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渠道开放 全方位成长

2016-05-14王一萍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跳皮筋课题幼儿

王一萍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作为幼儿园保教系统中的一个基本组织——教师,是幼儿园开展保教研究,实施教育改革,全面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力量,因此,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专业要求。

我园是一所体育特色的幼儿园,多年来一直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大量实践与研究。教师在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体运动特点和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但随着新教育理念的深入,在我园的课题研究中,又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无论是体育活动的选材、设计还是实践活动,我们都将新的理念和行动渗透其中,促使教师的理念和实践不断磨合,从而有效改善教师的教育行为,提高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实践能力。

一、大家都来“选”——给教师一个自主的舞台

研究指出幼儿的体育活动受材料的影响很大,因此要上好一节体育活动,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把材料选择的权利还给教师,让教师结合自己班级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兴趣爱好和体育发展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班级的体育活动材料,从一个侧面体现教师在体育活动中的自主性。

下面是一次课题组沙龙活动中的片段实录,主题是“幼儿体育活动中材料的选择”:

A老师:我觉得既然是体育活动材料的选择,那么就应该突出“创新”,就是要和我们平时开展的体育活动材料不一样,因为这个“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教学领域,每个幼儿园都要开展,如果我们不突出“创新”,就和别的幼儿园没什么两样,根本没有办法凸显我们自身的特色。

B老师:我赞同A老师的说法,我想我们选择的材料要是传统活动中没有的,是不是可以考虑材料和我们的生活相结合,因为这样的材料一方面幼儿比较熟悉,他们已经有了玩的经验,另一方面我们收集起来比较方便。

C老师:其实我挺怀念自己小时候的一些游戏,比如扔沙包、滚铁环、跳皮筋等等,那时候玩得太高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缺少了我们小时候的一份快乐,如果让我选择活动材料的话,我会比较倾向于这样的一类材料。因为一方面这样的材料自己有玩的经验,活动设计起来比较得心应手,而且和孩子一起玩起来很起劲,另一方面这样的一个游戏可能也会勾起孩子爸爸妈妈对童年美好的回忆,要是有条件的话和孩子一起玩玩,不也无形中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吗?

D老师:对!其实民间游戏活动也能被我们很好地运用到体育活动中,虽然他们是比较传统的游戏,但是我们可以将其精髓的部分加以吸收和传承,如游戏材料、游戏玩法等,然后再融合我们现在时代的特点或者幼儿特点进行改编和创新,让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富有新的生命力。

……

教师的积极性是课题研究有所成效的关键,如何使教师在课题中激荡起主动创新的火花?我认为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给予教师充分的、多方面的“自主选择”权利,使教师在研究活动中由“指令性”变为“选择性”,建构起幼儿园宏观调控下教师“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在“自主选择”中,不断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积极性得以保证。因此,在研究中我们强调教师的自主性选择,把自主选择的权利还给老师,充分相信老师,让老师成为课题研究真正的主人。

二、大家都来“想”——给教师一个创造的空间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不但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更强调教师把理论转化为实践,那就是教学活动设计。由此,我们提出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所谓的“想”其实主要指的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所做的系统安排,着重创设学与教的系统,以达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活动方案设计前的思考、对各类材料、具体活动方案的设计及调整策略等几个方面。

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我们除了利用集体备课、小组活动等模式发挥集体的智慧,也给每位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尽显个人的能力。如在“创新体育活动设计”活动中,我们给老师确定了一种活动材料——长凳,让老师大胆想象,围绕材料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相关的体育活动。在此次设计中,老师根据对课题研究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水平,有的设计了从长凳上往下跳的活动,有的设计了钻过长凳的活动,有的设计了从长凳上走过练习平衡的活动……从老师一篇篇独具创意的活动设计中,我们感到教师思维的火花好像瞬间爆发了。虽然不是所有的活动设计都非常完美,但总能从中找出吸引我们的亮点所在,这些亮点使我们发现老师的个人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个人的智慧和精力还是有限的。在充分自主的基础上,我们为教师提供了各种相互学习和讨论的机会,如在科研例会上,大家围绕“双面人”的主题进行活动,大家讨论涉及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探讨具体活动设计及其理论依据、活动的选材和目标、教育教学的方法、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发展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大家的思考比较周全,少走了弯路。在这次讨论实例中,我们看出,教师在这种不拘形式的交谈中,一般都会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这种同事间随意随时的相互指导,大大提高了大家活动设计的能力。

除了以教科研会议为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外,我们也鼓励教师根据实际问题自主结伴探讨。如某个领域问题,可找这一领域比较有经验的老师研讨。年轻教师和老教师相互探讨等,教师间合作研讨,共同进步。

三、大家都来“晒”——给教师一个展示的平台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开始和实施活动的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努力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大家把自己的活动拿出来“晒一晒”,这样通过大家对活动的相互观摩研讨,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组织活动的薄弱环节,更能取其精华,取长补短。

以一次大班体育活动展示《跳皮筋》为例:

过程回放:

教师预设的“跳皮筋”活动,关注幼儿活动技能的掌握。所以活动中各个环节都是围绕跳皮筋来展开的。

反思交流:

A教师:跳皮筋游戏勾起了我对小时候童年游戏的回忆。花样的皮筋玩法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并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B教师:在活动导入的律动活动中,教师选择了节奏感鲜明的音乐《最炫民族风》,激情的音乐旋律一下就把孩子们的积极性提高,让孩子们很快地以最佳状态进入到活动中。

C教师: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利用多种学习形式,有自主探索、录像观看、合作学习等形式,让孩子们充分地进行跳皮筋的游戏。特别是在观看录像的环节中,孩子们能直观形象地观察跳皮筋的方法。

D教师:由于跳皮筋是需要孩子们之间相互合作的,孩子们都能商量好谁先跳,谁先绑好牛皮筋,分工明确,非常有序。如果老师能为各个小组提供相应的图示那就更好了,幼儿在疑惑的时候可以自主观察图示帮助解决问题。

……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位在场的老师都能用心观摩活动。教师着重从“教师行为、寻找亮点、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到完善活动”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教师与教师的对话中加深了对教育理念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在集体反思的过程中教育行为得以有效改进,进而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做出教育决策的能力得以提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依托课题强调实践研究,为教师创造属于自己的舞台,有意识地指导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创造地选材、设计并开展活动,促进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潘涌.跨世纪教师素质结构论[J].教育导刊,1997(12).

[2]刘磊,傅维利.实践能力:含义、结构及培养对策[J].教育科学,2005(2).

[3]吴志华.个体实践能力的发展及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猜你喜欢

跳皮筋课题幼儿
跳皮筋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穿着古装玩跳皮筋
男孩也能跳皮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