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演唱状态及情感培养
2016-05-14董艳艳
董艳艳
摘要:声乐演唱集表演与歌唱于一体,通过歌唱者的形体、语言、表情以及心理状态等表达出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然而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很多的演唱者过于依赖歌唱技巧成了发生器,忽视了情感内涵的表达,未能实现声情并茂的效果。可见声乐演唱中的演唱状态与情感表达缺一不可,故此,本文对声乐演唱中的演唱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情感培养的方法,旨在提高演唱者的演唱质量和水平,也为声乐演唱技巧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声乐演唱 演唱状态 情感 培养
情感表达是声乐演唱的核心,不仅需要纯熟的歌唱技巧,还要求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通过歌词内容、曲谱以及歌曲创造的背景准确把握歌曲演唱的情感基调,表达意境,并通过调适最佳的演唱状态将歌曲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从而演绎一曲盛大的音乐盛宴,让歌唱穿透人们的内心,撞击人们的思想,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本文分析了声乐演唱中的演唱状态的把握,并探索了培养演唱者情感的有效途径,旨在丰富演唱情感培养的策略。
一、聚焦声乐演唱中的演唱状态
(一)精准捕捉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歌者表达歌曲作品感情基调的重要媒介,观众通过歌唱家的五官表情变化来体会歌曲所要诠释的情感内涵,从而感受歌曲作品所要阐释的情感倾向。歌唱家的嘴形、鼻孔、眉毛、眼睛以及面部肌肉等部位的不同变化来释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歌唱家通过面部表情的精准调配有利于歌唱位置的保持,高位置是声乐歌唱时高品质音色和共鸣的必要保障,有利于歌唱家通过歌唱技巧将歌曲的情感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听者感同身受,俘获观众的心。
(二)准确定位身体姿态
演唱时身体姿态的调整和定位对于歌唱家成功演唱高品质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其中包括得体的着装、身体的站姿以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等,影响着歌唱者的发声质量。演唱中头部的调适、挺胸以及腰部的支撑最为关键,只要站姿保持的够稳,气沉的就自然深,那么发出的声音就会浑厚而又质感,让听众身临其境,拉近歌曲与听众的距离。同时演唱中伴有优质的共鸣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在演唱的过程中,歌唱者不要随意晃动摇摆,随意的走动,否则容易给人营造一种轻浮的感觉。要注意力集中,眼神坚定,有助于歌唱状态和位置的保持。
(三)调适心理最佳状态
心理状态的调整对于歌唱者在舞台上的演唱具有重要的影响,演唱者通过声音抒发音乐作品的情感。心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恐惧和心理紧张,直接影响着演唱者对歌唱作品情感的抒发。尤其是没有舞台经验的初唱者,由于紧张影响到声音的发挥,自己平时在语音室练的很好,音色、音调、音高和发声技巧等掌握的都很准确,一旦进入舞台的大环境就会产生心理紧张,影响到音质的发挥,以致于未能达到理想的歌唱效果。因此,演唱者要多参加演唱的机会,从演唱经验中吸取临场经验,运用状态记忆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记住自己舞台表演不紧张的一次经历,借此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二、探寻声乐演唱中情感培养的途径
(一)教学中培养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力
教学中通过发声的训练以及师生互动等方式融入情感因素,培养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歌唱情感。发声的训练是声乐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由简单的旋律或者音节组成,不仅是歌唱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还是提高歌唱技巧的重要手段。很多的初学者都有这样的经历:发声训练枯燥乏味,与舞台上优美的演唱效果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之感,给学生产生巨大落差之感。此时教师采用赋予发声练习情感色彩的方式,让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之下主动的进行发声的练习,让发声练习情感化、愉悦化、主动化等转变练习沉闷的基调,脱离练习枯燥的阴影,享受发声练习的情趣。例如,在练习“u”的母音时,要想达到练好、唱好的程度并不容易,教师就借助布谷鸟的声音让学生去模仿,瞬间就让学生找到了母音“u”的感觉。同时教师还借助《摇篮曲》中的旋律去练习“u”的母音,赋予学生以温柔、慈爱般的母爱融入角色,体会旋律中渗透的情感和意境,实现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重的训练状态,体会情感赋予训练带来的精神享受,提升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二)分析演唱作品,在理解感知中培养演唱者的情感
分析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理解歌词的内涵与思想感情有助于演唱者情感的培养。演唱者对歌曲作品的音乐结构、表现手法以及音乐特点等进行深刻的分析,从而准确把握歌曲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基调、演唱的风格。在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的背景下,演唱者采用歌唱技巧将作品的情感表达出来,发挥出音乐的艺术水平,实现歌唱技术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声乐演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演唱者对歌词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演唱水平的提升,需要演唱者对歌词反复的阅读、推敲和钻研,对歌词中蕴含的曲调、节奏以及情感的表现张力了如指掌,为丰富演唱者的情感内容提供支撑。另外通过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也能有助于歌唱者情感的渗透。
例如,《珊瑚颂》这首红色经典之曲,在句式结构、曲式结构等方面都简单工整,音乐民族风味甚至浓厚,前奏分为四小节,通过琵琶音引出主旋律。在含有四句话的A段中,节奏上以大切分、十六分音符为主要特征。除了前两句节奏相同外,装饰音加入了第三句话中,节奏上稍做变化,如此整个旋律则变得圆满。而在B段中,整个音乐的基调就是给人营造一种说话的感觉。但民族风味一丝未减,通过最后再次强调,使歌曲升华到另一种境界。演唱中需要歌唱者找准换气口,例如在第一句“一树红花照碧海”,就可以在“红花”后选择换气,促使后面“照碧海”的演唱流畅完成,促使整句歌唱完美而有质感。故此,在歌唱前一定要仔细研究谱子,仔细认真熟读歌词,预先做好换气口的安排,借物抒情,表达作品的深刻内涵。
(三)歌曲演唱中培养演唱者的情感表达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一位优秀的歌唱家不仅演唱的技巧要纯熟,而且还要对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并通过演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打动歌者,打动观众。这就要求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将自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与歌曲的伴奏、演唱的技巧实现有机的统一。例如,在演唱《故园恋》这首歌曲时,首先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观看或者聆听教师演唱一遍,通过教师的分解,让学生模仿歌曲中的情感展现点,在演唱:“河水清清,山道弯弯……”这一段歌词时,要求歌唱者要眼中有景,心中有情,在演唱的时候就仿佛眼里看见了家乡的水、山、亲人以及从小就生活过的热土,还有那蓝蓝的天,通过想象将心中的情感与歌唱融为一体,才能将情感流畅的表达出来,达到与观众共鸣的效果。这需要演唱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要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发掘生活中别样的情感,有助于歌唱者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激发演唱者对生活产生思考,拓宽情感想象空间,积累情感体验,为演唱者更好的理解作品情感抒发奠定坚实的智慧支撑。
(四)欣赏经典歌唱作品中情感表达的闪光点,积累歌唱情感体验
当演唱者在没有丰富的舞台演唱经验时,通过赏析别人经典的演唱作品获取抒发情感的技巧和体验也能有助于演唱者歌唱情感的培养。通过仔细分析作品中演唱时如何将感情在音色改变、换气、呼吸、共鸣以及咬字等方面流畅的处理,来实现内化为自己演唱情感体现的经验,让演唱者近距离的感受演唱大家的演歌唱风范。例如,欣赏《黄河怨》这首歌曲时,尽管是大合唱,但其中情感跌宕起伏的表达是歌唱者学习的精妙之处。能够从歌曲的旋律和演唱中体会抗战时期,备受侮辱的妇女对恶势力的控诉之情。开腔首唱“风啊”中的“风”要求演唱时气息流畅,声音力度表现适中,圆润的转换到“啊”,给人传递讲述一个层层递进的故事之感。演唱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用同样的心境去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体现,吸取作品中有助于自身情感表达的技能,为自己的演唱作品注入鲜活的活水,让自己的演唱“活”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歌唱者要想在舞台上发出属于自己的最强音,就要调整自己最佳的演唱状态,通过演唱技巧将歌曲作品中的情感润物如声的表达出来,声音如珠如玉,圆润而有质感,感动听众,彰显演唱者的演唱底蕴。除了以上培养演唱者演唱情感的途径,还要求演唱者在实际的生活中仔细体味人生的经历感受,积累社会情感经验体验,通过欣赏经典歌曲的情感表达,获取情感表达经验,细细体味,字字斟酌,体会情感赋予歌中的美,并能灵活的将这种情感之美通过歌唱完美展现,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唱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
[1]邓文佳.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演唱状态及情感培养[J].北方音乐,2015,(13).
[2]杨曦.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能力及培养[J].新西部,2012,(08).
[3]苏敏.浅谈声乐表演中演唱与情感表达的关系[J].文学界,2010,(10).
[4]黄莉.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问题[J].大众文艺,2014,(01).
[5]薛霞.浅谈声乐演唱中的心理调控和情感表达[J].音乐时空,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