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空战”的思索
2016-05-14邓涛
邓涛
由于高度的技术密集性,空战的未来更具不确定性。如今,一系列新概念——电子战、新型卫星、数据链、精确制导武器以及无人机正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溉念或许为空军预兆了—个极其诱人的前景,但同时也可能得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技术本身成了当今最重要的空战理论家。
近距格斗可能没那么重要了
仍将战斗机间的对抗永远是空战的基本形态。那么,未来战斗机之间的对决是以“超视距”为主还是以“近距格斗”为主呢?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这其中普遍观点认为“两者将共同存在”,并且根据实战和系统的模拟实验结果得出近距格斗发生的概率仍将占整个空战进程的40%,因此未来战机仍需继续同时保持两种空战能力。考虑到超视距空战中,远程空空导弹可能失效,并且由于未来战机普遍具备超声速巡航能力,空战进程很可能更为迅速地进入“狗斗”。如果是隐身战机的对抗,则发现对方的距离会更短。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作战双方在超声速情况下实施首次超视距攻击后,是否一定会转化为亚声速近距空战?这其实主要取决于双方下一步对空作战的决心。如果一方不打算进入视距格斗并继续以超声速摆脱,那么近距空战其实是很难发生的。未来空战中,超声速巡航能力的普遍性决定了这一点。
事实上,作为最朴素的军事哲学之一,“以己之长”作战是情理之中的事,而视距内的狗斗,却可能是未来竭力避免的。这其中的奥妙在于,这种空战形式的机会几乎是均等的,既配置大离轴角导弹和头盔瞄准具的四代机,在单机较量中几乎与五代机没有什么差别,双方被击落的概率几乎一样。甚至于重型隐身战斗机还可能因气动效能的低下和内置的弹舱设计反而处于劣势。另外还需要看到的是,考虑到30年后,如果激光等定向能武器在六代机时代突破储能等技术限制,实现小型化并装备到海陆空各个平台上,那么,格斗空战基本宣告消亡,机动性好与坏在定向能武器面前几乎没有差别。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机载小型定向能武器可能收到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同天候情况下的有效射程有很大不同,为几干米到几十千米不等。超视距空空导弹射程比机载定向能武器射程要高很多,例如采用冲压发动机的欧洲“流星”导弹射程可达100干米以上,这意味着定向能时代中远程空空导弹和超视距空战依然保有生命力,保持未来战斗机主战武器和主要作战方式的地位。而定向能武器不仅可以用来攻击近距范围内的敌机,也可以在超视距空战中拦截敌方空空导弹。
隐身战机对抗或许是个伪命题
隐身和反隐身当然是很重要的技术,因为隐身直接剥夺了敌军的战场感知能力,同时为友军赢得了优势。所以在很多人眼中,未来空战从一开始就将是隐身战机对隐身战机的对抗。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不无道理。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战争刚开始时,隐身战机之间便进行对抗,是否是一个“伪命题”?未来战机由于具有大马赫数巡航速度、优异的低可探测性能,这使其成为了一件突袭和偷袭的绝佳武器。在广阔空旷的空域上,如果双方都是具有极低RCS值的隐身战机,且双方的陆基防空系统和预警控制飞机均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那么他们相遇的可能性有多大呢?空战会始于它们之间的对抗么?事实上,如果反隐身探测技术手段不能迅速进步,或“隐身技术”更为进步,那么双方“迎面相撞”的机会其实是比较渺茫的。既然双方的隐身战斗机“相撞”的机会非常低,任何一方都不会在漫无边际的广阔天空肆意飞行去寻找对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隐身战斗机机群会无所事事。它们更可能会抓紧宝贵时间突入敌方腹地纵深实施轰炸空袭,甚至去偷袭敌方的大型支援飞机如预警与指挥控制飞机、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等。实施这样的作战方案可以很灵活,也更接近于“空权力量”的本质。美国将F-22和F-35均列入了未来全球打击力量,就很值得品味。当然,对于隐身战机间直接对抗的研究仍然要下足功夫,这不仅对新一代战机的方案论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在实战中作到准备充份,从容应对。
无人机参与空战的是与非
毋庸质疑,我们又处于一场技术变革的边缘。这意味着当战略环境仍然不清晰、不稳定之时,技术变革的步伐却仍在稳步地加速前进一无人机参与空战的问题便是如此。虽然由于无人机的智能化水平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自主作战的程度,在未来相当长的-段时间内,有人机/无人机在空中作战中的关系仍将是控制与被控制以及功能相互补充。既便如此,这已经足够令人兴奋了。近日,在法国达索公司公布的宣传片中,首次出现了“阵风”战斗机和“神经元”无人战机进行编队飞行的镜头,显示了法国在有人战机与无人战机协同作战能力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此之前,美国空军退役上校罗布·埃文斯等人也撰文宣称,若将无人机编入F_35编队,战斗机飞行员可以接受更广泛的授权,这意味着F-35战斗机的飞行员未来在某些方面将成为“空战管理员”。很多人由此坚信,二者结合后,或将起到1+1大于2的作战效果,足以形成—场货真价实的空战革命。
在很多人眼中,2025年后的空战模式,将是在空中预警指挥机的总体指挥下,有人驾驶的第四代或五代战斗机指挥若干架前伸到几十甚至上百千米外的无人战机进行空战。未来的空中力量将构成延绵几百千米的预警指挥机、有人战机、无人战机、远程空对空导弹的空中打击纵深,甚至干脆认为无人机彻底取代有人机进行空战是迟早的事情,更遥远的未来将进入全面无人化空战的时代。应该说,这份信念有其合理之处。虽然在战术层面,这种概念明显背离了过去和当前的空战实践,但无人机参与空战肯定是一个大势所趋的方向,这一点毫无疑议。比如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空军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就曾在一份名为《空战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制空权的影响》的报告对假设的未来空战进行了分析,交战一方是美军战机集群,另一方是具备超声速巡航能力的敌军隐身战机集群。敌我集群在数量上接近,敌机的雷达信号特征虽未达到美军战斗机的水平,但也已大大降低,并且具备超声速巡航能力。不过,美军战机集群中包括数架远程无人作战飞机,经优化后能够作为传感器平台,并配备适当的空战武器载荷,由配备强力传感器设备有人驾驶飞机实施协同。这些无人机通过数据链与有人驾驶飞机进行联系,并将获得的信息进行融合。这份报告的结论是,既使无法得到已方预警机的支持,而且交战空域处于敌方区域的纵深,但由于无人机一有人机系统仍能通过融合从广泛分布的传感器中获得的足够数据,可以对敌机集群造成超过75%的损失,而已方损失率不超过30%。再考虑到已方的损失中,大部分是前置的无人机且不包括宝贵的飞行员,因无人机的加入而对空战态势造成的影响可见一斑。
但过份强调未来空战中无人机的份量却是有害而无益的。“无人机一有人机”这一空战组合,在未来空战中的效能究竟如何有侍时间和实践的检验,这其中的原因在于,如何确定有人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功能划分。整个协同任务过程中有人机的飞行员不仅要接收来自其他平台的最新战场信息,还要根据战场情况指挥控制无人机。如果采用传统的数据输入方法,无疑会极大地增加飞行员的工作负担。现役或是即将入役的五代机均为单座战机,尽管其在航电系统的集成化、智能化水平上取得了突破性进步(这也是大多数五代机取消“后座”的原因),但在情况瞬息万变的空战中让一名飞行员身兼数职,负担还是很大。
回归空战的本质
未来战争究竟将会怎样,人们永远不可能做到一清二楚。但至少在空战领域,趋势是从过去注重武器平台的性能转到注重整个作战体系的效能。现代制空权已经具有制空地域全局性的基本特征,既便是局部战争也是如此。从掌握制空权的空间上说,必须是整个战区,而不仅仅是针对主要作战行动区域空间的控制权,更不能局限于某一作战方向或某一作战地区的控制权。如果说,全局性成为现代局部战争制空权的基本特点之一,那么未来空战就更是如此。不过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地要触碰到空战的本质——如何更有效率地“剥夺敌人的飞行能力”?
如果未来的空战环境是使用超视距导弹或定向能武器进行交战,那战场态势感知优势将具有决定性意义。换句话说,未来空战很大程度上将是态势感知的科学和艺术,而不是短兵相接的残酷肉搏。在冷战结束后75%的空战中,目标被摧毁时并不能看到是什么将它们击毁的。事实上,如果可以这样来定义态势感知,即“了解敌军的动向,同时不让敌军掌握我军的类似信息”,那么在态势感知能力占有支配性地位的情况下,未来空战一种可能的重心转移是从飞机转到武器本身,从而加剧传感器系统的分布式和武器载体的泛平台化趋势。然而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比如,空对空平台的概念或许将完全不同。随着雷达、隐身技术和超远程空空导弹的发展,大型作战飞机的空战效能可能第一次与战斗机平台相匹敌甚至更为优越。其结果是,快速而敏捷的“小型空战平台”将被放弃或被置于次要位置,取而代之以无人机群配合下具有良好隐身特性的“大型空战平台”,并因此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洲际制空能力”。基于这一判断,未来的战斗机很可能与轰炸机共用机体,甚至可能干脆就是轰炸机本身,至于“战斗机”的称谓则很可能被抛弃,代之以“制空机”之类的“新名词”——这完全可视为当年杜黑口中“交战飞机”的复活。不过,以轰炸机执行空战任务或许已经很令人“崩溃”,但更具颠覆性的观点还在后面。事实上,就“剥夺敌人飞行能力”这个军事意图而言,“歼敌于空”并非是—个效率很高的方法,随着陆基或是海基防空/反导系统在技术上取得的长足进度,进攻与防御的界限模糊了,这不但让陆基(海基)平台加入“空战”(夺取制空权)成为可能,而且“以地制空”在政治上也更具灵活性。最近俄国人“大大方方”地撤出驻叙利亚的大部分航空兵力量,但却将S-400系统留在了那里,就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举动。同样,美国执意将“萨德”系统部署在韩国,难道真的仅仅是“防御”?这一切或许都反映出在技术因素的推动下,由基于“需求”到基于“能力”的一种军事斗争新趋势。
责任编辑:王鑫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