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与本我》看弗洛伊德的意识说
2016-05-14陈淑瑞
陈淑瑞
摘 要:无意识理论作为精神分析学两大命题之一,推翻了源远流长的理性主义传统。而“潜意识-意识”论又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者弗洛伊德的三大理论支柱之一,在整个精神分析学中占有基础且关键性的位置。本文结合弗洛伊德晚年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自我与本我》,梳理意识系统的源起、发展,分析弗氏的无意识理论体系以及涉及到的相关理论。
关键词:弗洛伊德;意识系统;本能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63-01
精神分析学在19世纪末由弗洛伊德创立以来,是当时心理学领域内最大的理论之一。它具有较为明显的方法论意味,是在探讨神经病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中产生的:用临床方法观察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人心理最底层的动机与欲望即无意识的欲望,以寻找解决困扰患者症状的途径,因而“无意识”因而在整个精神分析学中占有基础且关键性的位置。
一、“无意识”概念的启示
西欧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批判意识成了压倒一切的主流思维方式,以德国古典哲学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哲学达到了空前高度。然而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以唯意志主义为代表开始了西方哲学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变,从认识论上说是对理性主义的反动,是对理性的以一次根本扬弃:如叔本华提出“意志”(或“意欲”)的概念,并以此作为理性背后存在的决定理性的东西;赫尔巴特的“意识阈”指出一个观念要由完全被抑制的状态进入现实观念状态的条件;费希纳的“冰山理论”更是指出心理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在对人们的行为发生作用等等,这在一定意义上给给弗洛伊德“压抑机制”和“无意识”理论极大地启示。非理性哲学在对人的认识上深入了一步,但这个阶段往往建立在经验观察基础上的思辨性假说,是一种理论臆测而非科学理论。
虽然弗洛伊德曾否认叔本华、尼采等人对他的影响,或许他的心理学研究在理论建构时尽量保持独立,但事实上弗洛伊德早期喜欢看哲学书尤其是尼采的著作,但最终不同于尼采权力意志论的哲学形式,而是回到严谨的科学式研究中来;他也很熟悉并在许多著作中提到叔本华,但精神分析学毕竟不是叔本华哲学的重复。弗洛伊德的学说尤其是无意识理论是在前人和同时代人研究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独创,构成了其不可替代的理论地位。
二、无意识理论体系详述
无意识理论可以说是整个分析学的核心和基础,将人的心理划分成意识和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前提:意识建立在最直接最可靠的知觉基础上的纯描述性术语,对应人的理性。它的作用是排除那些原始的本能欲望,精神分析学视其为不重要的。但在对患者自由联想式的治疗中弗发现人类的意识之外还有一些受到压抑的心理内容,不为人知却又的确存在,即无意识(unconscious),它代表了人类的本能欲望特别是性欲望,这种欲望如果压抑过度便是导致精神病的心理依据。
无意识是一个动态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意识。无意识的含义可从三个方面分析:第一种是“描述意义”上的,“潜意识”这个词的最古老的含义也是描述性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潜意识分成两类:一类可以在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比较容易转变为意识的东西;另一类的转变则很困难,只有付出相当大的努力才有希望,甚至根本不可能。”①前一种叫潜意识(preconscious),后一种称为无意识(也可对应前意识和潜意识)。第二种是“系统意义”,与意识层系统相对并拥有自己的独特性质,为避免混乱“在以后的阐述中,当我们在系统意义上使用意识和潜意识时,一般用Cs代表意识,而用Ucs代表潜意识。”②第三种含义是动力学意义,即将无意识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动力。
三、关于本能和欲望
无意识理论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本能和欲望,本能是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东西,欲望可视为本能的一种特殊表现。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中论述本能问题时却抛开了欲望,便是对本能基本和深层地位的反映。本能可以说是无意识最基本的内容,弗氏前期主张人有生本能和性本能两种基本本能,生本能表现为生物从外界吸取物质和能量维持存在,性本能作为生本能的一种特殊表现或真正意义上的生本能,以结合成更高级、延续生命为目的,并致使生殖细胞相遇。弗氏后期提出死本能假说,为了保持二元对立原则将早起提出的两种合称为生本能或爱欲本能,与死本能形成对立。死本能具有惰性和破坏性,要求恢复到有机体所源出的无机状态;生本能则是建设性的,它导致繁殖和新生命的诞生。死本能的发现源于强迫重复原则的发现,这超越早期提出的唯乐原则。
弗氏指出:“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事件经历的过程是受唯乐原则自动调节的”, ③以此避免产生不愉快的结果。但“严格的说唯乐原则支配着心理活动整个过程的观点是不正确的。”④他提出两种典型的不愉快体验:一是在自我保存本能的影响下,唯实原则对快乐原则的取代;二是压抑会使一种活得愉快的可能变成某种不愉快的根源。强迫重复要求回到以前的状态,而这股促成强迫的内在最丰富的来源就是所谓的有机体的“本能”。
注释:
①②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第3卷)[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543,472.
③④弗洛伊德(奥).林尘,等(译).自我与本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