时RA可能直接决定了个体的角色认同中的现实自我定义,从而进一步影响其与理想及责任意义的分裂状态,可以表示为RA—SA≈I&O或者RA—~SA≠I&O。
在以上理论状态下,认同分裂理论用RA代替SA的方法在经验结果上大体不会出现大的偏差,因为认同分裂理论中的自变量即RA与I&O的分裂基本可以等同于sA与I&O的分裂,从而发现其与因变量(抑郁及焦虑症状)存在正相关的预测关系,但是忽视SA的地位则会大大简化了,潜在的理论逻辑过程,而澄清这种逻辑过程正是本文的目的。
(二)当反射性评价与现实自我角色意义评价不符且二者都各自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时(RA≠SA),可能产生两种子理论状态:
首先,在分析接下来的两种理论状态之前,需要对反射性评价与现实自我角色意义评价不符且二者都各自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做出界定。此理论状态并非指RA与SA的分裂一直持续下去。在认同控制理论看来,RA与sA的关系有两类,一是sA得到成功验证,RA符合sA,个体从情境中直接获得与SA相符的反射性评价,由于无需付出额外的能量去解决分裂,此状态下只需最少的能量维系认同验证过程;二是验证失败,RA与SA产生较大分裂,此时经过反复多轮互动个体或者找到新的方法来改变RA使其重新与SA相符,或者改变SA使其符合RA,即发生认同改变,通过这两种方法最终解决分裂。上述六种理论逻辑即基于这两类关系而产生。
事实上,这里暗含了第三类状态,即分裂尚未解决之前的状态,RA与SA不符但二者都保持相对独立和稳定。尽管经过长期反复互动可能出现RA被SA改变或者SA被RA改变的最终结果,但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双方的认同标准都需要得到验证,也即双方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标准,因而很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处于一种角力状态,即7与8所展示的理论状态,个体一方面采取防御性应对方式暂时稳定自己的自我概念而使自己的自我内部相对平衡,一方面也认知到他人的实际看法其实是不同的但却无力改变。这种僵持的状态有时会持续较长时间,且需要考虑额外的因素,经过反复磨合,逐步改变自己及改变对方,或者在某种冲突升级的状态下决定终止互动关系,寻找新的认同验证对象,例如夫妻之间的冲突往往具有这样的特质。总之,在RA与SA分裂尚未解决时的势均力敌状态下可能出现如下两种理论状态:
7.一是朝着消极方向的不相符,即输入意义与积极的自我评价相反或者程度上更差,而在自我认同内部,积极的现实自我评价与理想/责任自我之间基本一致。首先,按照伯克的认同控制论,对于成年人业已形成的角色认同而言,其认同标准中所蕴含的意义是比较稳定的,是抵制外来信息干扰的。个体试图通过各种应对策略去修复对不一致的输入信息的意义认知,使其与自我认同标准相符,这是典型的认同控制论过程。在这种修复和控制过程中,也许仍然能够测量到反射性评价与自我理想/责任意义认知的分裂,例如当个体采取降低信息来源重要性、不关注或忽略不一致的信息来源等防御性应对策略,或者当反馈信息十分明确个体甚至无法进行认知防御时,个体依然知晓来自他人的消极评价而无计可施。但是由于个体的现实自我角色意义评估并没有被触动,相应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可能无法被显著地发现(RA≠SA≈I&O)。
还是以研究生角色认同为例,在得到导师对自己科研能力的负面评价而个体自身并不认可时,则形成一种朝消极方向的不相符,此时个体可能采取防御认知的应对策略,如认为“导师对我存有偏见”,于是,如果只按照IDT去测量反射性评价与个体期望和责任意义的分裂,则依然会发现分裂状态,但个体却不一定存在相应的抑郁和焦虑反应,因为个体其实已经通过防御认知的策略在意义认知上扭转了输入信息的意义从而与自我角色认同标准保持一致,即进行了暂时的认同控制,个体的现实自我角色意义评价没有被外界的干扰信息所扰乱,而是保持了稳定。
8.二是朝着积极的方向不相符,即反射性评价比现实自我角色意义评价更积极,甚至与自我理想及责任意义相符。按照伯克的认同控制论,基于自我验证的动机,人们仍然倾向于将这种意义输入当做对自身角色意义标准的干扰,试图对其加以扭转和控制,从而与现实自我认同标准相符。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个体倾向于向他人展示真实的虽然不那么好的自我从而得到与现实自我角色认知相符的反馈信息,也就是伯克的认同控制论的作用过程;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现实自我角色意义同时与积极的理想/责任意义存在差距,个体也会试图去弥补这种分裂,也就是自我分裂理论的作用过程也同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可能不报告反射性评价与自我理想/责任意义的分裂状态,但是由于个体明确意识到自我的现状其实和理想/责任意义不符,以及并不真心相信来自他人的过誉,因此抑郁和焦虑情绪仍然可能被发现,尤其是个体试图去弥合现实自我与理想/责任自我的差距却无能为力时(RA≠SA≠I&O)。
同样的例子,如果朝着积极方向的不相符发生了,如“导师以为我的研究能力不错”,但“我知道我自己不具备这种能力”,同时“我非常期望和觉得我应该具备研究能力”,此时,虽然按照IDT的理论及经验检验步骤,反射性评价与自我理想/责任之间的分裂没有被发现,但个体却仍有可能报告抑郁或焦虑,尤其是个体认为无法找到提升自己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时。按照认同控制理论及认同分裂理论的观点,个体一方面可能通过行为输出向导师暗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其实不如他想象的好;一方面对于自己无法达到自我理想/要求而感到抑郁/焦虑。
在7与8两种理论状态中,认同分裂理论所检验的反射性评价(RA)与自我理想/责任意义(I&O)的分裂导致抑郁和焦虑的基本假设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验证,因为外界信息输入是否具有情感效应,即是否能诱发抑郁和焦虑情绪,主要取决于其所关联的那个现实自我评价与自我理想/责任标准的关系,当个体对角色意义的现实自我评价处于稳定状态时,反射性评价不能被简单等同于现实自我评价,二者之间存在一个认同控制的系统过程。有关特定角色意义的反射性评价与相关理想/责任意义的分裂与相符,不能等同于现实自我评价与自我理想/责任意义的分裂与相符。因此,在这两种理论情况下,认同分裂理论中自变量(RA与I&O的分裂)与因变量(抑郁及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强度被削弱甚至消失,而本文揭示了其中潜在的理论机制。最后,上述所有理论逻辑过程是不断循环的,通过对环境输人意义的认同控制以及通过认同内部的分裂修复,个体试图达到从环境输入、现实自我概念,到自我理想/责任目标三者之间的基本一致,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的理想精神健康状态。
四、总结与讨论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分析认同控制论与自我分裂理论的逻辑内涵基础上对认同分裂理论潜在逻辑进行澄清。尽管认同分裂理论融合了情境输入意义与理想/责任的认同标准,但是将情境输入意义仅仅等同于反射性评价,将认同标准仅仅类同于理想/责任意义,从而忽略了反射性评价与理想/责任意义的联结环节——个体的现实自我评价。虽然将认同标准中的意义进行分类有助于理解不同性质的分裂造成的后果,但忽略认同标准中个体对现实自我角色状态的评价会导致理论逻辑上的断裂和混淆以及预测力的削弱。因此,在融合认同控制论与自我分裂理论的过程中,重新纳入基于角色认同的现实自我评价(SA)去讨论反射性评价与现实自我评价之间的动态关系是澄清认同分裂理论潜在逻辑的关键。因此,本文根据RA与SA之间的理论动态关系具体讨论了八种可能出现的理论逻辑从而清晰呈现了认同分裂理论的潜在逻辑过程。
本文提出,反射性评价产生情绪诱发力的关键是能够对基于角色认同的现实自我评价产生足够的影响,此时,反射性评价可能诱发个体内心认可的与自我理想/责任意义的分裂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后果;相反,如果情境输入意义不能撼动现实自我角色意义,则由于无法产生个体内心认可的分裂进而对个体情绪的影响力有限。进一步的问题是影响RA与SA动态关系的因素是什么?即sA能否被情境中的输入意义所改变以及何种条件下更容易发生改变。综合认同控制论和自我分裂理论的相关研究,以及关于反射性评价与自我评价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如下因素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影响二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影响认同分裂理论的潜在逻辑过程。
总结起来,在如下条件下SA更容易被RA影响或改变,一是当反射性评价以客观标准为基础或者说来自某些制度化的评价指标时,以及当被评价的自我概念属性具有依赖于外界他人定义的性质时;二是提供反馈信息的来源对个体而言越重要,SA越有可能被改变;三是当互动双方权力地位悬殊且缺乏沟通渠道时,对于权力地位低的一方而言,个体的自我评价(SA)重要性降低,反射性评价(RA)与来自权力他人的期望和责任规定的冲突变成影响个体情绪后果的关键;四是组织化,控制度及成熟度较低的现实自我评价更容易发生改变。在这些条件下文中5与6描述的理论状态更可能出现,个体与自我角色理想及责任意义的分裂以及相应的精神健康状态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相反的条件下,也即当反射性评价模糊不清,信息来源不重要,在互动中处于权力高位,个体认同标准具有更高组织度、控制度及成熟度时,个体在角色认同中的现实自我评价更倾向于保持稳定,此时个体或者更可能在互动中直接获得与自身认同标准相符的意义输入或者他们更有能力去扭转不相符的输入,更能坚定对自己的现实自我评价,个体的精神健康状态因此更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上文中描述的1、2、3、4及7、8的理论状态更可能出现。对这些影响因素和条件的进一步整合,分析和检验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此外,反射性评价(RA)虽然是认同控制理论以及认同分裂理论所依赖的最重要的输入类型,但并不是唯一重要的输人类型,当输入意义是基于个体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评价时,个体针对某角色认同的自我评价容易受到冲击发生动摇,从而进一步与个体对这个角色认同意义的理想及责任状态发生对比,认知到相应的分裂状态,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这一点在伯克的理论中被定义为行为分裂(Behavioral Discrepancy),此时个体可能会忽视来自他人的反馈信息,即忽视反射性评价,即使这个信息是与个体认同意义相符的,个体反而会更加关注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评价。认同控制论也多次提到仅仅依赖反射性评价作为输入意义的局限性,因为个体也可以依赖自己对情境中的相关意义的自我认知如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而不仅是对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认知作为输入意义。
事实上,希根斯在部分经验验证中也使用行为表现代替个体现实自我评价SA,直接测量行为表现与个体理想及责任自我的分裂及相应的情绪反应状态。从认知过程上看,已经发生的行为是一种既定事实,如果基于这种行为的自我评价性认知和个体的现实自我评价相冲突,则后者更容易受到严重冲击,甚至是自我质疑,进一步则与自我理想与责任意义发生分裂,产生相应的情绪状态。最后,与此相关的一个观点是,凡是基于个体自我归因(Self-Attribution)过程而产生的自我认知也就是个体自身所认可的输入意义,可能会更加强烈的影响到个体的现实自我评价,因而除了对自身行为的自我归因性认知外,个体对自身状态与相关他人的对比,即通过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所获得的自我认知,也可能更容易影响个体对自我在某个角色属性上的现实自我评价。针对这一点,拉卓和马克森曾经讨论到,这种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总结后为个体所认可的输入意义更多地暗示个体自己是否达到某种理想状态,如果发生分裂,则更容易与抑郁的发生相联系。因此,在衡量一种输入类型与自我理想/责任意义的关系时需要考虑到这种输入类型对现实自我评价的影响力特点,据此纳入多种输人类型,进一步提升认同分裂理论的预测力是又一未来研究方向。
总之,角色认同是影响个体社会生活和精神健康的重要元素,只是由于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的相应理论的缺乏或预测力的不足,使得从角色认同视角出发进行的精神健康理论和干预研究非常匮乏,认同分裂理论在这方面做出了贡献。本文的理论逻辑澄清有助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认同分裂理论与其源理论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对认同分裂理论潜在逻辑的补充说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索除了反射性评价外的其他更能影响个体现实自我评价的输人类型和条件,对这些其他输人类型和条件的经验检验将进一步提升认同分裂理论的理论预测力,进而将之应用于更广泛的实质研究领域,如夫妻关系中涉及的角色认同和认同分裂过程(如全职主妇与丈夫之间的认同验证障碍过程)、某类特殊父母群体(如家有留守儿童的农民工父母)的角色认同与分裂过程、组织领域上下级关系中涉及的角色认同与分裂过程,通过测量这些角色认同中的输入意义、现实自我评价、理想/责任意义,从而预测相应的角色行为趋向与精神健康结果,据此提出在社会与个体层面的干预措施,在宏观政策制定与个体心理咨询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