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威尔《帕凡舞曲》钢琴曲及管弦乐版本比较研究

2016-05-14丁婵

艺术评鉴 2016年9期
关键词:拉威尔钢琴曲

丁婵

摘要:本文立足于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代表管弦乐作品《帕凡舞曲——悼念夭亡的公主》,将其与钢琴演奏版本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和声与曲式结构分析、配器运用、声部创编、音色模仿等角度,为钢琴演奏该作品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议,为“歌唱性”提供依据。

关键词:拉威尔 帕凡舞曲 钢琴曲 管弦乐版本

有很多钢琴学习者对于音乐感的培养寄予热切关注,同时又觉无从下手。通常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多接触不同的音乐,积累良好的音乐直觉”,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触发音乐灵感。当遇到具有较强旋律性的作品时,许多人会用“如歌”来要求音乐的旋律线条,也就是用钢琴来模拟人声,从而来提高音乐的表现力与音乐感。那么,为什么不能用钢琴来模仿器乐的音色呢?这也不失为一种培养音乐感行之有效的方法①。

因此,笔者将法国印象派作曲家莫里斯·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的《帕凡舞曲——为夭亡的公主而作》作为研究对象。它既有作曲家学生时代的钢琴作品版本,也有后来这位“配器大师”以之为原型而改编的管弦乐作品版本,这无疑是通过“模拟器乐化音色”来培养音乐感的最佳教材。

一、《帕凡舞曲》的创作历程

帕凡舞曲始于西班牙,是16世纪西班牙国王查理斯五世和菲利普二世时期宫廷庆典时使用的一种稳定的慢四拍舞曲,“帕凡”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Pavo,意思是孔雀展翅,以示其美。后来这种舞曲很快传入欧洲其他国家,并演变成各自国自己的风格②。

拉威尔和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两位代表人物。在和声概念上都富有刺激性和挑战性,拉威尔的和声比德彪西的更有力,干脆,外向。对待曲式的态度上,拉威尔则比较尊重传统的古典曲式规则。

这首《帕凡舞曲——为夭亡的公主而作》是第一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点的作品。它曾经是拉威尔最喜欢的作品,其钢琴版本创作出版于1899年,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③。并于1910年改编成乐队作品。拉威尔后来对这部作品感到不满,认为其质量不高,曲式与结构不够好,受夏布里埃的影响又太明显。客观地看,这首钢琴作品确实比不上许多后来的作品,但是拉威尔的自我批评显得过于尖刻。应该承认对于一位优秀的钢琴家来说,这部作品确实不够钢琴话,旋律也显得没有太大特点,不过《帕凡舞曲》仍旧是一个好听的作品。音乐高贵真诚,在主题成功的再现时,和声重现安排得十分有趣④。

二、《帕凡舞曲》的曲式和声分析

该作品是长度为72小节,主调建立在G大调使用东方五声调式,采用回旋曲式且沿用2/2拍的帕凡舞曲。

拉威尔的母亲是西班牙人,因此给予这样的古老舞曲以关注,同时,又因其自幼生长在巴黎,且接受正统的法国学院派音乐教育,从而赋予该作品法国式的“精致”与“不越矩”音乐风格⑤。

三、版本比较

由于本文的目的在于运用“模拟器乐化音响”的方式,来辅助钢琴演奏与教学,力求提高演奏者的音乐感及表现力。因此,虽然是将管弦乐版本认真剖析,但是是以此为手段,对应钢琴的弹奏。即,将管弦乐的配器化处理运用于钢琴中。

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该作品时,会很快发现其复调性声部的走向。因此,笔者在进行版本较时,是依照声部的走向来划分管弦乐器的分组的。为力求将钢琴版本与管弦乐版本对比得更清晰细致,笔者依照该曲的曲式结构,分段落进行比较,运用表格的方式,使得版本间纵向比较得更贴切,声部更清晰。

(一)以段落为依据做比较

管弦乐版本的《帕凡舞曲》所运用的乐器有:2支长笛(Fl),1支双簧管(Ob),2支降B调单簧管(Cl),2支巴松管(Basson),2支G调圆号(Cor),1架竖琴(Arpa),第一小提琴(1Vn),第二小提琴(2Vn),中提琴(Va),大提琴(Vc),低音提琴(Cb)。对于钢琴而言,并不存在配器,但是会存在不同声部是左手弹奏还是右手的问题。姑且把他们作为比较对象。这样的比较并不严谨,但是却存在一定的价值。

此外,声部的划分,主要以三声部为主,然后在每一个乐部结尾处,通常是超过三声部的。笔者列出三声部,是为了便于统计,且可在此基础上叠加。竖琴作为色彩乐器,除了在最后以此叠部处以伴奏声部出现,其余通常是发挥其色彩乐器的特点,以其音域暂时划定为高声部及中声部。

(二)以声部为依据做比较

在以段落为依据的比较之后,读者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不同声部的乐器选择。为此,可以在某一声部的配器选择上,做横向的比较,以管弦乐的乐器及音色的选择作为依据,使得钢琴的织体和旋律更加清晰且富有色彩。因此,钢琴弹奏者可以以此为依据,模仿不同的音色。同时、钢琴学习者,可在此基础上,不再漫无目的地去积累音乐,而是有针对性地去抓住各种乐器的音色与感觉,从而丰富自己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各声部、各乐器音色及钢琴演奏模仿其音色的触键技巧演奏提示如下:

1.低声部

钢琴跳音,模仿弦乐低声部拨奏。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的拨奏,可以视为同一组性质的音色,因此,在钢琴演奏时,为表现出其空气中的震动感,左手弹奏必须留有足够的余地,并力量不要太靠近指尖,弹奏出一种断连音的感觉。如图1:

钢琴持续长音,模仿巴松吹奏。为了模仿低声部木管乐器,钢琴要使其低声旋律绵长,且音色略显暗淡朦胧。

钢琴左手和弦波音,模仿弦乐拨奏和弦。可参照跳音的弹奏,同时,要把握住弦乐快速拨奏的特点,钢琴要使每一个音清晰圆润。如图2:

2.高声部

高声部是听众很容易直接感受到的声部,通常旋律声部都出现在高声部。因此,在该作品中,对于高声部的重视尤为突出。

以圆号为主奏乐器。圆号音色是介于木管与铜管之间的乐器,该旋律在使用圆号时,音域较低,为此,钢琴在模仿圆号的演奏时,要尽量克制其尖锐的音色与音量。

以长笛为主奏乐器。为表现长笛的甜美与抒情,钢琴则应弹奏地更清丽一些,色彩明媚。

以双簧管为主奏乐器。由于该乐器簧片需浸泡在水中的特点,其音色也尤为水润,在钢琴的弹奏时,也力求一种柔和的音色。

以单簧管为主奏乐器。单簧管音色是所有木管乐器中最冷的一个,但是并不是尖锐硬质的声音,钢琴的弹奏,要避免琴槌与琴弦的“针锋相对”。

以第一小提琴为主奏乐器。此时高中低声部都有弦乐器,因此,此时的旋律是与中低声部最融合的。这是钢琴左右手的弹奏需配合得恰到好处。

3.中声部

弦乐拨奏。钢琴右手弹奏时,仅用1、2指表现其拨奏的音色,而右手其余手指则任然要表现出高声部的绵长,这是弹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图3:

管乐吹奏。强调的是“声断气不断”。

竖琴弹奏大琶音。在钢琴的演奏时,需要左右手同时弹奏,既要连贯也要通透。以对比出与其他声部的色彩。还要有别于弦乐拨奏的音质,展现其金属制弦的特色。如图4:

四、结语

过去钢琴的学习者演奏者都是用“如歌”二字来泛指一切抒情的音乐感。在这样的版本比较后,还可以发现,有很多不同层次的音色同时存在于同一部音乐作品之中。也可以证明,该作品正如许多前人评价的,是不够钢琴化的,甚至是具有典型的管弦乐化的作品。因此,该作品有他特有的难度,除了克服钢琴弹奏的技术问题,如何弹得“不蹩手”,还要使之层次鲜明,色彩丰富。相信,如果在钢琴演奏者心中有这样细致的分析以后,演奏出来的音乐,必定比只是从钢琴谱面分析音乐,要清晰得多,做到有的放矢。

注释:

① [俄]约瑟夫·列文:《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缪天瑞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②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③[美]科尔比:《钢琴音乐简史》,刘小龙、孙静、李菲菲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④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⑤《钢琴讲座2世界的钢琴教育与钢琴教本》,邵义强译,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4。

⑥吕威霖:《最动人心弦的美丽与忧伤——解析拉威尔的〈帕凡舞曲——为夭亡的公主而作〉》,《乐府新声》,2011年第2期。

猜你喜欢

拉威尔钢琴曲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夜的钢琴曲(六)
拉威尔钢琴作品中的异国情调
名师不收高徒
夜的钢琴曲(二十八)
从蒙马特走来的莫里茨·拉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