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2016-05-14马素芸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教师应教学模式

马素芸

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具有着较多的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学习氛围,也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知识并真正从中获益。

新课改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当前伴随着持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的指导理念、行为意识和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等诸多方面都出现了重要的改变。在此教育发展背景之下,产生了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 近年来,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可是,笔者从自身的日常教学以及观摩课当中也发现,在当前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当中也显现出部分问题。笔者就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经常性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起到部分借鉴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各持己见,各行其是

不少学生认为,合作即是做好自我职责以内的事,而不注重与他人进行合作,各持己见,各行其是。通常只要教师安排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所有的学生都会兴奋地进行讨论,甚至会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在教师说停止自由讨论,学生才能从喧哗当中变得安静。有学生发言时即说:“我认为应该如何去进行思考,如何去实施。”这样就反映出小组的组员之间不具备交流合作的能力,缺乏合作意识,使得学生之间难以开展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之间难以进行交流沟通,并取得相互信任后再来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当小组成员对于某个问题出现不同意见时,因为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因此未能较好的来化解存在的学习矛盾。

2.未能做到全员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但是由于在一个学习小组当中,其成员自身的素质具有着差异性,因此会形成优秀、中等、后进等分层次的状况。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优秀的学生会进行自主性的积极思考,并能将自我的见解发述出来。而后进的学生不想进行思考,不具有自我的个人见解,只会随波逐流的人云亦云;或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不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好像自己是一个局外人。如此一来,就会形成积极主动的学生会拥有较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而后进学生仅仅是成为了旁观者,由于这些后进学生不主动进行自主思考,而是会从优秀学生那里直接获取思考结果,导致了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后进学生获得的进步较少,同时也会让小组合作学习不再具有共同进步的意义。

3.教师缺乏指导

如果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不进行预先讲述与指导。在课堂教学当中,只要遇到困难与问题就立即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或是安排一些简单的教学任务,使得学生未能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同时有部分问题也难以让学生去进行关注,导致了学生不知道需要学习那些内容,并如何来开展学习;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难以让学生将已有经验与未知信息快速的结合到一起,来寻找学习的最佳切入点,以及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刚出现问题时,倘若教师不去先指导学生深入研究、全面思考,就匆忙安排小组进行研讨。当学生未能经过冥思苦想,就立即进行研讨,其结果即是是不劳而获,或者是随声附和,面对学习小组当中所出现的不同见解,无从提出认同与不认同的观点,也难以从中获得进步。如果是这样的合作学习,既无法做到真正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不具备自主思考的意识,并不能真正体现出合作学习的优越性。

4.片面追求合作形式

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受到了教师的普遍认同。全部学生参与、学习小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经过各种的思想冲突所出现的“灵感”,通常由于灵感的出现都可以可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有部分教师为强调“全员参与”,只要遇到问题,无论问题的难易度如何?也无论是否合适?都会安排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单纯的认为唯有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即可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此一来,就直接导致了:一是因为不能按照各种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应用与之相适合的学习方式,就不能达到预期学习效果。因为采用单一化的方式方法,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二是部分不具备思想性,或是出现部分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难以体现出教学效率与质量。三是无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学生获益较少。

二、小组合作学习常见问题消除策略

1.明确目的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以成员的实际操作、合作研究并进行交流互动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协作性的互动学习。开展合作学习,并非是沿用以往开展过的小组学习方式,而是要将重点的教学目标锁定到培养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方面。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得“全员参与”学习。并需要注重学习的实效性,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在深入思考的前提下来解决实际问题。

2.精选内容

通常而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关键点是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来作为讨论学习的议题,这就需要深入了解课程标准,立足于新教学理念来应用教材内容。应由教师就学生较为关注的问题来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让学生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知识的难点与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敦煌莫高窟》时,有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请问为何会选在敦煌来建造莫高窟这一佛教艺术宝库?”教师应将此问题来设计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议题。首先安排所有学生自主学习,并作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当中讲述自我的见解,和学习他人的见解。经过这样的集体性讨论,能够收获较好的效果。

3.给予充裕的时间

笔者认为,在教师引出相关的讨论议题时,应该预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先经过思考之后再来进行小组讨论,如此一来,不但使得学生具有着自主学习的时间,又可让学生能够言之有物的进行讨论。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前,学生应首先开展自主学习,由于每一个学生在获取知识、累积知识、技能强弱方面都具有差异性,而具有整体优势的学生较少,因此教师需要预留给每个学生进行自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主动进行发言,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就能够言之有物。如果学生未能进行自主思考,就不能够在表述自我的见解与想法。笔者会在学生进行成果总结时,鼓励学生应用多样化的方式来发言,最大化的让更多学生参与讨论并积极发言,这样就能够增加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4.教师指导

通常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之时,不少教师无所事事,教师不参与进行合作学习,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教师没能对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进行准确定位。在进行合作学习时,会出现各种问题,倘若不能适时解决这些问题,合作学习就难以正常推进实施,因此教师应细致观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来给予适时的指导。例如,在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之时,教师应进行表扬;而出现各种问题之时,教师则应适时进行指导;在小组完成学习目标任务之后,教师需要验证其完成的准确性,当小组讨论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进行正确指导,确实推进小组讨论的实施进度。

总之,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学习的一种重点学习方式,良好的合作学习既可促进学生的潜能,也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因此广大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主动构建起适合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采用合适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安排,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学习,以此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真正提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教师应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