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与中国当下设计

2016-05-14张樱凡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王艮设计发展

张樱凡

摘   要:本文简述了王艮日用即道思想的发生背景,并主要分析了“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对明末手工业设计起到的积极作用,认为中国当下设计也应围绕“百姓日用即道”展开。文中从三个方面和一个设想举例说明了结合此思想发展中国设计的方法和益处。

关键词:王艮;日用即道;设计;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80-01

“百姓日用即道”是明朝泰州学派王艮的重要思想,“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①王的学术主张打破传统,一反说教理学,注重百姓日常生活,认为平常百姓的生活中天然就蕴藏着圣人之道。其背景发生在宋明以来程朱理学极盛的社会环境,“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占据着主体地位,王艮大胆批判它们是“舍本求末”,进而提倡“弃虚务实”,主张注重个体生命、情欲和现实生活。

王艮的思想因其具有的进步性和人民性,深得民心。在此思想的影响下,百姓人欲得到了解放。这一解放着实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转变:从崇尚天理、反对人欲到关心日常生活、热爱生活,使百姓生活日益丰富,也带动了商业、手工业随之发展。

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平民阶层逐渐壮大,对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其设计制作方面作简要论述。第一,百姓思想越发活跃、享受生活,平民阶层消费提升,手工业的设计、制作已不只是为皇家贵族享用,也出现了大量为百姓生活服务的手工艺品,造型装饰不拘一格、生动活泼、做工精美,为手工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需求和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就明后期的景德镇民间窑场来说,此时已有很大规模的窑场,作坊内分工明确,人手众多,作品一改从前粗鄙之风。第二,随着日用即道思想的推进,文人逐渐希望从现实中发现真理,认为人专精一技可得“道”,也是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途径。此时社会对专精技艺的人的评价很高,手艺人得到了尊重,作品得到赞赏,价格得到提高,反过来也激励了手艺人的创造,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如颇具盛名的供春壶,茶壶质朴古雅,深受士大夫喜爱,评价其作品“栗色暗暗如古金铁,敦庞周正”,因此价格不菲。第三,晚明朝堂风气日下,士不得志,而把文化创造作为自我实现的途径实在是无奈之举。不少文人士大夫致力于民间工艺,他们更加注重百姓生活,并将他们的审美情趣表现于工艺品中,使中国文化呈现出雅俗相合的向荣景象。

晚明设计独具匠心,促进了百姓文化和日用商品的繁荣,可是纵观当下中国的设计,崇尚利益、缺乏创新、丢失社会责任感、对于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的公益项目都避而远之或是糊弄了事……

在此,笔者认为中国当下设计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百姓日用即道”思想对晚明手工业设计的推动中寻求帮助。首先,要明确当下设计的服务对象。晚明设计繁荣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手工制造业对百姓需求的重视,百姓日用,毫无疑问我们的设计对象也应该是百姓,当下设计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解决百姓日常需求上,少些追本逐利的把戏,多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项目,施惠于民才是长久发展之计。其次,针对当下的时代背景,“百姓日用即道”思想也应采用不同的诠释。晚明时期刚刚思想解放,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以丰富,而当下正相反,百姓生活在被过度设计的物质刺激中,已经背离了传统的百姓生活之道。体味“百姓日用”,中国自古百姓的生活应当是人与自然和谐、人身与心灵是轻松愉悦、生活是有规律有节制的…所以当下的设计应该在满足百姓物质生活的同时,引领追求传统生活精髓,自然、舒适、可持续,避免因物欲引起的身心疲惫,为百姓创造健康的环境和朴实的生活。再者,这个“道”应当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指引下的现代生活之“道”。我们的设计应该是为中国百姓的设计,扎根到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中,吸收中华文化传统,设计真正适用于中国百姓生活、符合百姓生活习俗的好的作品,这才是尊重“百姓日用即道”。例如近年来中国乡村改造设计,多数严重破坏了原始的村落面貌,导致乡村文化失守,面临乡村建设同质化问题等等。这样的设计于农村改造仿佛树没有了根,就没有了生命力。

笔者大胆认为将“百姓日用即道”思想注入当下设计,不仅能提高设计水平,也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国内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上,我们多数工厂停留在质量低劣的抄袭阶段,抄袭主要是受到利益驱使,因为抄袭节约了大量产品研发的时间和成本,但随着人百姓生活质量的提升,只好选择设计和品质更佳的进口商品,造成人民币流失。因此,激发本土设计的创造激情、提升中国产品设计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当设计师尊从中国百姓生活之道,潜心解决中国百姓问题,创造出为百姓生活服务的好产品,才能使百姓回心转意。在建筑和城市规划设计上,中国城市成为国际知名设计师争奇斗艳的试验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城市建设本土化的重要性,在现代化建设中城市也要保留自己的风格,那么有谁会比我们自己更了解我们生活的城市呢?我们不需要那些“外人”设计的费时耗材的“奇怪”建筑,需要的是方便当地百姓生活、受百姓喜爱的、体现当地风采的建设。如果中国设计可以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那将对中国经济有重大帮助。

注释:

①王艮(明).王心斋全集[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王艮设计发展
王艮“明哲保身”说的历史叙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王艮身本语意及其自我解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王艮身本思想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