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宣传标示的职业性设计示例
2016-05-14王文娟朱涛周杰刘佳蔡百川
王文娟 朱涛 周杰 刘佳 蔡百川
摘要:高职院校的校园标示设计应当充分体现职业性。职业性特征可用从产业特征、专业设置、校企合作、职业岗位、职业精神等方面,以特定设计法或融合设计法进行设计。本文以高职院为例,提出了一些职业性设计示例。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宣传标示 职业性 设计 示例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和体现职业性。校园宣传标示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和载体,宣传标示的设计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形成别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形象展示。
1.宣传标示职业性设计的切入点
高职校园宣传标识的表现形式包括景观标识、媒介标识、导向标识、形象标识、宣传用语等。要在宣传标示设计中充分体现职业性特征,可以从以下方面切入:一是以专业对应的行业产业特征。二是以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状况的专业设置。三是以体现深度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四是以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特征。五是以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因此,在高职院校宣传标示的职业性设计,必须要切合地方产业特征和校企合作特征进行思考。就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而言,则是要切合宜宾的产业结构特点和本校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
四川省宜宾市是全国主要的白酒生产基地之一,是四川最大的综合能源基地、重要的机械制造基地和化工轻纺基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365”发展战略提出要建设“三大中心”——全省物流商贸中心、川南金融中心、川滇黔区域交通枢纽中心,打造“六大基地”——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综合能源深度开发基地、重大装备机械制造基地、新型化工轻纺基地、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确定了宜宾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是宜宾市政府主办的一所高职院校,是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之一,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农工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地方高职院校。学院适应宜宾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上,着力适应“2365”发展战略建设生物技术、酿酒、物流、茶叶、旅游、财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具、化工等41个专业。学院结合宜宾实际,与世界知名企业五粮液集团开展校企合作,政校企共建校企合作的二级学院——五粮液技术学院,重点从机电、物流、生物酿酒等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作办学的职教新路。
2.设计方法及设计示例——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宣传标识中融入职业性特征的设计方法分为两大类,即特定设计法和融合设计法。
2.1特定设计法
特定设计法是指专门设计一些实物来直接展示职业性特征。特定设计法目标明确、意蕴明显、视觉冲击力强。
设计示例1:浮雕:古道茶香。茶产业是宜宾重要产业之一,茶叶专业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专业,是央财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本浮雕设计将结合地方产业和专业设置结合起来。如图1
设计示例2:圆雕:觥影流光。在校园依山之处建设,体现宜宾悠久的酒文化、兴盛的酒产业,也体现出酿酒专业特点,职业性与艺术性兼容。如图2
设计示例3:在校园合适的地方制作职业形象群组,可做成浮雕或人物雕像,直接展示出职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同时也可体现出专业特征。如图4
设计示例4:体现专业特征的景观小品。在校园与相关专业有关的位置(如教学楼、实训场地等)设计制作景观小品,既美化校园,又体现专业,还具有指向性。如图5
设计示例5:大师展示墙,可为浮雕或者人物圆雕。将学校优秀教师和企业技能大师、能工巧匠塑造出来,体现尊师重教的教育氛围,也体现对精湛技艺的弘扬和提倡。如图6
设计示例6:学校的VI设计(部分)。如图6、7
2.2融合设计法
融合设计法是指在一些功能性宣传载体上巧妙地融入职业性特征。融合设计法立意含蓄,不露痕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设计示例7:将职业性融合在院系、专业宣传广告载体上,可使用在墙面或是宣传栏、宣传展板等。如下图为建筑类院系及专业的基本情况介绍。如图8
设计示例8:将专业特点融合在学生表彰或展示栏上,在宣传先进的同时体现职业和专业特点。下图为工科类专业优秀学生展示墙。如图10
设计示例9:将职业特点融合在宣传栏中。如显微镜造型的宣传栏体现了分析检测专业、以竹子为支架的宣传栏体现了旅游专业。如图10、11
设计示例10:将职业性融合在实训室场地标识中。如算盘造型的会计类专业的实训室标识。如图12
设计示例11:将职业性融合到校园导向标识中,如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五粮液技术学院校区设计的两种导向标识,分别融合了机电制造和白酒酿造的行业特征。如图14
设计示例12:五粮液技术学院是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校企合作二级学院,其logo设计将双方logo融合在一起,体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如图3
参考文献:
[1][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M].何卫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瑞士]C·G·荣格.论分析心理学与诗的关系.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见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判》.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教育部等六部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Z].2014.
[4]朱涛.地市级城市高职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梁德友.职业性与伦理性:高职校园文化开展的两个向度[J].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15):33-35.
[6] 俞钦博,叶欣,王娜.高校校园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4):37-38.
[7] 张波.高职院校导向标志探析[J].科教文汇,2012(2):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