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2016-05-14程征
程征
【摘 要】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初中数学的教学在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同时要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善于运用情感教育于数学教学之中,这除了是对数学教育工作者的较高要求外,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能够融合进情感教育,注意情感熏陶,一定会使更多的学生在个性方面得到良好发展,从而能使我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如果没有情感的注入,将是不可能将其学好的,一旦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加之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就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数学天才,可以说情感教育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就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浅谈一下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和课堂教学为中心,注重双基,教师一般仅仅视传授知识、解决疑难为天职,这就形成了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由于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教学,导致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意志品质得不到体现,教学活动都由教师来组织,学生只是消极参与。
虽然情感教育现在已经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成为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去领悟学习。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吧: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很多都在外面打工,这一现象在农村特别突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家里的情感教育几乎为“零”,再加上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如果教师不注意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将毫无意义,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新课程里有许多生活情境,我们只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到这些生活情境当中,就间接的把情感教育渗透到了你的数学教学中。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传统的数学教学忽略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作用。国家教委曾在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会议上强调:在数学方面,不仅要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有情感的交流。事实上,学生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老师是“良师”,更是“益友”。这势必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看,情感总是与认识紧密相联。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特别是理智感,能使人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保持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克服困难。一般来说,不满意、烦躁、痛苦、忧伤、愤怒等消极因素能削弱学生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头昏脑胀,记忆混乱,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刻板,学习效率低;满意、欢乐、喜悦、爱慕等积极情感能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使学生头脑清醒,感知范围广阔,记忆敏捷牢固,思维深刻灵活,学习效率提高。
在智力活动中:①情感有动力功能。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智力活动与未来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就会使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向学生传授丰富新颖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知识的情感,使他们能深入钻研,刻苦地探索知识,攻克难关;教师以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就会使学生对智力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体验到智力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情感有增强信号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情感的信号功能把深厚的情感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激励或阻止的作用,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效率。例如,上课时,教师通过表情把教材讲得有声有色,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理解和掌握教材。③情感具有感染功能。情感通过潜移默化,能增强学生智力活动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满腔热情,关心爱护,并以积极乐观的激情去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去教育、感化学生,做到以情动人。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的注入,将是不可能将其学好的。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及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一旦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加之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就有可能培养出一个数学天才,可以说,情感教育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情感思想目标,并借鉴布卢姆情感目标分层原理(接受——反映——价值——组织——性格化),我们把学生的情感发展过程及相应的情感教育大致分为如下三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形成——保持——内化。在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系统诸多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教师是教的活动主体,学生是学的活动主体。正确贯彻素质教育,教师就要转变旧的教育观,端正对待学生的教育观念,要投入情感教育。如果老师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情感,学生一定会对该老师所授的课产生好感,这便自发地在学生的内心中形成了一股积极教育力量。因此,我们教师应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学生,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发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对于差生,由于长期受自卑所困挠,教师应当更多的给他们投去鼓励的目光,使他们在心理上保持平衡。而在教学中,对于差生决不能歧视、讥笑、挖苦。相反,他们有困难时,教师应热忱地帮助,他们有进步时应积极表扬,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教师对学生的爱便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从而变为学习的动力。
没有正确的学习数学的动机及缺乏动力,将使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效果大打折扣。而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认识到数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必修学科则锻炼和培养人的能力的学科。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没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将很难去接受和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这势必要求我们重视数学的学习,从此来调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使学生从感觉到需要学习数学到真正有目的地学习数学,直到为远大目标而致力于学习数学。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和爱好都是以情感为动力的心理因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教学中应采取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以激励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法上,要灵活多变,比如用发现法、比较法讲性质、法则:用讲讲、练练或议议等方式上习题课或复习课。发掘数学本身的兴趣因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数学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兴趣因素,需要教师的发掘和加工。如“阿基米德为国王识别黄金王冠掺假”(体积的计算)、“印度象棋大师要求国王奖励”(幂指数的大小)等趣题,都有兴趣因素。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寓理深刻的趣题趣例,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生平、趣事,一些世界名题的历史典故,一些巳经解决或尚待解决的数学猜想,一些似是而非的数学诡辩等等,必能妙趣横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好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