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研究:现实状态与前景展望
2016-05-14桑雷
摘 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以来CNKI数据库中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的成果进行分类、编码并作比较与分析。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学界的研究偏重于结合某一区域的整体实证研究,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影响研究、适应性研究、原则研究、差异研究和对策研究。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有:对专业结构适应性“度”的把握鲜有涉及;相关性分析局限于对两者的直接比对;与中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研究有待加强。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文献分析
作者简介:桑雷(1983-),男,山东临沂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领导与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探索研究”(编号:2013JSJG312),主持人:桑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9-0037-04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具有显著的区域共生性和职业导向性。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职教育发展有着不断更新的要求。专业是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利益相关者对高职教育的利益诉求的联结点,也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如何协调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显得十分重要。为此,相关问题也一直为学界研究者所关注,研究热度持续升温。有鉴于此,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高职+专业设置”为题名组合查询,对CNKI数据库中2000年以来的文章进行搜索,共搜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29篇,硕士论文7篇。经过仔细筛选,去除了在题名中出现但与研究主题不相符合的论文4篇,以及在不同的期刊重复刊登的论文1篇,文献综述性文章6篇,最终提取的实际样本论文125篇。
一、研究内容与结果
以125篇研究论文为分析单位,从研究时间、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主题、对策类别等五个维度对“分析单元”进行分类和编码。得出结果如下:
(一)研究时间
自2000年以来,国内学界关于“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问题”的研究,形成125篇研究成果。具体发表年份情况(见图1)。对产业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4年,2011年起进入研究的高峰期。2004-2010年发表的论文仅仅占到全部论文的18.4%。自2011年开始,每年发表的论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分别占全部论文总量的12.8%、18.4%、22.4%、20.8%和7.2%(截至2015年10月)。
(二)研究方法
对问题的论证,选取合适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通过对论文的归纳发现,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运用最多的是理论和实证的结合研究,占到总数的92%。其具体分布情况(见图2)。鉴于研究主题的特点,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学者选择的是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的实证研究,而这种有理有据的结合研究(92%)也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了研究的正当性。
(三)研究对象
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有关于某一个高职院校的个案研究(15篇),有关于区域内几所典型高职院校的局部研究(18篇),更多的则是关于区域所有高职院校的整体研究(86篇)。其具体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随着对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关注的持续升温,研究中实证取样涉及的体量和规模越来越大。整体研究所占比重68.8%,非常明显地说明了研究对象的大规模化和演技视角的整体化取向。
(四)研究主题
在全部的125篇论文中,研究“适应性”问题的论文最多,占到57.6%;其次为“影响研究”,占25.6%;“原则研究”占14.4%;研究最少的是“差异研究”,仅搜索到3篇论文,占2.4%。其具体分布情况(见图4)。鉴于研究者均为学校教师,从职业背景出发,更多研究的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适应性问题,其中也包括了吻合度的研究、契合度的研究、匹配度的研究、适配度的研究。在此,出于研究的同一性,我们将其归入“适应性研究”的范畴。
(五)对策类别
在论文分析的过程中,89.6%的论文都有一个研究指向,就是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的对策研究。我们将其大致归为三个方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接原则探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对策略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构建研究。对对策问题的探讨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容易理清当前的研究聚焦和接下来的研究侧重。
二、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受到区域产业转型和大众化教育的双重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调整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美国经济学家惠特曼·罗斯托在1962年提出,“经济增长是一个部门的过程,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会带动经济的增长。”[1]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开始经济结构大调整,到20世纪末,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高速增长,进入21世纪后,原来助推经济增长的结构动力已严重老化,新的动力只有在新的产业结构中才能激发出来。为此,国家“十五”规划突出强调了产业转型的问题,并在规划中指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急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2004年,我国高校在校生突破2000万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一方面是产业转型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持续扩招的红利,以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然而,同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我国的高职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较深,偏重于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人才培养过分强调学术性和规范性,弱化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因此,“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开始引起了学界的重视。2004年,吝秀云较早地关注到了这一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应瞄准科技发展的前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根据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来建设品牌和特色专业[2]。之后,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每年呈几何倍数增长,2011年进入研究的高峰期,至今依然热度不减。这也说明,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已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常态化的研究课题,随着不同时代产业的发展变化,这一问题的研究始终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基于对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适切问题的现实关注,更具针对性、目的性的实证研究受到重视
研究方法是研究中揭示问题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最初关于“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研究偏重于逻辑推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探讨产业转型特别是用工问题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二是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之于产业转型的适应性。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在2011年以后,调查分析、统计分析等实证方法逐渐为研究者所使用,结合区域内一所或几所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成为了研究的主流。李艳娥[3]、陶济东[4]、张志宏[5]、李晶[6]等近百位研究者分别以区域内高职院校为例,结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研究者还利用Stata、SAS、SPSS等计量模型、统计软件对“产业转型与高职院校专业结构问题”进行了相关性、匹配度、契合度等的量化研究。据粗略统计,在全部125篇论文中,有32篇使用了不同的计量模型或统计软件,占全部论文的25.6%。这些实证方法的运用使我们对问题的理解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有助于为决策者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更有说服力和可操作性的第一手资料,也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
(三)大数据时代信息提取和处理能力的增强,高职院校作为样本数量和布点的增加提高了研究信度和效度
英国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当数据处理技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一切都改变了,我们需要的是所有的数据,样本=总体”[7]。诚然,在数字化时代,数据处理变得更加容易和快速,我们能够在瞬间处理成千上万的数据。这种变化也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科学的研究。“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研究也受益于这种转变的影响。2010年以前的研究侧重于个案研究,之后局部研究和整体研究成为主流。究其原因,一方面,一大批高职院校经升格、合并后新建,高职院校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样本数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区域性专业集群建设和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的建立加强了区域内高职院校的专业资源整合。因此,从整体的视角研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成为一种必要和必需。彭建林以福建省内35所高职院校整体进行研究[8],王力俊以广西省39所高职院校整体进行研究[9],张建国以浙江省内46所高职院校整体进行研究[10],蒋德喜以湖南省内68所高职院校整体进行研究[11],等等。这些研究者研究对象选择的大规模化和研究视角的整体性转向,开始用更加复杂的比较和更加详实的数据揭示出因高职院校不当竞争带来的专业重复建设、专业结构畸变、专业更新滞后等问题,以大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了政府、社会、学校更加广泛的关注。
(四)研究主题的多元化与对策类型的多样化,开始出现差异研究、对比研究等精细化碎片化的研究取向
细看125篇论文题名,研究的主题涉及到适应性、关联性、影响、互动、原则、差异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研究内容的仔细筛选,按其表达的主要意见将其归为四个类别:影响研究、适应性研究、原则研究和差异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是,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研究思路,89.6%的文章都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这些建议和策略也涵盖到多个层面,有原则研究、对策研究、机制研究等,主要涉及地方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等利益相关者。2014年,尹玉珍在“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中提出,贴近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态势,建立起“政府引导、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动态调整机制,并为此提出了五条具体策略[12]。可以看作是对前面研究的一个归纳和综合。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有研究者陆续进行了一些新的研究尝试,涉及国内外对比研究、不同地区高职院校产业适应性差异研究和不同类型高职院校的产业适应性差异研究。比如,曾福清、张红[13]通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较大差异,高职院校应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找准自身定位、发展特色专业,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王京以南京市交通类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南京交通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交通类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的相关建议[14]。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通过以上的分析,尽管“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的研究已非常深入,但其中还是有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首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之于区域产业转型的适应性“度”的把握,在多大程度上最为合理,需要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比如,现有的研究基本停留在专业与产业适应性的数量层面,对高职院校专业质量及招生人数未做过多分析,也未在产业需求的人才数量方面作大胆的分析预测。其次,大多数研究者在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时,在没有进行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对二者进行比对。而现实情况是,有些专业(比如会计)难以界定在一个固定的行业。因此,适当将一些在三大产业中都可能存在的专业在三大产业中合理分配,形成一种新的专业与产业对应关系,得出的分析结果可能会更加客观和准确。最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积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这也在提醒我们,在研究产业转型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时,还应注意与可能转型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效衔接,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郭熙保,王松茂,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吝秀云.高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动关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4(6):64-67.
[3]李艳娥,吴勇.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2):52-56.
[4]陶济东.武汉城市圈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10.
[5]张志宏.温州市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对接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16-19.
[6]李晶.适应产业演变 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以江门市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4):17-19.
[7][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盛扬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8]彭建林.福建省高职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协同发展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28-33.
[9]王力俊,曹晔.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0):11-15.
[10]张建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中高职一体化视阈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以浙江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2):35-41.
[11]蒋德喜.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4):23-26.
[12]桑雷,尹玉珍,马蕾.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专业结构动态调整与优化机制[J].高等农业教育,2014(8):96-101.
[13]曾福清,张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产业适应性差异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4):32-36.
[14]王京.南京市交通类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南京市交通产业结构性分析[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 蔡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