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庄园:写在岭南田野上的史诗
2016-05-14朱千华
朱千华,江苏扬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宁市作家协会会员。2006年开始行走南方,作岭南田野考察。现旅居广西南宁,从事岭南文化研究。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资深作家。代表著作有《岭南文化三部曲》《像麦子那样金黄》《中国美女地理》《三沙人文地理》《家山何处》等十余部。荣获首届“朱自清文学奖”。
桂中大量的地主庄园是岭南文化中的一个异数。在古代,地主庄园虽然也有一定的防御措施,但不具备政治、军事功能。武宣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清末民初百年以上历史且规模较大的庄园,共有20余处。这些庄园的建筑特色,除植物、亭榭、楼阁、花园等园林元素之外,更多的是与周边大片良田、山川、果园、林场、鱼塘等融为一体,像一个高度集中的小社会,具备生产、生活、防御、教育、祭祀等多种功能。和开平碉楼不同,和岭南客家围屋也不一样,武宣庄园,是中国近代社会出现的新生事物,由地主精英与地方军阀融合而成,是写在岭南田野上的一组史诗。
——题记
一、山野霸气:黄肇熙庄园
无论怎样破败,黄肇熙庄园散发出来的气息依然逼人,那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霸气,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行伍之人静静坐在树荫下,不怒而威,警惕地注视你一步步走近,尽管整个庄园已是残垣断壁,濒临消亡。从武宣县城沿209国道一直向北,过二塘镇,经坡贯村、张家村和庙岭村后,转入樟树村,全程大约十三公里。进入庄园之前可看到几棵百年柿树,中秋节后,在武宣二塘一带的乡村,到处都能看到这种沉甸甸的黄金果,当地人称之为牛心柿。南方秋天依然碧绿,四野草木映照着黄肇熙庄园曾经如日中天的辉煌。
和南方任何一座庄园、围屋、碉楼一样,黄氏庄园在正门前面安置了一口半月形的水塘,面积30 多亩,俗称风水塘,这是中原风水文化和园林文化在岭南传播的重要例证,并且成为客家围屋一个显著的特征,客家人所带来的风水观也逐渐在岭南各种文化中融入。屋前水塘,在古代建筑学上有“荫地脉、养真气”之意。屋前有水,四方财来。水塘还可供农田灌溉、村落消防,更重要的是,岭南气候炎热,风水塘还有调节气候的特殊作用。夏天,从南边吹来的热风掠过水面,降温后吹进宅院,使屋内空气清新凉爽。
这是岭南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一种朴素的生态观,把建筑与山丘、河流、村落、池塘、田野等融为一体,彼此错落,相互依存。从远处看,黄氏庄园规模宏大,其主体建筑系传统围屋中融入一些西式建筑风格,整洁而庄重。庄园正门是少有的中西风格组合体,高大门楼和城墙式护楼共同组成一座两层的碉楼。碉楼的主要功能除瞭望之外,亦可防御,与古代城门功能相似,却又比古城门更美观和灵活。
庄园整体呈四方形,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屋虽破落,总体布局尚完整。主屋前后三进,每进之间隔以天井,有过廊相连。左右厢房,为两层建筑。园中主房前为演练场。庄园之中仍可见桂花、玉兰等庭院植物。后院有假山,山上灌木丛生,有龙眼、荔枝果木数棵。踏着破损的木梯登上主房二楼,木梁、楼板等多已朽坏,无论是斗拱还是廊柱,无精雕细刻,风格亦不奢华。庄园四角设岗楼,高四层,有喇叭状射击孔,外小里大,可瞭望数里。庄园之外,原有护城河,如今已成小溪,水深没人,四季长流。
尽管黄氏庄园中加入了一些西式建筑元素,但整体仍属中国传统围屋风格,这与园主黄肇熙的个人性格有关。黄氏掌管军权,财大气粗,思想却相对保守,庞大的黄氏庄园所透露出来的气息,更多的是财气和不可一世的霸气。
黄肇熙,1869 年生于武宣二塘镇樟村。家中殷实,少入广东警校,后当差顺德。此人头脑机灵,颇得上司青睐。四十多岁时,终于补得一个肥缺,柳州税局局长。黄肇熙人到中年,阅历丰富,知道如何掘金。民间传言:来者不拒金银一起笑纳,有求必应黑白两道通吃。
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黄肇熙被山匪敲了一笔之后,才恍然明白一个道理,有足够的钱并不代表这钱就属于你,重要的是还要有能力来保护。如何保护?唯有武装。有了枪杆子也就能挺起腰杆子。黄肇熙把目光瞄向了广西最高军政长官陆荣廷。陆都督见此人灵活乖巧,除让他继续掌管柳州税局之外,还封他“护商营管带(税警)”之职。陆荣廷从小混江湖,何等精明,管带之职岂是随便封赏的——既然封了,你就得卖命。柳州革命党闹得很厉害,你得给我去镇压。
黄肇熙也觉得这是个报恩的机会,向陆“发电请兵”。黄肇熙联合柳州民军督带(民兵营长)沈鸿英进行了一次巷战,最后于居民家中活捉了革命党人刘古香。无论如何,这是黄肇熙为陆荣廷立下的大功一件,为此,陆都督论功行赏,授予黄肇熙陆军步兵中校。几年之后,黄肇熙升任浔州水警厅长、广西自治军第四军司令官等职,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一次,黄肇熙急报陆荣廷,说风雨之夜船沉黔江,船上枪支弹药与军饷全沉了。陆荣廷十分震惊,下令彻查。前来调查的官员收了黄肇熙的好处,结果不了了之。那批军械与40万两银子,在黑夜之中,由士兵用几辆牛车悄悄运进樟树村,藏在黄家的地下室。有了钱也有了枪,黄肇熙可以衣锦还乡了。
1913 年,黄肇熙在樟树村大兴土木,开始实施庞大的“黄氏庄园计划”。他从广东请来工匠百余,一直修到1942 年才竣工,历时30年。由于黄肇熙系军警出身,黄氏庄园从开始设计,就强调防火、防盗、防匪诸多功能,比如墙体,采用特殊结构,地层由三合土打夯,异常坚固。
黄肇熙有钱有枪,有坚不可摧的黄氏庄园,可想而知,当年庄园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热闹情形。据记载,黄肇熙本人有妻妾4人,子女14人,其中大儿子黄镇英有妻妾11 人。黄氏庄园雇佣有长工12人、短工10多人,有丫鬟8个,丁兵30多人,有长短枪百余支。
黄肇熙也曾为家乡做过一些善事,比如创办几所小学和中学,使当地贫寒子弟也有了读书的地方。1942年,73岁的黄肇熙病故。抗日战争期间,黄氏庄园经历了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当时日军由桂平方向兵分两路侵入武宣。1944 年11 月的一天上午,100 多名日军一路扫荡,来到樟树村。村民惊慌四散,一些来不及逃走的村民,情急之下投奔黄氏庄园躲避。黄肇熙的儿子黄钜英带领家兵抵抗。经过一番较量,庄园里训练有素的射击枪法以及强大的火力,让日本人明白这里面有职业军人,不敢恋战,于是撤退,逃出樟树村。
黄钜英系黄肇熙第四子,1948年竞选“国大代表”时,黄钜英许愿谁选他,就给一碗米粉吃,结果他当选“国大代表”,并当上了武宣县县长。此时解放军正向广西挺进,黄钜英惶惶不可终日,拒不投降,率领县府官员、自卫队300余人窜入东乡山区、大瑶山等地与解放军进行游击战。后经解放军多次围剿,1951年,在大年三十晚上,解放军将黄钜英包围在大瑶山紫荆乡,黄拒捕,被击毙。
新中国成立后,黄氏庄园于土改时被没收归公,用作粮仓。一直到1980年,庄园里的房子仍完好,因为是粮仓,有专人值守。后来分田到户,村民都建有自己的楼房,由于缺少建筑材料,庄园内的门板、木头、楼板等有用木料都被偷偷拆除,庄园就成了一所断垣残壁的荒园。还有人认为,庄园的一些墙壁里藏有大量宝藏,于是用金属探测仪,对整个庄园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测,如今所看到的那些墙洞,即为盗者留下。庄园里真有宝藏吗?没人知道。就像风吹过的旷野,没有回声。
二、落日熔金:刘炳宇庄园
武宣东乡镇下莲塘村在当地人眼中绝对是风水宝地。这里距武宣县城30公里。立于村中,可见东南方向群山莽莽,连绵起伏,北有百崖槽大峡谷,东靠种有千亩茶园的双髻山,南面为开阔田野。百崖槽为大瑶山南麓一个天然的裂隙,全长十余公里,从峡谷中流淌一注山泉,由北向西南绕村而过,在田野间形成湖塘十余处。最大者名下莲塘湖,水面达40余亩,水草丰美的下莲塘村周边,林木极茂盛。据县志记载,村中曾有老龙眼林近百亩,百年以上古树20余株。
二百多年来,长期占据下莲塘村这块宝地的是望族刘氏。刘家原籍广东惠阳,清乾隆末年,刘氏先祖刘日耀举家迁至广西平南县,再迁武宣东乡下莲塘村。至今村里流传着刘家早年与当地大户陈家联姻的传奇故事。当年刘日耀一家来到广西平南县的思旺乡定居,这里土地肥沃,粮食年年丰收。几年间购置土地五十多亩。平南城有个大户财主,姓陈名尚白,他看到这刘氏一家人勤俭持家,尤其看到一个叫刘宗楷的孩子长得一表人才,心中暗喜,想招为婿。
很快,因为土地关系,刘日耀惹上官司入狱。刘氏一家上下打点营救。有人告诉刘宗楷,地方土豪陈尚白通黑白两道,有办法。为救父亲,刘宗楷带着厚礼上门请陈尚白出手相助。陈热情接待,满口答应。事情圆满解决之后,陈尚白认为时机已到,便派媒人上门说亲,指明要宗楷为婿。如此好事,老刘家当然受宠若惊。一切准备就绪,不用费财费力娶得陈氏千金。陈尚白看中了武宣东乡这块地方,由他出资,将女儿一家在此安置。
今下莲塘村即是刘宗楷和妻子(陈尚白之女)安家居住地。这里是堪舆学上的经典布局。一条溪水绕宅第两侧流过,东面流入下莲塘湖,排出流水浇灌农田。水是顺坡而下,来势湍急迅猛,但流经宅第前,却缓缓将水势引入湖中,此格局在堪舆学上被誉为“金归溪”,有倒钱入柜的意思。原来,陈尚白不但黑白两道左右逢源,而且精通堪舆之术,故帮女儿一家选址于此。如今,平阔的田野上仍然保留着刘氏将军第和刘氏庄园两处古建筑。自清代至民国期间,这里诞生了八位将军。
走进刘氏将军第,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阔的四合院,门楼上嵌黑底金字“将军第”三字。至院中主宅,门头上挂着“五代一堂”四字牌匾,两边有对联:五代共荣光甲地,一堂和乐振家声。牌匾左右两边,由刘宗楷写明此匾来历:“同治十二年仲冬月吉日,清诰封振威将军刘宗楷文。”村里老人告诉我,门头挂的这块牌匾,并不是同治帝赐给刘家的原件,原件挂在内厅,经多年战乱,时间久远,上面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2008年,当地政府按原件重新做了这块牌匾。
跨过门槛,进入家宅,此为将军第的下厅,经过一方小天井,至中厅,此为祭祀堂,亦称香火堂,供奉祖先。中厅墙上,挂着五幅红底黑字条幅,上书五位先人:皇清诰封振威将军刘宗楷、皇清诰封一品夫人刘母陈太夫人、武功将军刘孟三、一品振威将军刘季三、民国陆军中将刘炳宇。条幅前置香案,上设香炉、烛台和供品。
将军第的建筑风格为传统四合式院落,布局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分为九井十八厅,两侧厢房与主体互相通连。大院围墙及厢房皆以卵石层层垒砌,四角均筑岗楼,设瞭望口和射击孔,当地人亦称此地为下莲塘寨。
在将军第西南方向500米处,有刘炳宇庄园。从远处看,在一片菜地、池塘包围中,6000多平方米的刘炳宇庄园平地凸起,整个庄园是一座四合院结构,庄园中心位置有主楼一座,西式风格,共三层。主楼采用西方教堂建筑元素,窄而高的拱形窗,屋顶尖而长,一排排一列列,指向天空。大院两侧均有传统厢房,围拱、护卫主楼。两侧厢房对称,连以内廊,一侧厢房架廊桥与主楼二楼连通。厢房一侧的墙壁,以大鹅卵石替代青砖垒砌,十分坚固。
刘氏庄园园主,名刘炳宇。据《武宣县志》记载,1869年,刘炳宇生于下莲塘村。由于刘氏家族多行武之人,刘炳宇一边读书,一边练武,于光绪年间考取武举。刘氏家族那么大,每日开销如流水,钱从哪儿来?青年时代的刘炳宇开始做生意。最初在合山投资开采煤矿,成为广西合山煤矿最初开采人。
清末至民国初年,下莲塘村一带匪患猖獗,为害乡里。村民们把剿匪的愿望寄托在家乡这位武举身上。加上开矿亏本,刘炳宇立即从合山回乡,招募乡勇,组成剿匪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方圆几十里的土匪闻“刘”丧胆,再也没来下莲塘村袭扰。
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党人刘古香任陆军第五统领,刘炳宇任帮统,驻柳州。后来,孙中山特别授予刘炳宇陆军中将军衔。此后,刘炳宇又先后任数职,官至广西梧州城防司令。民国六年(1917年),刘炳宇带兵赴广东,讨伐龙济光。后因脑疾发作,刘炳宇于1923年赴香港医治。后不治,终年54岁,葬于下莲塘村。
早年,刘炳宇在合山开煤矿时,曾经赚了不少钱,这也是刘氏庄园最初的资金来源。庄园始建于1908年,历三年而成。无论是将军第,还是刘氏庄园,建筑设计中与兵戎相关的元素无处不在。例如,庄园门前现仍保留一大片空地,这是刘炳宇昔日的练兵场。和国内其他庄园一样,武宣很多庄园的地主武装,最后都具有了地方宗族势力与国家权力的双重特征,而庄园的主人也顺势完成了由地方乡绅精英向地方军阀转化的过程。
如今的刘氏庄园已修葺一新,整个下莲塘村种下千亩葵花,每年十月下旬,这里都要举办金葵花节。刘氏庄园孤独地矗立在田野上,无尽的阳光,在眼前散乱成漫山遍地的葵花。
三、谋士浮沉:郭松年庄园
桐岭镇距武宣县城约18公里,位于一处盆地中央,东面是龙头群山,西面低丘起伏,中部平坦,郭松年庄园即位于此地的石岗村。郭氏庄园始建于1920年,历时五载,耗银18万两。这是一座融岭南建筑元素和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庄园。共有房屋99间。主房三层,辅助用房两层,砖石混合,布局上为传统院落。但主体建筑受西洋建筑风格影响,造型精巧玲珑,庄重高雅,内外墙壁上古松花草、飞鸟走兽、八仙故事等浮雕,栩栩如生,虽历百年仍清晰如初。四角设炮楼,整座建筑左右严格对称。房前设庭院,种植花草,院前有半月形池塘,一棵百年古榕像把巨伞,荫庇庄园。然园内杂草丛生,楼板及屋梁大多腐朽,楼梯几欲坍塌,满目疮痍。
郭氏庄园主人,名郭松年。坊间传言,郭家祖上从广东梅县迁徙而来,以养鸭为生,然后才发达。实际情况完全相反,郭松年生于武宣县桐岭镇的一个书香之家。其父郭尚贞乃清同治年间岁贡,后弃文练武,招兵买马,成为当地一支重要的地主武装,后因镇压会党起义,颇得清政府赏识,赐五品花翎,家境越加殷实。
郭松年从小聪颖异常,勤奋好学,塾师多有嘉许,谓此子他日定能出人头地,决非等闲之辈。1905年夏,郭松年东渡日本,攻读法律,1907年学成回国。因成绩优异,成为广西当年送京的三贡生之一,后被钦点为拔贡。归来之后,家乡好不热闹,郭松年很高兴,提笔写下一副对联:姓字虽云登帝榜,功名犹愧在今科。
郭松年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贵人,是蔡锷。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驻云南新军统领蔡锷欲宣布起义,又恐部下统带罗佩金和唐继尧不配合,即派郭松年去游说二人。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罗、唐二人表示支持起义。有此奇功,蔡锷任命郭松年为昭通府府长,而郭松年的跌宕人生亦从此开始。
在那个年代,要成就一件大事,武器、资金固然重要,而一个优秀的谋士也是十分稀缺。郭松年的智慧与游说能力很快得到了一些高官的青睐,尤其受到老乡——广西副都督陆荣廷的器重。郭松年为陆荣廷策划的第一件事,就是游说广东都督陈炯明。当时陆荣廷只是副都督,要想转正,困难比较多,比如财政一项就很难解决。郭松年献计:“郭某可亲自去广东游说陈炯明。”郭松年到广东后,不辱使命,得到陈炯明允诺:广西财政有困难,一定给予帮忙。陆荣廷大喜,以广西督军署秘书长之职,嘉奖郭松年。
从此,郭松年正式成为陆荣廷的高级谋士,并屡出奇计,成功策划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空手擒龙”的故事,一直是郭松年幕僚生涯中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1915 年,袁世凯复辟,蔡锷组织护国军在云南兴师讨袁。袁决定派北洋军从四川、广西两地夹击蔡锷。但陆荣廷拒绝北洋军经过广西。
这让袁世凯无可奈何。后来,他得知督理广东军务的龙济光有个长兄,名龙觐光,与陆荣廷是儿女亲家,袁立即任命龙觐光为攻打云南部队的总司令,命其率两万人取道广西攻打云南。龙觐光遂致电亲家陆荣廷,请求放行。陆荣廷碍于情面,同意其部队过境广西。
出师之日,广东巡按使张鸣岐对龙觐光说,部队不能全部带走,需留一万人坚守广东,以防不测。龙觐光想了想,认为很在理,但是,剩下一万人怎么去打云南呢?他又想到亲家陆荣廷,请求借兵一万,以补不足。陆荣廷很恼火,认为这真是得陇望蜀。但龙觐光又是亲家,还不好撕破脸面。怎么办?陆荣廷想到了郭松年,看看他有何高招。
郭松年仔细分析了前因后果,为陆荣廷贡献一出奇计。他劝陆荣廷将计就计,将龙觐光全部吃掉,然后占据整个岭南。陆荣廷听完,觉得十分可行,简直说到他的心坎上了。因为他不愿意只做广西王,他的目标是“岭南王”。于是,他告诉龙觐光:广西兵少,无法相借,但广西这边想当兵的人很多,你若多带军饷和武器,我在广西可以代你征兵。
龙觐光不知是计,请求陆荣廷代招新兵八千人,所需军饷、枪械立即起运。就这样,陆荣廷派儿子陆裕光来到梧州,迎接龙觐光的军饷与武器,并且真的公开招兵。谁也想不到的是,招募的那些兵,都是陆荣廷自己的兵,他们化装成百姓去应募。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龙觐光被蒙在鼓里。
龙觐光率部队顺利通过广西,进入云南。哪里想到,云南护国军早就布下口袋阵等候,龙觐光惨遭埋伏,被打得落花流水,逃至百色。更要命的是,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参加讨袁的通电,不啻晴天霹雳,让疲惫不堪、进退不得的龙觐光无所适从。陆荣廷觉得时机成熟,让儿子收网。于是陆裕光一声令下,那些招募的八千“新兵”瞬间倒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龙军缴械。龙觐光被俘。此役,陆荣廷不费一枪一弹,不折一兵一卒,获得1 万多支枪械,100 多万元的饷银。
郭松年在后来的日子里,紧跟陆荣廷。孙中山在广州就任军政府大元帅后,郭松年提出“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改大元帅制为总裁合议制,排挤孙中山。旧桂系失败后,郭松年败走上海,隐居法租界。有一天,他在上海的寓所遭人袭击,包括其妻在内共7人毙命,而且其妻已是有孕在身,造成震惊上海滩的大血案。惊恐不已的郭松年狼狈逃回武宣,从此隐居。1950年,郭因与土匪暴乱有牵连,被法办,终年73岁。
郭松年不在了,庄园还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经驻军,做过粮仓。20世纪80年代后,庄园无人认领,周边农户建房,就地取材,将二楼房间的一些梁木盗锯,现已残缺不全,最终成了一个养鸡场。也曾有人怀疑郭氏庄园里的墙壁藏有金银器物,多次进入庄园,使用金属探测器开挖寻宝,结果一无所获。
责任编辑 蓝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