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明星+素人”模式在综艺节目里的开发和利用
2016-05-14周景波
周景波
摘 要:“素人”并非新时代的新词汇,鲁迅先生曾在《书信集·致李桦》中提到过:“却究竟无根本智识,不过一个‘素人,在信中发表个人意见不要紧。”现在我们普遍把这个词理解成:外行、门外汉、业余的、普通人、平常人。受当前通讯技术发达及新媒体环境的影响,“素人”越来越以极高的关注度走入公众视线,露脸综艺节目,比如当年的“度娘刘冬”到现在网红届“艾克里里”、“回忆专用小马甲”,再到以夸张舞步迅速蹿红的“拉丁舞小胖”,那种“贴近感”就好像身边人不是被过度包装的“神”,不是前簇后拥的明星遥不可及。本文从素人与大众文化的联系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思考素人在综艺节目里的开发利用以及传播过程中对受众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 素人;综艺节目;大众传播;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128-02
一、素人与大众文化的联系
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媒体形式的多样化,通过各种渠道的对主流文化进行辅助和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使文艺真正体现了“雅俗共赏”的特点。但健康积极地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愚昧落后的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尤其大众传媒影响力大,对受众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开发利用“素人”的同时需要正视和处理好其在节目中的引导作用。
素人与大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人也是大众文化重要的组成元素。大众文化有着明显区别于精英文化的评价标准和追求,无论网络或是电视等传播媒介,毋庸置疑当今大众传播越来越关注普通人、平凡人的生活,广大的综艺节目也开始用平民化的心态和价值观来看待“素人”在社会中的功能与表现,从这一点上一定程度加深了媒体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交流,“素人”在综艺节目中表现出的轻松戏谑、带有平民气息的诙谐自然也更能赢得受众的青睐,加之综艺节目制作本身是以追求利润为原则的,收视率、点击量、关注度是评判节目好坏的尺度,因此在综艺节目中增添受众最感兴趣的卖点及看点是必选。
大众文化依靠传播变成名副其实的大众的文化,而其中的“素人”元素在当代越来越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视,这是当今大众文化的一个趋势,走平民化路线。媒介正是通过综艺节目中包含的大众文化,引导社会价值、制造社会风尚、影响生活方式和控制行为标准,进而循序渐进的改变大众的思维方式。
二、利用好明星+素人的模式(以当前的真人秀节目为例)
当前综艺节目大行其道,以明星为主导的节目遍地开花,明星谈话类、明星真人秀、明星亲子类、明星体验类、明星竞技类等等,当前火的综艺节目如《奔跑吧兄弟》、《挑战者联盟》、《极限挑战》、《我们的法则》、《花样姐姐》、《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都是极具话题性的综艺节目,当红明星就是那些固定人群,但是综艺节目却一个接着一个,综艺节目多明星少,一个明星加盟多家综艺节目现象普遍存在,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经济学上的现象——供不应求,这也间接的导致了综艺节目中明星的天价出场费的现象。
《爸爸去哪儿》第一季被爆邀请林志颖及儿子的出场费就占总制作费的20%,当然之后明星所带来的节目影响显而易见,也带动了同一类节目形式的兴起,但明星的加盟带动话题、关注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让综艺节目的制约开始凸显起来,明星由原来的简单的上通告变成整个节目的真正参与者,明星的报酬让节目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围绕明星参与的真人秀需要设置的节目内容也越来越向游戏任务,亲子相处,远足旅行等题材统一,创新研发力度已经不如先前。
相比之下,明星+素人的模式在节目制作中突显出来,比如《偶滴歌神啊》一开始就打出非大型、不靠谱、伪音乐类的口号,这档综艺节目堪称“最不像音乐节目的音乐类节目”以明星主持+当红歌手+素人音痴的形式让节目本身显示出极强的戏剧性。
三、打破传统制造“素人”逆袭的转变(以网络节目《奇葩说》)
新兴媒体的互联网所表现出的反传统特质非常明显,传统媒体的“气质”是严肃的、正面的、宏大的,互联网的“气质”是接地气的、戏谑的、多元的。传统媒体相对保守,而网络媒体则以开放性、包容性,冲破传统的束缚,颠覆了传统观念。网络辩论节目《奇葩说》素人化程度很高,从第一季到第三季除了主持人、导师、嘉宾之外,基本上都是素人,而且都是语言能力很强的素人,从第一季走到第三季的常驻选手到现在还时常活跃在公众视线,成功推出大量的“明星选手”,加上大众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让节目及辩手的关注度与日俱增。
与以往传统的辩论节目体裁严肃,规则严谨,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裁判和主持不同的是,《奇葩说》并没有营造出一种紧张、压抑和严肃的竞技氛围,像游乐场一样的演播厅色彩冲击力极强,《奇葩说》第三季及先导节目《奇葩来了》演播室设计、片头及UI设计特点更是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主题,营造出一种活泼轻松的氛围,大家尽情嬉笑言谈,纵情地展示自己的观点。明星主持、明星嘉宾、明星导师、明星选手观点这几点加起来就足够有吸引力,再加上热门辩题引发的思考也让节目本身极具话题性,专业性、娱乐性、舆论引导的角度都纳入其中,使得节目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更加多元化。节目中辩手的话语表达的个性与创意性,从历史民生到街头巷尾涵盖生死、事业、家庭、婚姻、爱情、友情等各个方面,通俗化的话语表达更容易被受众接受。随着节目关注度的提升,《奇葩说》当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标志性的明星辩手也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这种从节目中走出来的“养成系”明星辩手要极大的节约制作成本,但是这种养成系的“素人明星”需要一个综艺节目的连续性。
四、综艺节目中自带话题性“素人”的应用尺度
开放有序的社会氛围,发达的社交网络为素人提供了一夜爆红的机会,多元化价值观让社会包容性更强,偶像崇拜的随意性更强更趋向平民化,搞笑有趣的素人成为了街头巷尾的话题和谈资,但快速的蹿红也意味着快速的陨落,没有稳固的受众基础,爆红素人有的很快消失在大众视线,如何应用好昙花一现的素人,把素人阶段性的影响力发挥到最大极限需要幕后团队仔细筛选,在筛选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应该做好把关人,不把利益多少作为衡量唯一标准。素人在网络的塑造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选择选择爆红素人,摒弃误导社会舆论的人,淡化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大众文化应该本着社会责任为社会服务,塑造能够为大众带来精神正能量的人,出现在综艺节目中的素人应该具有一定层面的精神内涵,不能流于庸俗,不能用靠出位和露骨来获取关注的素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比更能够为社会把关,可以对素人的成名和传播过程加以控制和规范引导。但对于可能触及法律或者有悖伦理道德的错误示范的,作为综艺节目的主创团队应该立马制止,坚决杜绝。引导和鼓励其带来的正面影响,发挥正面的社会功能,为受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增添色彩。
以《天天向上》为例,节目中经常邀请一段时间具有话题性的“素人”,拉丁舞小胖就是其中一位,他喜感十足、表情夸张、动作卖力的舞蹈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热潮,微博热搜持续不下,为健康减肥而学拉丁的小朋友顿时让人觉得正能量满满,节目邀请到拉丁舞小胖与菲律宾网红小胖进行对决,不仅让节目话题富有看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话题性。
“素人”参与的综艺节目是要求贴近生活的综艺节目,不是架空的、做梦式的、虚无的。综艺节目娱乐化效果的本身就源自于生活,素人元素只不过是回归本真的进口,综艺节目的创作不是蜻蜓点水、体验生活、居高临下,而是真正从生活出发,打造真正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