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价值与建构

2016-05-14苗睿岚

中小学德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意义价值生命

苗睿岚

摘 要死亡教育在国内尚处于相对空白的境地。认识死亡及开展死亡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识死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开展死亡教育则能帮助学生反观生命意义,从而在实践和感悟中超越死亡。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和策略。

死亡教育;生命价值;生命教育;生命实践

G41

A

2095-1183(2016)09-00-04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编码

文章编号

人生各不相同,死亡却需人人面对。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断逼近死亡。然而,在教育实践中,死亡教育的意义却尚未被普遍接受。尽管,“人不仅生存着,而且需要领会自己的生存,赋予自己的生存以意义,人不能忍受无意义的生活”[1],但却很少去思考、认识死亡对认识生命意义的教育价值。死亡教育的本质是生命教育,认识死亡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命。我们必须承认,只有接受科学的死亡教育,才能帮助学生在认识死亡的过程中反观生命的意义,让他们的未来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

一、认识死亡教育:由遮蔽走向真实

谈及死亡,我们虽恨且怕,却不得不随时与其打交道,因为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可能狭路相逢。人皆怕死,“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要毁灭”[2]。然而近年来, 有关大、中、小学生自杀、他杀、虐杀动物的事件时有耳闻。这些漠视生命的现象挑动着我们的神经,触动着我们对生命理解的底线,使我们痛心疾首。我们需要反思,是否因为我们有意无意地回避死亡教育,才使得如今的青少年心理太过脆弱,面对挫折时缺少对生命的尊重?2004年的马加爵案,2015年的北大弑母案,2016年的芦海清案……这些都表明,现在的青少年缺少对生命应有的认知和敬畏。这些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无论是内在心理原因还是外在的社会原因,或许都能够归结于现行教育缺少了对死亡这一现象的关怀和省思,在生命教育的设计中缺少了对死亡教育的安排。

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我们对死亡常常是避而远之。儒家经典《论语》中有一处直接提及了死亡:“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显然, 孔子认为不需要过多谈论死亡问题——人事都还没有侍奉好,又何谈侍奉鬼神呢?或许正是因为这种生死观,使得中国人更偏向对孩子遮蔽死亡这一生命事实,使死亡淡出生活。这导致人们对死亡既好奇又惧怕。青少年学生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死亡不可能不进行思考探究,然而由于没有向青少年传达正确的死亡知识,使得青少年对于死亡这个概念困惑不已。加之对现代人而言,由于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人们往往沉迷于琐碎、忙碌和麻木的日常生活中,过于追求物质和感官刺激,导致死亡意识越来越淡薄,死亡概念便逐渐被排除在意识之外。死亡的隐退让人觉得死亡似乎与自己无关,很少被死亡所震撼,即使偶尔浮现出对死亡的思考,却未经深刻的体察就投入到生的狂欢中,这必然导致对人生认识和感悟的欠缺。

死亡教育被遮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即人们对死亡教育的误解。很多人容易望文生义,认为死亡教育的含义是教人们去“死”——“学会死亡”或学会接受和悦纳死亡。其实不然,死亡教育的真正含义,除了教学生正确认识死亡之外,更在于引导学生反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更有意义地规划人生。也就是说,死亡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在“死亡”本身,而在于提升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尊重。总之,死亡教育的重点在“生”而不在“死”。在我国这样一个缺少宗教传统的国度里,对生命的虔诚和敬畏本就欠缺,如再没有死亡意识的警醒,将难以让我们的后代敬畏生命、追求有意义的圆满人生。今天的我们需要将死亡从被遮蔽的角落中拉出来,而不必因为无知而逃避它,更不应因为惧怕而否认它的存在。接受生与死的真实面貌,学会担当生命的责任,才能真正获得生命的权利,享受生命的尊严和意义。

我们在延长生命长度的同时来还应拓展生命的深度,平衡好生与死的天平。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学生在了解生命的有限之后,学会懂得珍惜生命。当人生在受到打击之后,承认它的客观存在,能够坦然对待,这样可以帮助他们从恐惧和焦虑中挣脱出来。我们需要直面死亡,不能回避和逃避,越躲藏越无处可藏,反而时时刻刻受其困扰。必须也只能通过直面死亡,在思考和反思死亡中,才能获得对生命的正解。

二、死亡教育的本质:生命意义的澄清

每个人都会死,每个人却不是都曾活过。事实上大部分人真正惧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没有真正地活过。对青少年开展死亡教育,能够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亡,在死亡来临之前能够好好地活着,在死亡真正来临时能坦然接受。更为重要的是,死亡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白,死亡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成全,还可以引导他们通过认识死亡反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得到舒展和张扬。学者刘济良认为,死亡教育“关注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精神,培养人的个性,完善人的人格,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理想的形成、生命意蕴的绽放,使人的生命不断走向超越、走向辉煌、走向永恒”[3]。没有经历过死亡教育,没有得到死亡教育的正确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理解。雅斯贝尔斯说过,“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地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4]。只有死亡教育才能够真正使人们倾听生命律动,接触到生命的本质。通过正确认知死亡,明白死亡是必然发生的,因为知悉死亡的命运所以去思考人生的意义,从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知晓生命的唯一性,追求生命的价值,积极面对人生。不认识死亡的意义,人们便不再积极地筹划人生,总觉得一切尚早,这样“生命体将会萎缩、无节制,变得晦暗不明和无知粗俗”[5]。

面对死亡的追问,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认为:“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因为死在我们就不在,我们在死就不在。”[6]。他戏谑死亡,既不畏死也不找死。快乐学派希望死亡教育能够使我们明白生与死的界限,在知死的基础上看见生,才能够在有生之年享受生的乐趣,在死亡来临时才有接受的坦然,这是一种对生命意义追问的回应。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启示我们,死亡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死,而是为了体验生。通过了解及整合关于死亡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在反思和整理后,将这些知识转换成一种积极追求生命价值的人生智慧,从而更好地体验生。通过死亡教育能使青少年积极地思考死亡并获得一定的生命感悟。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过:“对死的思考不但不关闭,反而敞开了人生思考,把它从人生内部事务的安排引向超越的精神追求,促使人为生命寻找一种高于生命本身的根据和意义。”[7]这与庄子所谓“齐一生死”十分相似,即在承认生命的限度、体味死亡时,去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甚至认为,死亡是一种绝对性的存在,人无论如何也免不了一死,因此更需要认真思考自己的存在,追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对人而言,不思考死亡肯定是肤浅的,甚至是灾难性的,这会使你失去对人生目标的准确定位。”[8]人被毫无征兆地寄存在这虚无的天地间,如果不思考死亡,不追问生命的意义,那么,在面对人生的限度和虚无时,我们如何能获得生命的价值?教育本应涵括生命内涵的领悟,死亡教育就是通过唤醒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来克服生命的困境,通过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来征服人生。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了解人生的限度,追寻生命与死亡的意义,还可以让青少年根据生命的有限性,有意识地知道死亡而生存,以海德格尔所谓的“向死而生”的态度找到生命的自由,既能够戴着镣铐跳舞,又能够活出生命本身的价值。开展死亡教育能帮助人们追求真正的生活,激发对生命真正意义的向往,引领人们不懈前行,在叩问命运的同时,谋划可能,创造未来。学者许锋华认为:“开展死亡教育,通过认识死亡来追问生命的终极意义,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死亡教育让人们真正认识死亡,明白人生的限度后,做出合理的人生规划,追问生命意义,提高生命品质,最终使人们生有价值,死有尊严。

死亡教育着眼于追问生命意义。不管对谁而言,人生都是短短的几十年,如果能够穷其一生去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即使面对死亡,人生也是充满意义的。相反,如果因为不了解死亡不追问生命意义,消极地认为人生没有意义,活着活着就死了,就很容易产生恐惧、惶惑、游戏等不良心态去消极地对待人生,那么这样的生命没有意义,死亡和活着也就没有了明显的界限。通过死亡教育,人们追问生命意义,因为人必死无疑所以生命弥足珍贵,所以希望能够超越死亡,真正实现生命的价值。追问过生命意义的人们是不会浪费生命虚度光阴的,他们会利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去追求生命的价值,在不断追问中提高生命的质量,让仅有的、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加充实、有意义。

三、死亡教育的建构:在生命实践中超越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0]。死亡教育可能是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教育,它是在人们反思和追问生命意义的基础上建构的。从哲学角度看,现代人的精神衰退和生命意志的下滑,说到底是精神生命贫乏枯竭而导致的。或许,教育正应当担负起拯救灵魂与生命的责任,因此,死亡教育或许是一个最适合、最需要的形式。

死亡教育的建构应当包括认识死亡、体验存在、反思生命三个部分:

(一)死亡意义的再构

死亡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能真正接受死亡。应让孩子们懂得,死亡不可回避,也不可逃避。了解死亡是人生的一个部分,当人认识到死亡的真正含义,才可能建立“向死而生”的人生态度——既然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那就应当坦然面对。有了这样的生命立场,才能建立正确的生命概念和人生目标。教育过程中,所有学科课程中都应渗透死亡教育的价值追求,使学生有意无意地接触到死亡,了解到死亡是普遍存在的;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也不需要回避死亡,从花开花落、草木凋零的自然规律到亲人亡故或是重大灾害,都可以让学生从中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在死亡中体验存在

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死亡信息,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只死一次,一生中只有一次机会真正面对自己的死亡,然而我们需要在这之前有所准备,需要在他人的死亡中建构自己对死亡的认识和感悟。教育可以通过各种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死亡的存在,以及死亡的尊严、价值和含义。可以让学生对于死亡有情感的触及和体验的经历,如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去照料老人,听他们说说对于生命的感悟;也可以去医院探望临终病人,体验此时的氛围,感受到生命的重大意义;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从传媒中了解生命的过程,体悟死亡的凝重和肃穆。通过这些情感体验活动,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身生命价值的存在意义,从而超越对于生命意义的怀疑。

(三)照看生命的价值

在我们了解死亡、认识死亡、并且对死亡有了直觉体验后,就需要通过死亡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只有真正接受了“死”,才可能真正理解“生”,通过死亡教育来反思生命,这是一种对生命的洞悉,澄清了生命的价值,才可能真正主宰意义,通过死亡教育的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学会不为物欲所累,懂得追求什么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目标,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由此可见,死亡教育是反思生命意义,关照生命价值的重要实践。

从哲学角度看,人只是侥幸获得人生,迟早要“归还”,因此,人必须要学会珍爱生命,把握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人的生命譬如空气,我们通过呼吸着它而感觉自己的存在,虽然死亡十分“霸道”,任何人都会受到它的伤害,但我们通过死亡教育,可以认识死亡、了解死亡,反思存在的价值、追问生命的意义,最终超越死亡,获得完美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孙利天.死亡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149.

[2]沈毅.人对死亡的态度极其意义[J].浙江学刊,1995(5):126.

[3]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

[4][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6]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3.

[7]周国平.安静[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79.

[8]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0.

[9]许锋华,黄道主.论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死亡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54.

[10]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9.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意义价值生命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诗里有你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