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有效运用
2016-05-14赵江华
赵江华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缺少和学生之间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的交流,一味地板着脸孔,目光严厉,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稳如泰山,寸步不离讲台。使学生易产生对教师的敬畏心理,使课堂气氛骤感压抑紧张。既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欲望,又使课堂教学失去生命活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再好的教学方法教起来也显得呆板做作,再好的美文学起来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为了使学生身心愉悦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恰当的肢体语言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一堂好课要追求“四味”,即充满趣味,饱含情味,具有韵味,令人回味,而要达成这“四味”,要依赖于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民间有句谚语“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便是对语言神秘的高度评价。相声之所以受大家欢迎,重要的是演员能恰当的,甚至是夸张的运用表情、动作来补充有声语言,增强娱乐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就好比一个演员,适时适度巧妙运用熔注教师情感的肢体语言配合有声语言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创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理想教学境界。那么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眼神
课堂教学中,目光的运用是教师最常用、最有效地利用非言语行为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即用眼睛“说话”。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就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眼神。她曾说:“教师应从学生眼神中了解真实的东西,使学生感到你在对他讲课,调动他们的参与感,提高教学效果。”眼神交流有时胜于千言万语,从与学生的目光接触中,教师还可获得信息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讲解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在注意听讲,是否理解和认可。而教师与学生的目光接触也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期许,鼓励和探询,也可表达对学生的暗示、警告。短短的一堂课,可能会有无数次师生的眼神与眼神的交汇、目光与目光的互通,这也是师生的心灵在进行一轮又一轮的对话。在课堂中,每当我们教师注视学生的次数增多时,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就会提高,当发现有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我们不必直呼其名批评他,损伤他的自尊心,分散其他同学的注意力,而是用严肃而期待的目光提醒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能在不扰乱课堂秩序的前提下解决问题。
二、面部表情
在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中,面部表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马卡连柯曾说:“不能运用必要的面部表情或者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教师,都不会成为良好的教师。”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脸就是心灵的镜子。在讲台上,教师的面部表情一般都是很直截了当的,学生一眼就能读懂。现在的学生需要老师喜则同欢,悲则同泣,以激情带动激情,以共鸣引起共鸣!
从每学期学生对教师的问卷情况来看,善用微笑的老师常受到学生的欢迎。我曾让学生以《怎样的老师你最喜欢》为题写一篇作文,一个学生写了他初中的音乐老师:“她总是将微笑挂在脸上,面对任何一个学生,她总是微笑,哪怕是学生惹她生气,她也仅仅脸一红,偶尔会搞怪假装生气,所以班上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位温柔亲切又经常微笑的老师。”因此,一个善意的微笑,看似平常,却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微笑来接近学生,亲近学生,学生则会“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三、仪态
身体姿态是身体语言最外显的表征,学生可以由教师的身体姿态看出教师的情绪与权威,一个衣着得体大方,仪态优雅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感受,学生心情愉悦,学习热情高涨。相反,如果一个行为邋遢,又有许多不雅小动作的教师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对这位教师所代的课丧失兴趣。我有个学生在写她初中语文老师时,是这样描述的:“因为她是一名女教师,所以很会穿衣服,在仪表上面很注重。每次上课都焕然一新,清清爽爽,她每每都会激起我们的小心脏,同学们甭提有多喜欢她了!”可见,仪表对于一个老师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师的仪态还体现在教师上课的声音强弱与语调的高低上,声音洪亮、语调亲切与有气无力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完全不同的。优雅大方的身姿,辅之于亲切的语调,给学生以亲和力,课堂气氛自然更加和谐。另外,教师的站立或走动时状态,亦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某些暗示。教学中有几种误区,要引起教师的注意,一是女教师穿高跟鞋,尤其是响底的高跟鞋,教师不停地走动,必然会引起学生心烦,甚至反感;用手肘撑在讲台上或身体靠着讲台或靠着学生桌子讲课。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弯下腰,倾听学生,这样显示出教师的亲近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在教师讲解时,则需要抬头挺胸,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传递出的信号是令人信服的,这样教师讲解的内容会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可见,语文课堂上,教师声情并茂,带有感情色彩的演绎文本知识,会使课堂生动、有趣、倍加感人,使学生在愉悦、和谐、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课堂效果明显。
四、手势
研究表明,教师恰如其分的手势常常使学生获得大脑兴奋中心的持续而增长记忆的长度,增加记忆的强度,突出重点,使学生加深印象。教师运用富有变化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重难点。教学中,教师自然大方、平静安详,当讲到重点时候,或慷慨激昂,或离开课桌,跨前一步,或配合恰当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手势运用得当,则会给课堂增光添彩。借着适当的手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掌握整个课堂的气氛。有经验的教师会使用许多的手部动作来奖励或制止学生的某些行为。当教师讲课讲到兴高采烈之时,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眉飞色舞”,以情感来感染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上课就不会思想跑毛,注意力高度集中。因此,恰到好处的运用手势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十分必要的学科,确实能起到形象而直观地强化教学信息的作用。
语文课堂需要以知识激活知识,也更需要以激情激发激情。慷慨激昂的议论文可辅助斩钉截铁的手势;情真意切的散文可辅助轻柔温和的手势,兴之所至,大可手舞足蹈。一切皆能信手所之,挥洒自如。相反,倘若教师不懂也不会在讲解课文时辅助手势,只是一成不变的“满堂灌”,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那必将是一个一潭死水,昏昏欲睡的课堂。既然运用肢体语言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发挥手、眼、耳等多种感官的效能,那我们就应该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真正得到创新,增强教学效果,语文的魅力也就自然流露出来了。
总之,在今天,教师讲课时不能只限于简单地解释课本的内容了,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一个生动的课堂。教师讲课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同时也是展现教师魅力的过程,学生听课不仅是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身心得到享受的过程,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这个角度上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教师的一笑一颦,一言一行都影响和感染着每个学生,教师要巧妙,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把眼神、表情、手势与教学内容、教学语言、师生情感等协调好,使得整个肢体语言衔接自然,轻松得体,富有艺术魅力,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在有限的45分钟使语文课堂教学渐臻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