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与湖南花鼓戏的不解之缘

2016-05-14李咏云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

李咏云

摘   要:中国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享誉全世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土壤,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民族声乐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格、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根据地域曲调的不同,中国民族声乐也有着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域风格。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各族人民都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其中湖南的花鼓戏具有浓郁的湘楚特色,在全国地方戏曲中独树一帜。湖南花鼓戏字正腔圆,声韵优雅,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虽然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从一些基本的演唱训练和舞台表演方式上来说,却有着不解之缘。民族声乐与花鼓戏的结合是声乐演唱的完美结合,她们相辅相成。

关键词:民族声乐;湖南花鼓戏;演唱结合;表演结合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144-02

一、民族声乐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是在以戏曲为前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除改良唱法、完善唱法之外,还从多方面吸收和借鉴了许多我国多个地方剧种的戏曲元素,并逐步融入了科学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在演唱上,音色更多变,音质更结实,技术更精湛,发声方法更科学,总之声音的塑造力更强;在作品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形式多元的民族声乐作品,如戏歌,民族歌剧,改编的民间歌曲等。这样既保留了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精华,又使之得到升华,令其更具有艺术性。民族声乐以贴近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的音乐为主。在演唱上,顾名思义便是要带表演性质地歌唱。演唱中往往会更容易将现场气氛调动起来,与观众取得共鸣。所以自然亲切,受众更广,更容易让人接受;民族声乐演唱要求演唱者的声音通畅、甜美、松弛、柔润、灵活、有共鸣,歌唱能力强,能演唱不同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近年来民族声乐演员越来越多地尝试演唱更广范围的作品,包括艺术歌曲、中国古诗词歌曲、中国民歌、中国歌剧、中国歌曲、外国作品等。

二、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特有的、且传播较广的地方戏曲,花鼓戏幽默逗趣,曲调轻快活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湖南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歌唱家,如李谷一、宋祖英、雷佳等,她们很多都是唱花鼓戏出身。花鼓戏唱腔分为川调、打锣腔、牌子(锣鼓牌子、走场牌子)以及丝弦小调、民歌等四个大类,是根据其伴奏特点、表演形式、曲调结构特点来进行分类的。湖南花鼓戏在各种戏曲、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越来越注意对风格的追求,包括气息、音色、咬字、情感、共鸣五方面的美学追求。湖南花鼓戏唱腔独具特色,音乐清脆明亮、声音位置高,因此,音色圆润非常重要。从美学角度来分析,声音应以悦耳程度来衡量,声音是否清澈明亮、悦耳动听、是否有张力、情感上是否动人,这些都是悦耳标准。

三、民族声乐与湖南花鼓戏在演唱方面的结合

湖南花鼓戏与民族声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族声乐与湖南花鼓戏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的关系。在演唱特色上,民族声乐与湖南花鼓戏行腔中重视语言,讲究声、字、腔、情、味融为一体,笔者对湖南民歌和湖南花鼓戏在发声、语言、唱腔三个方面的异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一)发声

民族声乐借鉴西洋唱法,追求整体歌唱状态的协调和混合共鸣,湖南花鼓戏在声音造型上讲究自然质朴。二者的唱法都采用了真假声混合发声法,声音婉转多变,气息要求一致。在花鼓戏的演唱中,大量地运用了真假声混合的技巧,而这和民族声乐中所要求的真假声混合唱法,在音色上非常相近,在发音的技巧上,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确切的说,花鼓戏唱腔中主要用到的是真声偏多的混合声。另外一方面,“韵白”中的甩腔,常常是低音甩到高音,又从高音落回到低音,这就要求发声位置的统一,这点在民族声乐的训练中也是很重要的。花鼓戏中基本功训练包括唱、念、做、打,其中的“念”就是念白,就是台词的训练。念白和唱相互配合、补充,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手段。念白要求达到悦耳动听、又能传神的艺术境界。这种训练可以得到高位置的声音。也需要用假声,达到足够的头腔共鸣。花鼓戏的呼吸就是平时说话是怎样吸气就怎样吸,花鼓戏在歌唱时有提、沉、偷、弹、顿、送、收、揉、甩气这些方法。掌握了花鼓戏气息方法,在演唱其他歌曲时,显得得心应手。花鼓戏中有混合声的出现和运用,这些也正是民族声乐所要求和看重的。由于花鼓戏在不仅需要演唱,而且要在行动中和表演演唱,这样的表演形式,就要求演员气息更加稳定,也就是俗称的“气沉丹田”,所以,当我们在演唱民族声乐的艺术歌曲和咏叹调时,更容易的保持气息的协调。而且在花鼓戏中的“紧打慢唱”、“导板”,更对气息的流动性和灵活性上,有了很大的帮助。从“位置”和“混合声”上讲花鼓戏的道白和唱腔区别于其他戏剧,是真假声混合,和民族声乐的要求非常相似。而这些技巧,在花鼓戏中的“唱腔”和“念白”两门课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训练。

(二)语言

湖南花鼓戏以长沙话为其舞台语言,长沙话的语言结构、语言方式是湖南花鼓戏音乐风格的基础。装饰音是湖南花鼓戏唱腔最具特色重要组成部分。花鼓戏的这些润腔在民族声乐中也应用很广,主要分为倚音、波音、颤音、滑音、直音以及色彩性润腔。湖南花鼓戏与民族声乐在各个方面相互借鉴,民族声乐应当在继承湖南花鼓戏润腔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咬字”上讲虽然在花鼓戏的表演中运用了长沙话,花鼓戏咬字的特点有“字重腔轻”“依字行腔”“快速归韵”。 但是,在咬字的原理与民族声乐上是基本相同的,都讲究字头,字腹和字尾的平滑地过渡与自然地连接。字头要求清晰;字腹要求响亮;字尾要求归韵的准确。

(三)唱腔

和声乐联系最密切的课程要数唱腔。花鼓戏的唱腔要求行腔灵巧圆润,音色甜美纯净。花鼓戏贴近群众,唱腔大多比较“花哨讨巧”,有着五花八门的装饰音,如气振音、花舌音、颤音、滑音、倚音等。在民族声乐中能够灵活应加上这些装饰音,就相当于掌握了很多对歌曲的处理方法。另外一方面,花鼓戏是戏,必然是在情节和情绪中表演的,这有助于消除声乐学生想技巧太多而忽略音乐本身的坏习惯,从而形成以情带声的好习惯。这些装饰音使花鼓戏的唱腔给人一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感觉。在花鼓戏小调《洗菜心》《放风筝》等曲目中就出现了大量的花舌音,配合小滑音的灵巧,使整个曲子淋漓尽致地呈现。所以在唱腔上,民族声乐与花鼓戏息息相关,在演唱歌曲时韵味自然十足。

四、民族声乐与湖南花鼓戏在舞台表演的结合

光有基本功,没有好的表演也是不行的。基本功是前提,表演却是重点。表演不光在戏曲中存在,民族声乐的演唱更需要表演,有好的表演能力,可以为歌唱增添不少艺术性,也能让观众产生共鸣,表演在演唱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实现声乐艺术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花鼓戏的表演对眼神,步法和身段比较严格,民族声乐中同样重视。

(一)眼神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表演,眼神技巧性把握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演员,她的眼神中往往可以很好的诠释和演绎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与观众的心灵产生共鸣。在花鼓戏的演唱中,要做到“真听真看真思考”,其中既有内心情感的体验,也有喜怒形于色的表现,另外一方面,花鼓戏是民间戏曲,一般来说剧目是通俗易懂的,所以在表演上也要贴近群众,注重与观众的交流。这种表演特色造就了演员的亲和力,这与民族声乐的表演要求不谋而合。

(二)身段

演员要掌握身段的表演方法必须要有一定的舞蹈技术作为基础,同样也要以情感带动肢体的表演,这样才能有优美的身段。花鼓戏中有唱、念、做、打,其中的“做”是对演员的身段、表情、气派、风度等表演的总称,也是区别于其他表演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训练一个演员在舞台上的优美姿态,必须先训练演员自己身体行动的协调性。任何类型的演员,只要这方面过了关,在舞台上将拥有与众不同的自信和气质。对于声乐来说,身段的训练有助于打开喉咙和胸腔;可以使演唱者在舞台上形体表现更加协调、更加丰富。花鼓戏中的“打”,也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帮助我们在演唱时协调自己的身体语言。所以民族声乐与花鼓戏在舞台表演上要求大体相同,在对作品的具体情景和把握上,都要求更形象和更准确的表现力。

(三)步法

“步”对塑造人物形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步法,也需有通过系统的训练和专业上的学习,才能真正掌握其诀窍。戏曲中有很多步法形式,比如“走圆场”,脚下功夫就必须轻松自如,尺寸要准,步法要圆,熟练掌握步法,在表演中才能松弛自如,潇洒灵活。总之步法需在整个舞姿的协调和调配下完成,这样才能给人美的视觉享受。民族声乐演唱中,一些充满戏剧性的作品,并非纹丝不动地站着演唱,应根据歌中情感的转换,适当移动脚步。这样才能生动的刻画了人物情绪,渲染氛围。

综上所述,花鼓戏是一门行为艺术,它需要借助舞台的表演,与此同时,演员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倍受到观众的关注,民族声乐和花鼓戏一样都注重表演,同样重视眼神,步法和身段,只有这样才能灵活的再现音乐的戏剧形象,在舞台形象塑造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五、结语

花鼓戏和民族声乐同样注重演唱、表演,在演唱一些风格地域性比较强的民歌作品的时候,例如: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山东民歌《包楞调》等,需要细腻的把握它们的风格特色。在演唱一些情节性比较强的当代创作作品时,如:艺术歌曲《春江花月夜》、歌剧《原野》等,需要发挥更多的感染力和舞台表现力。这些都与花鼓戏密不可分。综上所述,作为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湖南花鼓戏和民族声乐虽然有着不同的要求,但是从一些基本的发声技巧和舞台表演方式上来说,却有着不解之缘。而且,通过花鼓戏的学习,能够帮助和促进民族声乐的演唱和表演。湖南花鼓戏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影响和帮助显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贾古.湖南花鼓戏音乐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杜亚雄.“民族声乐”和“民族唱法”界定之我见[J].人民音乐,2007(04).

[3]龙华.湖南花鼓戏的艺术种类和流派[J].湖南师院学报,1981(02).

[4]李晓贰.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在“土”“洋”之争中腾飞的中国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