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乐宫《朝元图》中的阳刚之美——壁画的另一面

2016-05-14李维娟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阳刚之美永乐宫壁画

李维娟

摘   要:古今壁画在社会生活中一直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而永乐宫壁画不仅是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杰作,在世界绘画史上也是罕见的巨型制作。《朝元图》是永乐宫壁画的精髓,从造型艺术的成就来讲,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欣赏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中国的壁画家们正以当代文化的开拓姿态,执着的追寻和探索。为此,壁画家们有必要放眼古今中外,重新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张扬人类迄今获得的艺术成就,去解读壁画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

关键词:壁画;永乐宫《朝元图》;阳刚之美

中图分类号:J2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33-01

山西永乐宫是我国著名的元代道教宫观。它是十三世纪风行一时的道教全真教在政治舞台上鼎盛煊赫,在教义和艺术上都比较成熟的时期建造的,具有及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其原址在山西省永乐镇,建于元代,原名大纯万寿宫,是为奉祀“八仙”之一吕洞宾而建造的大型道观。整个壁画共有1000平方米,分别画在无极殿、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里,在三清殿壁上的《朝元图》甚是壮观。而结合古今我们要倡导“艺术不应该只是满足于个人的表达,而应该朝向能成为具有积极启示教育意义的大多数人的艺术去发展”,主动让艺术发挥社会作用。

一、内容及人物形象表现

《朝元图》为永乐宫壁画的一部分,是元代壁画艺术的最高典范。不仅反映了道教的完整体系,而近三百身群像,男女老少,壮弱肥瘦,动静相参,疏密有致,在变化中达到统一,在多样中取得和谐。壁画中人物服饰的造型、装饰均秉承了唐宋两代的风格特征,壁画中气势宏伟的群神朝拜图更是古代皇家礼仪的辉煌再现。

壁画中的神像虽然高度、朝向大致一样,但画面利用了不同的面部颜色、衣着和神态去表达不同神仙的身分、性格。帝君的神情多半比较肃穆;武将则全身披甲,鬓发飞扬,形象各具特色,非常形象的把男子的阳刚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而敦煌壁画在一定程度上与永乐宫壁画是有相似之处的,它的对象都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但敦煌壁画大多数较阴柔,而永乐宫壁画更加阳刚、肃穆,两者的美是不同的,但在每个人心中的地位是无法比较的。敦煌和永乐宫壁画都是以人物为主,国外部分壁画也是一样,我们以希腊为典型。但希腊的人体的境界和这里有一个显著的分别,希腊的人像是着重在“体”,一个由皮肤轮廓所包的体积,所以表现得静穆稳重,这个我认为与永乐宫《朝元图》是相似的,由表及里的透着一股阳刚之美。希腊的人体却又与敦煌的人像又有区别,敦煌的人像全是飞腾在姿势中(连立像、坐像的躯体也是扭曲的舞姿中);人像的着重点不在体积而在那克服了地心吸力的飞动旋律。所以身体上的主要衣饰不是贴体的衫褐,而是飘荡飞举的缠绕着的带纹(在北魏画里有全以带纹代替衣饰的)。当今,意在激发人们真理意志的现在艺术,更是抓住美丑之间的冲突不放,抓住善恶之间的对立不放,迫使人们在不可回避的情景中对丑与恶进行认真的关照和审视,以便从中折映出自己,从中认清自我和现实的本来面目,进行试图从中解脱出。其中,众所周知的法国艺术家杜尚的《喷泉》,就是一个典例,它客观上打破了我们关于艺术的常识和成见。

二、用笔和线条表现

《朝元图》壁画中人物服饰冠戴华丽辉煌,衣纹多用吴道子“莼菜条”线条,用笔劲健而流畅,衣纹浑劲紧严谨,显得安稳泰然,充分发挥了线条的高度表现力。这使我联想到法国野兽派Rouart的卓厚的线条及中古教堂玻璃窗上哥提式的画像。每个神像大都只是寥寥几笔,以浓淡粗细的长线变化,就充分表现出质感的动势来。袍服、衣带上的细长线条,更多的是刚劲而畅顺地“一笔过”画上去,好像一条条钢线镶在壁画上一样,造就了迎风飞动的飘忽感,加强了画中仙人的生动性。这种画法不但承继了唐、宋以后盛行的吴道子“吴带当风”的传统,而且准确地表现了衣纹转折及肢体运动的关系,难度极高。精美、准确、生动的画云鬓、胡须的用笔,反映了画工对解剖、透视学的理解,而笔的运行也做到了准确、舒张、刚健,没有丝毫败笔,显示了高超的绘画技艺。从云鬓、虬须的“毛根出肉”的画法上去考察,永乐宫三清殿壁画诸路神仙、真人也宛然出自吴道子的笔下,继承发扬了吴道子的大唐风格。

三、在色彩方面

辉煌灿烂的色彩效果,是三清殿壁画艺术的又一特点。在富丽华美的青绿色基调下,有计划地分布以少量的红、紫、深褐等色,加强了画面的主次及素描关系。在大片的青绿色块上插入白、黄、朱、金及三青、四绿等小块亮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色是以平填为主,采用天然石色,所以能经久不变。

采用富于装饰性的重彩勾镇的画法增加壁画内容的气氛,有计划的分散使用青绿、石黄、朱砂等石色,用白色或其它单纯的色调间隔起来,重点加工细部纹样,用堆金沥粉来突出衣袖、缨络、服饰、花钿,使观者远望感到有气势,近睹则看到线条及衣饰飞舞临风。色彩厚重而丰富,绚烂而协调。道具和背景都有装饰性,在元代画坛上独树一帜。

四、对个人引发的思考

永乐宫壁画具有一定的历史性,而现代人对这具有历史题材的创作,理解难度大,不能准确、理解把握历史画的内容,因为角度不一样,对于理解的程度就会有偏颇,以至于绘画语言不能达到共融。而这些融合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壁画中的神仙,给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道教,增添了一种亲切感。《朝元图》构图恢宏,大气磅礴;人物造型饱满,面貌各异,神情生动;肃穆庄严的帝君,威武骠悍的天将,千姿百态;用笔刚劲有力,色彩厚重丰富。多种多样的写实手法最能满足公众有关艺术与现实本质先入为主的想法,壁画的精神显现于写实形象之中向人们诉说,给人们以知识,以鼓励,以启迪,以教育。

既然这样,我们怎样把这历史性创作中的优点运用到自己专业上,使其历史点复原或再现及表现的呈现在现代人面前,使之感到亲切又不失创意呢?美是具有共性的,不是形象视觉化的美,“集众美于一体”不单单是“求其相似而更美”,这就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外在之实和内在内容的结合与统一。我们的思维没有一个不是从过去进化、演变、发展而来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创作在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回头看一看我们的历史以及具有优美的、崇高的、阴柔的、阳刚的作品,它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

当壁画成功地表达出人类的基本信仰和生活命运时,便成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力量。公众从壁画中受到极大的鼓舞,正是因为那些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才把无形的精神世界展示无遗。壁画家与公众都在艰苦的前进过程中领悟到壁画的美和价值,这种互动推动着壁画运动向深度发展。壁画的价值和积淀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文化的提升才具有生命力,壁画家必须经历一个即作为公众又作为艺术家的变化,贴近现实与公众,树立以提升公众理念为己任的心态。这些问题直接是与美学挂钩的,但是当我们不再以功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时,当我们不再以职业的观点面对生活时,当我们把业余的游戏精神引入办公室和教室时,美学便松动了刻板重复的日常生活。我们便可以在其中发现更多的美感愉悦,感悟到更深刻的生活的真谛。

《朝元图》所表现的画面感,无论从技法还是人物表现上都刚柔并济,苍劲有力,威武敦厚,无不体现壁画中的另一面——阳刚之美。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阿多诺.美学理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3]唐鸣岳.美术博览——解读彼岸壁画,提升公众理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4]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阳刚之美永乐宫壁画
运城学院与山西省永乐宫壁画保护研究院签约并挂牌
中国大型永乐宫壁画要被AI修复?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一部感天动地的新中国文物搬迁保护故事——评舞台剧《永乐宫纪事》
福兮?祸兮? 永乐宫九年搬“家”路
壁画上的数学
军旅戏剧的阳刚之美刍议
绘阴柔之色,写阳刚之美
帮壁画“治病”
浅析原生态民歌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