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理论思考

2016-05-14张蓉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梁漱溟

张蓉

摘   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兴起了一场救活农村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梁漱溟为主的乡村建设运动者认为中国的希望在于农村,中国的出路在于拯救、复兴农村。然则,轰轰烈烈的乡村建设运动最后失败了,究其原因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是以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运动者的理论的困境也不容忽视。笔者试图剥丝抽茧,对于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失败做一个理论层面的分析。

关键词: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理论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71-02

中国是农业国家,农业经济的好坏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但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农村经济却出现严重的衰落:体制混乱,农村治安不好,农业破产,农民绝对贫困化、流离、死亡等等。中国何去何从?怎么自救?一批海外学成归国的学者和国内一些有识之士发出这样的天问,只是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关于中国前途的理论,并且一部分被信奉者去积极的实践着。乡村复兴救国也是当时流行的一大理念。但是这个理念有它本身的局限性。

一、“老根发新芽”的不可能性

梁漱溟看到中国的现状开出了重建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的药方。药方的药引则是“老根发新芽”。“老根发新芽”是对梁氏的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个新文化来的直白概括①。老根发新芽重建社会组织结构是目的也是救中国的方法,可以说这个药方是对中国所唤的病“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构造的崩溃的有力诊断。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老根发新芽”。梁漱溟的老根指的是“老道理”和乡村。新芽是新的礼俗社会。对于二者的关系梁氏也有阐述“既不是原来的旧东西,也不是纯粹另外一个新东西,他是从旧东西里面转变出来的一个新东西”②。这种“新芽”之新是在于它吸收了西洋人的长处即团体组织。团体组织是形式也是新社会所要达到的常态。从这点来看“老根发新芽”也可反过来说从创造文化上来救活旧农村③。梁所设想的是在中国的伦理型社会中开出含有西方和东方优势的花朵。老根发新芽本是植物界的嫁接方式,可以同一物种直接嫁接甚至可以不同种类嫁接。在植物界其实不在于老根而在于老根之下的土壤。老根只是传递营养的媒介。在社会建设中老根是否可以发新芽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情。因为老根在这里是社会本身是“土壤”,有什么样的社会结构就有什么样的社会表现。这点梁漱溟自己也有认识:“不同的文化是产生于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与西方的人生态度不同,因而文化的路向也不同。因此,要吸收它的文化就必须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④。可是梁看见了却并没有改变“我们”的人生态度。我们的人生态度都没有改变,怎么发新芽了?最后乡村建设运动的失败或许可以说明老根只能生“旧芽”吧。但这只是一个由果导因的思考方式,又陷入了另一思考误区。

二、夸大了教育救国的力量

梁漱溟主张理性代替武力,将教育居于最高领导地位⑤。很早梁漱溟就有着理性的力量是无穷的认识。早在1927年梁漱溟见李济深时就反对李济深关于中国最顶要的事情是统一,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的认识。他认为“国家是不能统一的,党是没有前途的,凡是你所希望的都是做不到的!”⑥。他看到了武力所造成的生灵涂炭,也看到了理性的自省自律的力量。这也正是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兴办教育,主要发起者和承担者是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的原因。一场以知识分子为领导的运动就这样开展起来,但是随着建设事业的深入,逐渐发现没有地方当局的支持很多事情没法展开,比如调查户口、丈量土地等,于是政府力量参与了进来。这就是所谓的“政教合一”。政教合一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由学术立场去建设农村是由下而上的工作;由政府的立场去建设农村是由上而下的工作。两者必须扣合起来,方可博收成效。”⑦另一方面则是逐渐认识到了教育者的力量是有限的。教育的力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并不能奏效。理论上信奉教育的作用,实践中又认识到了单靠教育的举步维艰。总之,乡村建设运动者自身虽一直强调教育,却也慢慢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这或许是教育救乡、教育救国本身理论的超前问题。

三、乡村建设运动理论本身的困境

面对乡村的破坏,梁漱溟想到了建设。这本是必然的事情。他说:“中国近百年历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乡村破坏史。”乡村在近百年确实破坏了,但是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并不仅仅只是乡村的破坏。他观察一隅,想到的拯救方式必然也是一隅。他的目标是从乡村自救运动,社会文化运动,慢慢来建设一个新的国家。甚至他认为乡村建设实非建设乡村,而在意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或可云是一种建国运动。⑧一个学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胸怀跃然于纸上,但这条路是正确的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可能复兴吗?在复兴了乡村之后可以复兴中国吗?与梁漱溟同时代的费孝通认为在中国,现代技术并没有带来物质的提高,相反的,在国际的工业竞争中,中国沦入了更穷困的地步。他进一步解释,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特别是现代技术的影响,使得中国的民族工业以及乡村的副业都被打垮了,中国不仅不能成为一个工业国家,反而成为西洋工业的市场,从而使原来就够贫穷的乡村陷于全面的瘫痪。⑨这段话可以这样去解读:(1)帝国主义侵略之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俱损;(2)贫穷的乡村的瘫痪是由于副业被打垮,打垮的枪击手是帝国主义侵略者。所以,当务之急是将侵略者的武器夺下,甚至将其赶走。同样是面对中国乡村问题的思考,费孝通认为罪魁祸首在于外来的侵略者。梁漱溟认为在于中国近百年来的民族自救运动所引起的中国人对固有的人生的厌弃和反抗。放在当时情况下看,似乎两者可以并行。都看到了社会的症结,都有自己的药方。但是放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现,梁漱溟的药方似乎并不能改变当时的社会境地。因为他的药方并不是一个医治全局的药方。用唐德刚的阶段论来说就是梁没有抓到主题。唐德刚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是分阶段完成的。而各阶段有各阶段的主题和若干副题。主题便是各阶段的当务之急。而副题(可能是次一阶段的主题)在现阶段则往往是不急之务。他进一步说:中国近代史上,在各阶段中,凡是从事解决当务之急的主题的社会力量,往往是前进的、成功的。同时凡是不知先后,侧重副题,搞不急之务的,则未有不失败的。这种搞不急之务的社会力量,在此阶段必然有害。⑩这一阶段的社会主题是什么?梁漱溟和毛泽东于1938年在延安的一场争论或许可以给出答案。此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已经随着日寇侵略山东而停止。但是他的主张和抱负依然没有变。在这场争论中一人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改良之道,一人认为中国除了革命别无他法。一人认为中国的社会贫富贵贱不鲜明、不强烈、不固定,因此阶级分化和对立也不鲜明、不强烈、不固定。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二千年,至今如此。试图恢复这种伦理型社会。一人认为中国社会有其特殊性,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的伦理道德,但中国社会却同样有着与西方社会共同的一面,即阶级的对立、矛盾和斗争,这是决定社会前进最本质的东西。11二人争论不休,但是历史给出了答案。在内忧外患之下,只有外患解决了才能解决内忧。诚然一个知识分子和一个政治家由于各自的力量不同而对社会有不同的看法是在所难免的。不可忽视的是梁漱溟的改良主义道路所体现出来的忧国忧民的意识。表面上乡村建设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民族的出路问题,这条路失败了。但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解决中国人的人生安顿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确实是建设中国的长期方案。这个长期方案适用于乡村和国家的长期发展,但是并不能解决当时中国最紧要的问题。梁漱溟后来回忆说:“我诚然错了;然而所见仍然没有错,只不过是说出来太早了。——失之于太早。”12梁对于自身理论的不足认识得非常深刻。是的,理论本身没有错,错只错在不合时宜。后续的对于中国农村的建设不得不说和乡村建设运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贡献就在于此,发现病变然后给予次一阶段的人去拯救。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理论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不适宜受帝国侵略和封建压迫的社会。可以说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改良方案,而当时中国需要的是破茧成蝶。理论和社会现实的不协调导致乡村建设运动的最后失败。可贵的是梁漱溟看到了伦理中国和乡土文化的互相依存性,则是对于我们现在社会还具有很深的意义。

注释:

①②③梁漱溟.乡村建设大意[M].(全集).611,612,613-615

④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⑤⑧梁漱溟.梁漱溟全集(2)[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567,161

⑥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7l-72.

⑦平民教育促进会编.二十五年平教工作概览[M]. 1936:8-9.

⑨费孝通.乡土重建[M].台北: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4:239.

⑩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8:10.

11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1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7)[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428.

猜你喜欢

梁漱溟
《铮铮铁骨——梁漱溟先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梁漱溟的“不贪”
一块钱听课费
粱漱溟:金钱哪有人才重要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梁漱溟在重庆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动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梁漱溟的直觉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