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05-14罗佳
罗佳
摘 要: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也是设计时代,信息化契合了便捷性诉求,而设计则满足了人们个性化要求。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对设计专业人力资源需求大量释放,艺术设计专业在普通高校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做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则是满足创造性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鉴此,本文结合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际,进而阐释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有关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改革;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202-02
艺术设计是推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动力,其基于艺术却又不受传统艺术束缚从而彰显其创造性。艺术设计专业旨在培养专业技能强且具备较高创造性思维之人才。随着教育改革进程不断推进,艺术设计专业在各大普通高校也占有一席之地。在艺术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景下,我们需不断革新教学措施,矫治错位的教学思路,以此契合社会人才需求,并有效促进我国制造业、工业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将获取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鉴此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去构建更为全面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
一、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美育教学模式
所谓艺术设计,则是基于艺术形式的设计活动。艺术修养与气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个体素质,而是需通过一定的培育逐渐形成之能力。艺术素养需要美育,因为艺术是基于美而成的,无论乐山乐水还是取悦于他人还是打动自我,无美可言便不能称之为艺术。由此可见,艺术专业设计教学中,尤为重要的便是美育。从思维形式角度看,美育主要是作用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国数学家及教育家徐利治先生研究指出,人类的创造力主要来源于发散性思维、自身知识储备、抽象分析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等几个部分决定,其中“审美能力”则是艺术创造之关键也是形象思维能力的具体表现。鉴此,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往往都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教学之重心。
(二)分层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模式,即是根据学生知识储备、知识内化能力、理解能力、自身素质的差异,立足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并凸显培优原则基础上实施的差异化教学。此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显,学生潜能将得到有效挖掘。总而言之,于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分层教学, 能够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三)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从本质上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其一则是引导式教学;其二则是探究式教学;引导式教学宗旨是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探究式教学则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创造性人才培育方案,采取创新性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完善自我。诚然,在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普通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逐渐增强,这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给予了必要的帮助。然而纵向比较其他国家,我国教育投入则相形见绌,这也是我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具体到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投入上,“资历”较高的艺术类院校享有的教学资源较优渥,而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上并没良好的教学基础设计以及教学资源配置。这一问题也是掣肘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关键因素,诸多学校在时代牵引下,被动抑或盲目的开展了艺术设计专业,然实际教学资源建设却相对滞后,加之国家政府没有积极审视如此问题在财政投入上后续推动力不足等综合性因素,最终导致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二)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策略失误
我国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不仅受到财政支持的影响,同时教学策略上的问题也尤为突出。现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教学采取的教学办法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并以讲授设计理论知识为主,没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育学生良好的设计技能。由此可见,从本质上讲传统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策略不能契合素质教育要求,并且显得些顾此失彼且本末倒置。首先,以教师为主体的艺术设计教学教学模式,仅仅是满足了应试要求,但是却与素质教育诉求背道而驰。其次,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提升创造性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其教学之核心思想,传统初教学策略显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实际创造性能力。
三、普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综上所述,我国普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些许弊病,鉴此,为落实教育改革成效,突出素质教育效果,普通高效应结合专业特点及自身教育资源实际情况,改革教学思路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效性。
(一)特色办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专业与普通艺术类专业特点有所迥异,艺术设计专业重于设计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力的培养。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办学需凸显特色,需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重点,人文素质教育为辅助以此提高教学实效性。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办学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1)课程结构上的特色。艺术设计学科是与艺术学科交叉的学科,这个学科特点必然需要通过合理的课程结构得以体现。并且为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还结合学科特点,在公共课及理论课中安排与之相关的人文课程及自然科学课程。我们不妨以平面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应与普通美术类学生有所关联或保持一致其中应包含几何体写生、素描进阶、静物写生、切面绘画等;其专业技术课程则应该注重photoshop软件、Coreldraw软件、Illustrator软件等软件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公共课程设计上,还需要兼顾公共关系、材料学、营销学、行业设计法规、广告学等。并且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除了稳抓落实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教学质量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教育学习形式如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有关讲座活动以此拓展课堂教学;(2)专业特色。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规定,所有设计类学科都可以归类为艺术设计门类。由此,艺术设计成为了覆盖面极广的专业门类,仅平面设计中就可细分为:印刷美术、包装、广告等设计科学。因此,艺术设计专业办学需以专业特色为指导,革新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在专业特色建设中,学校可以借鉴意大利艺术设计类办学经验。意大利是世界上艺术设计活动十分活跃的国家,其艺术设计教育经验也颇为丰富,其开设的艺术设计课程种类也比较全面不仅有常规的珠宝、皮具、生活用品设计甚至还设计到了玻璃、文具、陈列等设计方向。
总而言之,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应凸显办学特色,以此契合设计人才培养要求。
(二)凸显差异化教学
所谓人各有志,学生对于设计内容之兴趣也不尽相同,由此观之,普通高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及教学内容的制定也应该因人而异,要积极审视学生兴趣诉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正视学生主观能动性效力,施行差异化教学策略。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实施“同化教育”不能体现艺术设计教育培优思维,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特质开发学生潜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结合普通高效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特点,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特色办学、差异化教学两个方面简要探析了其教学改革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宙川.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深层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
[2]陈巍.对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层思考[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7(02)5.
[3]钱华欣.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科教文汇旬刊,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