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

2016-05-14陈富贵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探究高中数学

陈富贵

【摘 要】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导学案”加“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而且要更多地考虑学生如何学,这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精髓。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自主探究

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共同设计的导学案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运用引导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教师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的,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模式。

实施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理念。在实际课堂教学操作过程中,不但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突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迁移规律的作用下,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学生去探究,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寻找,结论由学生去总结,而这一切都是以学生为主。教师还应将导学案与教案相结合,课上与课外的知识相结合,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实施的导学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包括制定学习目标,做好预习;创设问题情景,制定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答疑;教师掌握时机进行点拨,抓住要点精讲例题;课堂及时进行检测,教师作出科学评价;教师对知识整合拓展,培养创造性应用能力这六个环节。

一、制定学习目标,做好预习

导学案的第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目标就有了学习的方向。我们在上“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这节课时,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首先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数列及其有关概念,了解数列和函数之间的关系;了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并会用通项公式写出数列的任意一项;对于比较简单的数列,会根据其前几项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这三点。在上“离散型随机变量”这节课,“则首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理解随机变量的定义;掌握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这两点。随机变量的定义:像这种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 常用字母 、 、 ……表示。思考:随机变量与函数有类似的地方吗?”导学案的又一个作用就是能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把每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有所了解,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开展自学的过程,在这一自学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疑问、不明确或不理解的地方,这样就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完成对每节课的知识准备,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创设问题情景,制定活动方案

在这一环节,如果在有条件和需要时,教师可以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来给学生真实的感观体验,或者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来向学生展示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准备情况,确定教学的起点。例如,在上“离散型随机变量”这节课,导学案中设计了两道复习题:一个是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可能是多少?出现偶数点的可能性是多少?另一个是掷硬币这一最简单的随机试验,判断其可能的结果是哪两个事件?在谈论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用一枚骰子和一枚硬币在课上进行实物演示,从而和学生一起探讨事件的可能性问题。而在上“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和“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这两节课时就没有设置演示环节的必要了。

三、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答疑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将进入自主探究阶段,对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疑点,及时组织学生前、后、左、右四个同学分成一组,进行讨论。讨论中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做的分析、对问题的看法,供其他同学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疑,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的时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探究,从尝试中会发现一些规律,学生不仅获得新知,还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这时可以引导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谈论时,要关注所讨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合理分组,让小组中学习方法较好的学生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鼓励学生互相帮助,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发挥个性特色,最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掌握时机进行点拨,抓住要点精讲例题

到达这一环节后,就是集中解决经过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把“导学案”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启发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出想要的结果,在归纳过程中有可能有的同学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此时要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形式和特点,进而适当渗透相关的数学方法,并详细讲解经典例题,通过对经典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直线的两点式方程”这节课的导学案中,教师就设计了“典例透析”环节,通过对两道经典例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求解直线方程的两类方法,一类是已知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求所在直线方程,另一类是已知过一点和与两坐标轴的截距关系求直线方程。通过对经典例题的讲解环节,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严谨性,要做到步步都有根据,数学学习不能有任何想当然,不能自己去创造什么公式,任何数学公式都是要能够经得起推理论证的。

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其重点和疑点来确定讲的内容,抓住前后知识间的共同要素,进行画龙点睛的讲解,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归纳新旧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以达到补充完善、整合提升的效果,从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五、课堂及时进行检测,教师作出科学评价

学生在以上自学、讨论的环节中,如果提出了好的方法,教师应及时大力表扬,不明白的地方,要鼓励学生大胆去探索。导学案中的训练题,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及时了解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导学案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题为必做的基础题,体现大纲和教材的最基本要求;第二层次题为选做题,体现大纲及教材的较高的要求;第三层次的题为提高题,难度较高,主要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检测学生综合素质。如“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课的导学案中设计了四道练习题,分别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解决。

六、教师对知识整合拓展,培养创造性应用能力

在上述五个环节的基础上,这一环节教师应引起学生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把本节课所用的数学思想、学习方法、思维策略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同时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足够重视,教师应把本节的重点内容概括归纳,梳理成线,加深学生的印象,指出学生在自主探究问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本的知识方法、技能、技巧,发生了哪些错误,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的。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式延伸和创造应用。这一过程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等其它方式进行,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的课实施不同的方式。目的是将本课的内容进一步拓展,不仅是内容上的拓展,而是思维的深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达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的目的。

猜你喜欢

导学案自主探究高中数学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