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实践研究
2016-05-14李巧仙
李巧仙
【摘 要】小班幼儿入园后,与父母亲及家庭发生了短期分离,并且其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加之入园准备不充分,就容易产生入园分离焦虑。分离焦虑症是比较常见的,且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利,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应对,多种途径预防和缓解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问题。为此,本文将从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入手,分析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家园联系
每年九月份幼儿园开学,都会有很多新入园的幼儿因为分离焦虑问题而备感痛苦,使家长和教师十分困扰。有专家称之为“九月哭潮”现象。那么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如何,这一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解决呢?这将是今天我们着重探究的问题。
一、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现状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与某一特定人结系亲密关系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哭闹、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小班幼儿一般来说只有三周岁,他们入园后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表现为父母接送时哭闹(甚至有的幼儿会整天不停止哭闹),缄默不语,拒绝进食,拒绝参与活动等。一般情况下表现为哭闹的幼儿占据了绝大多数,这是最为常见的分离焦虑表现。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小班新入园孩子中,分离焦虑持续一周的占15%,持续两周的占65%,持续三周以上的占20%,由此可见,极少有幼儿没有分离焦虑症。当然,如果幼儿园提前做足了入园前的过渡教育,则会使具有分离焦虑的幼儿比例降低。
二、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成因
小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问题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幼儿的入园准备不充分,入园过渡期不适应,以及3-4岁幼儿生理与心理的特点等,下面我们逐一分析。
1.入园准备不充分
在幼儿入园之前,家长应该提前一段时间进行入园准备。这里,入园准备并非物质的准备,而是一些幼儿的习惯、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以便使幼儿能更快接受分离。比如说,一些家长并没有提前带孩子去幼儿园参观环境,没有提前与幼儿沟通入园的事宜,没有训练幼儿独自吃饭、上厕所等事项,也没有鼓励幼儿与其他孩子一同分享、一同游戏,没使幼儿对集体生活有所了解,便直接将孩子带到幼儿园,强迫孩子接受突如其来的改变。这种缺乏入园准备的情况是造成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最主要原因。
2.入园过渡期不适应
即便是成年人,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后,都需要极力地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更不用说只有3岁的幼儿了。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之后,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家庭的生活环境,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老师与小伙伴,与父母或祖父母等监护人分开,独自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习惯方面也与之前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中,幼儿是不适应的,因此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3.幼儿心理与生理原因
幼儿自身的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也是造成分离焦虑问题的主要原因。
(1)心理因素。幼儿与父母在一起是安全的、自信的,尤其是自己在情感上的需要及时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离开亲人后,幼儿会感到不安全,处于一个安全感丧失的状态,进而导致情绪不稳定,茫然不知所措。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会本能地哭闹,拒绝进食,拒绝与他人交流。此外,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受感染、不稳定、容易外露等特点,由于这些心理特点,幼儿十分容易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在幼儿之间又是会互相感染的,所以才会产生“一个哭,全都哭”的现象。
(2)生理因素。一方面,幼儿只有3周岁,其生活自理能力相对存在着欠缺,比如不会独立进食,不会自己穿鞋、穿衣服,需要相对陌生的教师来帮助,所以会受到情绪困扰。同时,由于幼儿在家时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惯与节奏,进入幼儿园后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这种规律的打乱会导致幼儿产生焦虑。
三、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的解决策略
前文中我们分析了小班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应该一一加以解决,以缓解幼儿的焦虑和痛苦,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1.入园前做好家长沟通工作或培训工作
家长在育儿理念方面并不是完全科学的,而幼儿教师则是幼儿教育方面的相对权威的,因此,幼儿园方面应该在幼儿入园之前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就入园事宜与家长进行深入沟通或对家长进行培训。比如我园每年八月底就安排小班新幼儿家长会,将入园前的准备工作一一告知家长,从物质准备,到幼儿的心理准备、情绪准备、行为习惯准备、生活规律准备等,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家长在了解到这些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地准备,就会减缓幼儿的焦虑感。
2.安排入园游戏过渡课
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与人际关系的改变与生活规律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关联。为此,幼儿园可以为幼儿安排入园游戏过渡课,可以是一周,也可以是两周,在这段时间,可以由家长陪同幼儿入园。在家长的带领和参与下,幼儿会比较有安全感,那么这段时间的过渡课就会心情舒畅,也会将注意力放在与其他幼儿的交往方面。同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过渡课,幼儿也能够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习惯、生活规律方面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如此,人际关系初步建立,生活习惯得以改变,生活规律逐步与幼儿园靠拢,那么幼儿在真正入园之后,就能够更好地渡过过渡期,顺利地缓解分离焦虑。我们幼儿园就为幼儿准备了十天左右的过渡课,在过渡课上,幼儿由一开始的无序、懵懂,慢慢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在九月份集中入园时,很多幼儿都表现得非常好,仅有少数幼儿依然有哭闹现象,可以说入园焦虑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了解幼儿内心,安抚幼儿情绪
幼儿的内心活动是十分丰富的,但是他们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所以一些焦虑、恐惧的情绪会积累,并以不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如果对幼儿哭闹、沉默寡言以粗暴训斥、恐吓来终止,随意的指评,惩罚幼儿,这样会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增加幼儿的恐惧心理。为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幼儿,发现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安抚他们的情绪,进行适当的疏导。比如,洋洋第一天入园时,在家长走后并没有哭闹,但是一直蜷缩在角落里,不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也不说笑,只是重复着“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了解到这一情况之后,教师与其进行了沟通。教师询问:“小朋友,妈妈在家跟你经常玩的游戏是什么?你能教教老师吗?”洋洋闪烁着大眼睛看着老师,却一言不发。老师继续说道:“那老师教你一个游戏,你回家教给妈妈玩好不好?”洋洋还是重复着那句“我要找妈妈,我要回家。”看到洋洋内心情感十分压抑,教师决定帮助幼儿疏导情绪。“你想妈妈了对吗?”幼儿点了点头。教师伸出双手:“老师知道你想妈妈了,知道你心里难过,让老师抱一抱好不好?”幼儿没有说话,教师将其抱进了怀里,并抚摸着幼儿的头说:“妈妈走的时候告诉老师,洋洋可乖了,特别喜欢唱歌,会唱《两只老虎》,还会唱《拔萝卜》,对不对啊?”洋洋小脸上终于洋溢起了笑容。
四、结语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会导致幼儿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需要引起重视,多种途径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小溪.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中幼儿同伴言语交往特点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2]史文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新入园小班幼儿分离焦虑及其缓解[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
[3]宾晓亮.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现状及其分析研究——以北京大学某部幼儿园贝贝班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02).
[4]王晓琳.新入园小班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常用缓解策略的现状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