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6-05-14吴清亮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自信心创新小学数学

吴清亮

【摘 要】如何正确处理错题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认识到并解决问题,甚至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今后的学习都有重大影响,所以在当前教育中很受关注。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从正视错题、举一反三、错题的整理和利用三大方面入手,对错题资源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错题资源库;小学数学;创新;自信心

失败是成功之母,同理,在获取正确答案的过程中,错误也在所难免。小学生处于人生启蒙阶段,思维逻辑和心智都不成熟,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犯各种错误。教师要做的,并不是学生犯错误后如何进行惩罚,而应该是如何合理引导,使他们主动认识到错误,并能分析原因,总结教训,避免下次再犯。所以,对于小学数学中的错题,应对其进行有效利用。

1 宽容犯错,增强学生信心

在过去教学中,一旦学生出现错误,多数教师都会予以严厉批评。这种态度和做法不符合当前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纵然是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中也难免会出现失误,因此教师应保持宽容平和的心态,面对所犯的错误,应考虑如何纠正如何避免,而非暴风雨式的批评。其次,人性化管理是教育改革以来一直提倡的重要理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此方面做得非常好,也留下了很多美谈。现代教师应当向其学习,面对错误,循循善诱,以春风化雨的柔和态度,帮助学生分析错误,与其一同解决难题。再者,小学生争强好胜,自尊心强,但心理承受力极弱,且处于人生启蒙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他现在以及未来有着重要影响。严厉的批评会令小学生感到畏惧,自信心丧失,甚至会形成很长时间的心理阴影。

因此,在学生犯错时,并非要求教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正视错误,以宽容理性的态度对待。针对不同的答案,即便知道是错误答案,也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并谈谈自己的理由,这会帮助他更好地认识错误,对其他学生而言,未尝不是一个培养新思路的经验。

不如在讲单位时,教师把长度、重量单位结合在一起讲解,先问了个极易回答错的老问题“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很多学生都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喊一斤铁重。这时,教师鼓励学生上台,在天平上进行调试。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千克和斤之间的转换。教师此刻把千克、克、斤、两等生活中的常用单位进行罗列,并让学生换算。搞清楚之后,已经有不少学生都发现了刚才的答案是错误的。但教师并没有针对错误有太多提及,反而夸赞学生能够及时识破他的陷阱,使得学生很有成就感,对后面的学习也更有信心。

2 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定势思维和机械逻辑很容易让学生进入死胡同,面对习题毫无头绪,急的一团糟。如果此时换个思路,也许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因此数学教师通常会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解法,并能灵活运用,把握住哪个解法更简单更准确,以节约时间。素质教育并不提倡题海战术,因为各种习题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基础打牢,对所考知识点能够熟练应用,无论题型如何变,都不会太困难。这就要求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能够根据一个问题,解决类似的其他问题。

比如有道习题:为庆祝元旦,学校要在元旦到来前制作出30个灯笼。如果由1班单独制作,需要10天,如果由2班单独制作,需花费15天。那么,两个班如果一起制作,共需要用去几天?

学生们按照固有的思路和解法,很快就求出来了,共需要6天。这时,教师又换了数字,如果要做60盏灯笼,两班合作,需耗费几天。学生不经思考,答案直接脱口而出:“12天。”教师并不急于判断对错,而是让他们在思考一次。果然,有几位同学重新算了一遍,居然还是6天。依然有不少学生觉得不可思议,教师便又把数量设置为45盏、150盏、300盏,结果都一样。

教师把他们的解法一步步剥开,即先算个人的每天工作量,因为这个量没有变,所以最终的时间也没有变。接下来,教师举一反三,改变每天的工作量,再令学生计算,果然与之前大不相同。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总量、效率和时间之间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刻,今后再解决此类问题,就不容易犯错了。

3 整合资源,予以合理利用

小学时间长达六年,每个阶段都可能犯错,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勤加复习,加深印象。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练习,学生都应提前准备一个纠错本,作为错题资源库而存在。尤其是考察重点知识和容易犯粗的题目,学生应该详细记录最初的思路和解法,并在后面分析出错原因,谈谈自己的感受。修正区则可以给出多种解决方法,并对每一种方法的原理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但可以随时复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可以说,一本错题库比题海要具有更实用的价值。

对错题的原因分析非常关键,能够出错,要么是学生的知识薄弱处,要么是存在着其他问题,只有仔细分析原因,才能帮助学生完善自身,解决错误,降低以后的失误率。比如审题失误,这种原因很常见,当学生面对“相向而行”、“相对而行”、“向背而行”、“同向而行”时,极易弄混,这说明他们在文字理解上还有待提高。此外,概念定义模糊、思维定势、粗心大意、心理紧张等都可能导致错误,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会有必要加以提醒。

最后,整合错题资源、分析出错原因都属于前期工作,对错题库的充分利用,才是实现其真正意义的途径。合理利用错题集,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失误和缺点,时时对自己加以警戒,培养严谨学习的态度和习惯。错题集运用得好,对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还能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通过记录、反思、归纳、整理错题,提高教师课前预设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改进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错题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善待错题”也是促进学生“立志向、扬志气、强意志”的重要举措之一。“错题”作为一个载体,解剖它、研究它、转化它,有很多具体的事可做,如错题分析卡、错题资源库、防错探高招、纠错好诀窍等等,其研究过程师生、家长均可从不同的视角参与,既可出智慧,也能常砺志,还能大大地带动各学科错题的减少与师生家长成长中错误的预防等等。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但作为教师,我们要多研究这些“错题”出现的原因,巧妙地通过比较,让学生找准“错点”,领会出错的原因,自己纠正错误,达到“纠正一个错点,预防一类错题”的目标,形成自主学习的“亮点”,提高了学习实效。我们应有正确的错题观,允许学生出错,宽容错题,延迟评判,着力引导学生自己找出错点,分析错因,及时订正。

4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年龄、心理、思维等因素影响,小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错误。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应予以重视和正视,以平和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错误所在,在帮助他们解决困惑错误的同时,能够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使其更有自信,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大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张莉.巧让“错题”生成“精彩”——谈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5,30(10):49

[2] 朱超君.小学数学作业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14(2):154-155

[3] 孟庆庸.从一道错题看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深化利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13(3):137

[4] 徐采念.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J].新课程学习,2014,26(3):59

[5]高敏则.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新课程理论.2014,15(8):65-66.

猜你喜欢

自信心创新小学数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