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6-05-14张亚莉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有效性数学课堂

张亚莉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兴趣的培养以及思想品德的培养等等。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呢?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本文就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作业训练等环节作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抓住了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就把握住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影响着课堂的进程与质量。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谈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有效教学提供氛围

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熟悉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做到因人施教,有的放矢。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能营造一种轻松自然,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下,学生听课的积极性高,反应迅速,思维活跃,有利于他们心智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联系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为有效教学提供基础

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接受能力、知识基础等,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其次,要熟悉数学教材,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教学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都要了如指掌。另外,还要明确各单元、各章节的知识在整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融会贯通地教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效教学提供重要条件

1.借助问题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将学生未知的数学规律、法则、关系、事实等前置应用,创设新奇的悬念情境,展示数学知识的非凡魅力,有助于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得以继续和延伸。

2.借助活动创设情境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的抽象、枯燥、难理解。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应有这样深切的感受:听来的记不住,看到的记不牢,只有动手做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就是让他们去动手操作。例如在“圆周角”一节中,可设计活动情境如下:(让学生进行以下操作)①作已知圆的任意一个圆周角;②再画出这个圆周角所夹弧对的圆心角;③分别量出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④再任意作一个圆周角,是否还有上面的结论?通过以上活动,学生自己能总结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关于圆周角的结论,即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来证明了。课堂引入自然顺畅。

四、优化数学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为有效教学提供保证

1.主动驾驭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材的固定不变的做法,取而代之以能够根据学生生活实际主动地去驾驭教材、处理教材。

2.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1)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两种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吸引他们长期的注意力,让他们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方法。通过摸索我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即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各小组内的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各小组之间互相竞争,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例如我在讲授《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时,按照上述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让每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观察、分析、总结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并且要求每组的小组长建立明确的责任制,保证每位组员都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当小老师讲课,汇报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最后,我还会对小老师们的讲课和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让他们真正成了数学课堂的“主人翁”。

3.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主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一是课堂引入,二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推理出结果,三是在讲解例题中点评学生得出的结果,给出正确概念,四是学生的课堂练习,让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应用,加深理解和知识点的巩固,五是课堂小结。优化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过程中,通过科学的设计,间接的认知活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教与学、讲与练、教学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

五、改进作业训练系统,为有效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1.作业训练应注重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数学作业既要注重 “双基”的落实,也要重视来自日常生活与实际的问题。初中数学中的许多知识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如“百分比的应用”的作业:小明有一笔2000元的压岁钱,准备在银行里存三年,请你在了解银行存款利率利息政策的前提下,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法,分别比较三年后所得的利息,然后向小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了解存款、利率、利税等问题,也有助与学生关注生活、勤俭节约和依法纳税的意识。

2.适时的布置一些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实践性、探究性的作业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如在学习“科学计数法”这一节的作业时,在完成了必要的巩固练习后,课后回家作业是:①通过上网或其他渠道查一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用科学技数法表示出来。②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量,计算一年的数量;如果本区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用科学技数法表示出来。我们将在一周后统计结果。这个作业让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现实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

3.经常性的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作业是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不同,因此,作业完成的程度也不同,要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就要求老师在每节课上都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布置一些必做题和选做题;分层布置作业等。

总之,教师对教学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成功的教学是一个不断试验的过程,是终生的学习过程。怎样实现有效教学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不能靠增加课时,要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浪费。需要我们研究教育科学理论,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倾听学生的心声,提高教学效能,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途径。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数学课堂
欢乐的课堂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写字大课堂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