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意义及实践思考

2016-05-14李少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实践意义

李少容

摘   要:读者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意义,对公共图书馆有效开展读者活动的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意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26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公共文化建设事业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公共图书馆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免费开放并提供社区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而读者活动的开展作为公共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纽带与桥梁,关系到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及效益的发挥。基于此,笔者对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开展进行了介绍。

一、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意义

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加快,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活动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核心作用。

(一)读者活动能扩大公共图书馆的影响

固然现代的公共图书馆已经在我国有百余年的历史,但身居省会却不闻不入省图书馆、身居市县却不知不进市县图书馆的人尚占多数。反观图书馆本身也急需走出传统桎梏,打破僵局。变被动为主动的接触广大读者,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读者活动为图书馆宣传创造机遇、搭建平台,培养领导层和社会公众的图书馆意识,让他们理解图书馆的存在价值以及利用图书馆资源的社会必要性,从而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积极参与到图书馆建设当中。由于公共图书馆面向公众开展的活动皆是有益身心健康的,所以覆盖面更广、影响也更大,同时图书馆也能得到最大化的宣传推广。

(二)读者活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公共图书馆是人们寻求知识的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群体进行终身教育、自由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和社会教育的补充。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不仅能帮助读者树立科学的三观,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读者活动能提升我国国民素质

蔡元培曾说:“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图书馆实现社会教育职能,不仅要靠文献借阅和读者咨询,还需要讲座、专题报告会等读者活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互动性强的读者活动更能取得理想效果。

(四)读者活动能缩短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通过举办各式专题和多种系列的图书馆读者活动,让广大读者参与其中,不仅能增进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了解,相对的也能让图书馆馆员更加清楚读者的阅读倾向,对今后如何进一步促进文献资源利用,如何培养读者阅读兴趣有很大益助。而且通过这种交流互通的方式,增进彼此友谊,进一步缩短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以达到推进图书馆公众文化传播工作的目的。

二、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若干实践

近几年,公共图书馆突破传统的“阵地”活动服务方式,以“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努力服好务”的全新理念,促进读者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断丰富充实,呈现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壮大的发展势头,也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一)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策划构想

为了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必须展现出公共图书馆娱乐体闲的职能,要求读者活动兼顾公众娱乐性。不能为追求热闹加入低级趣味的内容,也不能过于单一呆板,缺乏趣味,达不到吸睛的效果。若读者活动的主题内容鲜明,紧跟时事,内容充实,形式新颖,具有当地特色,就会收到良好的社会回应和成果。公共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活动前,首先策划构想整个活动主题,紧密贴合公众话题;其次是调研读者关注,针对性的制定活动方案,落实项目责任;待读者活动结束后,通过读者反馈、媒体报道、上级评价以及馆内总结等诸多方面对读者活动的效果进行多元化的绩效评估,总结得失,为下次读者活动提供借鉴参考。

(二) 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举办主题讲座

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已经不仅是文献信息的范畴,人们要求更便捷,更直接地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图书馆要顺应时代要求,满足广大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彰显出图书馆的公众文化公益性。

2.举办亲子间的读书活动

亲子间的读书活动,即亲子共读是家长与其子女共同分享阅读乐趣的活动形式,也是从小对孩子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引导如何正确阅读的方法。由公共图书馆开展亲子间共读活动,意图就是让家长积极参与进青少年读者的阅读中,再根据各自孩子的性格,以此为契机与孩子们通过共同阅读进行沟通和互动,共同体会言语描写中的喜怒哀乐,使双方都在阅读中体会快乐。

3.举办红领巾读书活动

红领巾读书活动是公共图书馆履行青少年社会教育职能的品牌活动,是主题贴近时事,倡导健康快乐的青少年课外活动,包括红领巾读书专架、讲故事、科普剧、设计比赛、摄影、阅读征文、“读书小状元”评比活动等内容。此类活动可以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参与,达到调动当地青少年参与活动积极性的目的。

4.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的引导公众培养阅读兴趣、增进阅读热情,养成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努力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合适全民阅读的读者活动[3]。利用全民读书月、世界读书日和传统节假日向广大读者推荐图书,另外向学校、机关、企业图书室定期调换书籍,均受到广大好评。

三、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若干思考

开展公共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活动方面新模式,取得了成果。但是采撷成功果实的同时也要思考图书馆在未来读者活动中如何打造更多精品,如何让更多人受惠于图书馆。

(一)创新思维打造品牌,提升读者活动档次

公共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宽泛,其中有研究型、娱乐型,有喜爱讲座报告、欣赏图书展览,更有寻求安静读书免受打扰的读者。了解并归类统计各类型的读者需求是开展读者活动的重要依据。有的放矢的举办读者活动更能够提升活动档次。

真正有价值的读者活动,会使每个参与者印象深刻,久磨不灭。相反,老套陈旧,毫无差别化的读者活动,会使读者产生心理疲劳,失去参与动力。相对的举办读者活动单一、形式陈旧、流程简单,也会导致图书馆员消极怠慢。所以图书馆首先要端正态度,明确自身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中的定位,创新型的利用馆内资源,结合多元化、差别化的活动模式开展读者活动,获得广大公众的关注与支持。

(二)重视宣传扩大影响,加大读者活动辐射广度

公共图书馆读者对象包括离退休职工、本地居民、外来员工、在校学生等等,要让这些群体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受众面需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与发动。近年来,通过移动app、手机微信平台等新媒体宣传已经进入公共图书馆的应用范围,并且宣传效果明显。读者活动通过尽可能多的传播方式,吸引公众与众媒体的参与,达到更大覆盖面的传播效果。

(三)解放思想重视投入,增强读者活动吸引力

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奖品设置往往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意。失去奖品激励的读者容易丧失参与动力。而且读者活动若没有契合潮流,没激发公众兴奋点,参与形式的互动性不强,即便是奖品丰富也容易导致读者活动的尴尬冷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馆内重视不足、经费投入不够以及忽视读者活动策划作用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能够扩大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公共图书馆要注重活动的策划与宣传,创新读者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开展有特色的读者活动,塑造品牌,从而增加读者活动的吸引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读者活动,促进公共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翠阳.论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中的社会化合作——以宝安区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5(05).

[2]陶琳.浅谈公共图书馆的读者活动——以“文澜沙龙”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03).

[3]蔡冰.图书馆读者活动的策划与实施[J].图书馆学刊,2009(07).

[4]周媛.公共图书馆读者活动项目组织策划模式探讨[J].图书馆杂志,2008(04).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实践意义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