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白时期,黑白美术——浅析抗战时期浙江的木刻社团

2016-05-14于舒雯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

于舒雯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浙江涌现出一批木刻社团,一方面迎合了当时民众抗战救国的宣传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木刻家们满腔热血转化为艺术动力源泉的热情,促进浙江美术事业的发展变革。

关键词:抗战时期;浙江美术社团;木刻社团

中图分类号:J3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81-01

1937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硝烟四起、生灵涂炭。不久,战火烧到了浙江,一时间浙江的爱国志士们纷纷集合起来,开始寻求救国救家救民的真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家卫国,这都有力地推动了抗敌救国运动热情的高涨。

在这段特殊的“黑白时期”,社会动荡影响了美术之路的发展;战事连连更激发了艺术家们极大的爱国热忱。恰如黑格尔曾经说过:“每种艺术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和其它的观念和目的。”①战争,使得浙江乃至全国的美术事业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艺术家们性命尚且不保,过着颠肺流离的生活;但战争,又使得浙江美术呈现出些许新的面貌,出现了一批心系民族危亡的美术社团。

美术社团是近代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这一时期,浙江美术社团的纷纷涌现是中国美术界的另一道风景线,社团活动相对频繁、数量颇多,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而这“黑白时期”的美术史几乎又是一部“黑白木刻”的发展史。“战争以来,美术工作里顶活跃的是木刻、漫画、墨画,但原来站在被重视地位的油画、雕塑、色彩等,却显得比较冷落。”② “没有任何其他门类能像木刻版画那样全面而又真实、生动地反映中国人民在战争年代的生活面貌。”③

笔者有幸参与编纂《浙江通志·美术卷》美术社团、美术机构这一章节,初步统计,抗战时期成立的浙江木刻社团有春野木刻社、黑白木刻社、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树范中学木刻队、严州木刻研究会、战时永嘉木刻通讯社。在战火漫天的年代,在这段特殊的“黑白时期”,浙江地区催生出了许多充满革命性与斗争性的木刻社团,美术家们用黑与白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

1.春野木刻社。1937年9月成立于浙江乐清,由王良俭、野夫等人发起组织。以美术来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曾收集会员木刻画编辑出版《春野木刻集》。1938年解散。

2.黑白木刻研究会。1937年11月成立于浙江温州,由当地部分木刻爱好者共同发起组织。以“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为宗旨,主要负责人是张明曹、陈沙兵、夏子颐、葛克俭等人。曾先后出版《抗敌漫画》、《画兵》和《画阵》等木刻刊物。

3.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1939年成立于浙江金华,由浙江省战时美术工作者协会中的部分木刻家联合发起组织。孙福熙任社长。该社的一项重要活动是组办木刻函授班,辅导全国各地青年木刻爱好者。1939年11月迁入丽水。1941年4月,日本军队对浙江丽水地区进行轰炸,迫使许多木刻画家相继离去,木刻研究社也无形停顿。

4.树范中学木刻队。1939年成立于杭州,由树范中学内部分木刻爱好者共同发起组织。以抗日宣传为宗旨,编辑有原版拓印《树范木刻》,仅出一期。

5.严州木刻研究会。1940年成立于浙江建德,由陈石龙发起组织并兼任艺术指导。该会是由建德严州中学内部分木刻爱好者学生和校外木刻作者共同组成。

6.战时永嘉木刻通讯社。1941年成立于浙江温州,由陈沙兵、杨涵、夏子颐、葛克俭等人发起组织。是参加“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举办的木刻函授班的学员们自发组织的木刻团体。创办会刊《木刻通讯》,共出版了6期。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1)以爱国木刻家为“先锋军” 。这些木刻社团大多由木刻爱好者、爱国艺术家共同发起,作为特定时期的文化群体与艺术载体,其中不乏学生和社会人士,组成了木刻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社团的主要成员多数是专业的木刻家出身,在艰难的“黑白时期”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思想,这不仅是木刻家本身对自我艺术意识的一种反思,更是其对艺术、对人生追求的突破与创新;(2)以木刻来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大量抗战木刻社团不断涌现,木刻家们爱国情绪激昂,抗战题材的木刻创作是这些木刻社团的主要作品。这是一种民族思想与自我艺术观相结合的精神,通过民族危亡来实现艺术的政治功能,将艺术传统的娱乐功能转变为大众的宣传教育功能,以木刻艺术为手段,将“黑白美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3)木刻活动丰富频繁,富有组织性。在动荡的年代,自发的社团集会、定期的出版刊物显得尤为可贵。固定的社团活动是木刻家们创作交流的纽带,更是有组织性、纪律性的木刻社团得以良性发展的保障。如当时成立的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组办了木刻函授班,不仅自己内部社员积极活动,而且集结了全国各地的青年木刻爱好者,可以说是“一呼百应”。

象牙塔不存在了,但让木刻家们走在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民族危机、民族危亡唤醒了画室里木刻家们的爱国热忱和艺术激情;国难当头、民众疾苦感染了每一位木刻家的心灵深处,他们自发地开始为战争而艺术!为艺术而战争!

注释:

①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②胡风.一点感想[J].抗战画刊,第2卷 第5期.

③王琦.回顾与前瞻[J].美术,2001(01).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
抗战时期湖南初级中学音乐教育初探
抗战时期的“跑警报”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抗战时期间谍剧综论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论抗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作战
忆抗战时期的汤阴攻城战
史沫特莱在抗战时期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