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韦庄《菩萨蛮》组词中的“红楼”意蕴
2016-05-14谈倩
谈倩
摘 要:韦庄是晚唐五代词坛大家,其《菩萨蛮》组词是唐朝灭亡,韦庄留蜀后的寄意之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自叙性。这组词表面上是写词人一生的漂泊经历,却是有寄托和深意的。论文通过对词中“红楼”意蕴的探析,可以窥探到词人的情感寄托、家国之思和人生态度。
关键词:韦庄;《菩萨蛮》组词;红楼;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03-01
韦庄(约836―约910),字端己,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词风舒朗自然,王国维称其似“弦上黄莺语”。韦庄与温庭筠同为唐末五代“花间词派”之先导。《菩萨蛮》五首是韦庄的代表作。清人张惠言说这是唐朝灭亡,韦庄留蜀后的寄意之作(《词选》)。结合他的生平来看,是可能的。这五首词从红楼别夜写起,中间经历了“人人尽说江南好”“当时年少春衫薄”“洛阳才子他乡老”,末章“凝恨对斜阳,忆君君不知”。这显示出了漂泊异乡的漫长过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和自叙性①。
红色是中国浩瀚色彩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是色彩成就和文化因素的共同结晶,充满韵味。花儿最美丽的最常见的颜色是红色,古代女子多用红色脂粉化妆,所以又称美女为“红颜”。因此“红色”象征着美丽漂亮,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用“红”来描绘的与女性有关的词,如把女子盛妆称为“红妆”或“红装”,华美的楼房——富家女子的居所称为“红楼”②。楼这个意象从索绪尔语言学所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来看③,楼意象——能指是繁复的,是无限的,有红楼,楼台,栏杆,登楼等等。楼意象之意蕴——所指是可数的,不外乎对过去、未来的时空想象,历史宿命的思考,失败和痛苦的诉说和疗治,神圣化和孤独化多维的空间。《红楼梦》脍炙人口,但“红楼”的意象始自何时,难于界定,韦词中的“红楼”意蕴可堪探讨。笔者拟以韦庄《菩萨蛮》五首为范本,探讨其中的“红楼”意蕴,冀以为韦庄研究、五代词研究添砖加瓦。
一、红楼别夜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④,此句中的“红楼”乃词人家乡长安抑或是故园洛阳中的一处温柔乡。香灯微亮,幕帘半卷,美人垂泪,本是美好缠绵之夜,却被离别的惆怅笼罩。一轮残月,映照两行清泪,世间有情人,抵不过尘世纷乱。破晓就要上路,“美人和泪辞”可以说美人和泪与我辞,也可是我和泪与美人辞。弦上的琵琶声像黄莺鸣啼诉说女子的情意。每一声琵琶就是她每一声叮咛嘱咐⑤。“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菩萨蛮》其一),我从身后红楼传来的乐声中体会到那女子的眷恋不舍、隐隐埋怨和低声嗔怪;感受到那美丽的东西容易凋零,时光催人老,须赶快把握“花期”。爱情和家园赋予了诗人笔下的红楼别样的意味。“洛阳是他的祖国,他是怀念的,洛阳如果有他的一段爱情往事,有他所爱的女子,他也是怀念的。我们不必将它分开,可以从男女的爱情,看出他家国的爱”⑥。
二、“未老莫还乡”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菩萨蛮》其二),大家都说江南好,劝他这个游人既然来到美丽的江南,你就在江南养老吧。江南的风景好,“春水碧于天”(《菩萨蛮》其二);江南的生活安逸,“画船听雨眠”(《菩萨蛮》其二);江南的美人更美,“手如柔荑,肤若凝脂”(《诗经·卫风·硕人》),你瞧,她给你斟酒的时候,一伸手,手腕好像霜雪一样洁白,光彩照人,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美。你何必还要怀念你故乡的美人呢?
但是词人并没有表态认同别人对江南的赞美,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还乡的死结,这个死结一天解不开,江南只能是蒙上愁苦凄迷之色的被乡愁深深折磨的游子眼中的“死物”⑦。要知道韦庄的故乡当时处在变乱之中,不得不来到江南避乱。正如他在《秦妇吟》中说:“传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他借别人劝他“未老莫还乡”曲折地表达出,我是一定要回到故乡的,只是因为未老暂时莫还乡罢了⑧。这首词通篇说江南好,不言故乡好,将别人和自己的感受,江南和故乡隐性地对比,流露出对故园的思念。韦庄他始终怀念着“红楼”里的那女子,始终不忘红楼所处的家乡,怀念到夜不能眠,借酒浇愁,视美人于无形⑨。他在心中建造了一座坚固的“红楼”存储一切关于故园的记忆,所以任凭江南再好也动摇不了他。
三、“白头誓不归”
“如今却忆江南乐”(《菩萨蛮》其三),如今是与从前作对比,现在才想起江南的美好,当时人在江南却不以江南为乐,心心念念的都是“红楼别夜”的中原。但当他远离了江南反而回忆起江南的美好,青春的韶华。“当时年少春衫薄”“满楼红袖招”“醉入花丛宿”(《菩萨蛮》其三)无不显示出当年浪子的英武潇洒,美人萦绕,才华横溢。
如今诗人在远离江南、洛阳、长安的某处地方,若有江南那样美丽的遇合,“此度见花枝”(《菩萨蛮》其三),他就是满头白发也不再回“红楼”了,“白头誓不归”(《菩萨蛮》其三)。为什么“白头誓不归”呢?是因为大唐故国已经灭亡,他的家乡京兆和故园洛阳已落入叛将朱温之手,他这辈子“回家”的希望已经荡然无存,白发苍苍、叶落归根的年纪,他已经无家可归了。他用如此决绝的语言,写他那么沉痛的悲哀。他表面上说不归、不归,可是他的内心却不能够忘怀过去对“红楼”的那份思念 ⑩。这里的“红楼”意蕴是一种矛盾综合体,词人赌气式地忘却它,愤恨家国的沦丧,不寄期望再归去,同时又难以抛却心底的思念,担忧它的前途,想要将自己经历的漂泊感和离乱之痛统统说给它听。
四、“遇酒且呵呵”
王建对韦庄是十分看重的,特别将他从长安第二次请到四川,让他做掌书记。主人对他是重用的,所以“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菩萨蛮》其四)。主人说“劝君今夜须醉,樽前莫话明朝事” (《菩萨蛮》其四),又说“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菩萨蛮》其四),春宵苦短,年华易逝,要把握当下短暂美好的日子。此句中又暗示了词人自己的迟暮衰老,含义是极其悲痛的11。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人生能有多长,主人对你好,你就留在这里吧。可是,留在这里,他真的就把当年的红楼忘了吗?可以从韦庄的笑中找到答案,“呵呵”不是说自己真正从饮酒中得到快乐,只是暂且发出了这种空洞的笑声,是强颜欢笑12。此时他将对“红楼”的怀念埋葬心底,决心留蜀报恩,这种感情是压抑的、曲折的、深沉的,是牺牲小我、顾全大局的胸怀,是把握最后光阴要大干一场的决心,是人生末途想要实现却知道无法实现的自我安慰与放逐。
五、凝恨忆君君不知
第五首韦庄用全篇回想当年在洛阳故园的美好生活,柳树沙堤,桃红水绿。“这些明丽温雅的景致也曾给他漂泊伤痛的心灵带来过无穷的慰藉,岁月的流逝在自然景物上似乎没有留下一点痕迹,经不起时光消磨的只是人的生命”。洛阳才子在他乡老了,内心是那么凄迷,那么悲哀,往事像梦境一样。人老了,其言也善,经常回忆往昔,倾吐以往说不出口的软弱来。词人也是,他身处大蜀,为蜀的事业鞠躬尽瘁,做了所有自己能做的,也算是做到“珍重主人心”(《菩萨蛮》其四)。后两句词,打回第一首,红楼别夜,美人和泪辞,劝我早还家。而我今天却再也无希望回去了,所以才凝恨对残晖。我难道就忘了红楼里的美人了?当然不是,从“忆君”,可以看出。
韦庄的词写的是感情精神的本质,是直率的主观的,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也有某种相似,有点语码的作用。这里的残晖喻指衰落的国家、君主,“忆君君不知”(《菩萨蛮》其五)的“君”也有思念的女子、故乡、国家这样的寄托意13。此时“红楼”已经成为词人心中的一个永远的遗憾和记忆符号。在人生岁月的尽头什么也都该放下了,却什么也割舍不下,尤其是埋藏心底、压抑已久的那部分家国的归属感和人生来的怀旧情结。红楼既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故园的一座建筑,也是词人心中的寄存着所有关于家国、爱情、童年、痴梦和软弱的“保险箱”。
可以说韦庄在《菩萨蛮》五首词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游子对故园的所有真切哀婉的感情,他赋予了红楼深刻的意蕴,“红楼”这一意象也由此焕发了别样的光彩,成为后世文人吟咏、书写的主题,甚至有可能孕育了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拙作承刘嘉伟副教授指导,特致谢忱!)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08)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J].文学评论,2009(04):52-62.
②⑤⑥⑧⑩11 12 黄有卿.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10.
③⑨孙克诚.中国古代诗词中楼意象探论[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35-42.
④赵崇祚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1-33.《菩萨蛮》五首词引文皆出于此.
⑦刘怀荣.江南之美与故园之思的艺术显现——韦庄菩萨蛮五首其二赏析[J].古典文学知识,2001(01):24-28.
13曹丽芳.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新解[J].名作欣赏,2005(03):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