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6-05-14李卫明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开放式师生目标

李卫明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知识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对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建构自己的知识。本文对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所在,目标设置的优劣是决定教学成败的首要环节,合理的目标往往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导学激疑的作用。

于漪曾指出:“每课堂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教学目的作一番认真的剪裁,要确定重点、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分解疏导。”“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可见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了所确定的目标仅局限于知识目标,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在知识目标领域,又倾向于解题的方法,而忽视了学生探索知识、建构知识这一过程。

开放式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是“开放”的,即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终身发展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在这些目标中,知识、技能是目标,又是载体;过程、方法是核心;而情感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尽管情感目标很难测量,但必不可少。因为课堂情感的激发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和质量。由此可见,“情感”是教学可持续推进的“催化剂”,任何时候不能忽视。在制订情感目标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情感因素,调查学生情感基础,分析自身情感品质,切实而适度地制订。

二、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思路

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可爱活泼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因而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教应该顺应学生的学。但在传统教学中却认为:教学过程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应该表现出程序化、封闭性,于是,我们的数学课被上成了固定程序化的教案剧。这样的教学怎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得到发展呢?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应该设计出师生交互、动态的教学过程。

我们在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应让学生自己先说说对要学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已经会了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又如,教学中,当学生认为自己的方法、思路最好时,我们就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而不应该用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所谓标准答案去束缚他们,强制统一他们;再如,教学中,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了不同意见,对某一问题产生了兴趣,我们就应该适当调整我们设计好的教学程序,让他们有机会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同时要注意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

三、开放式教学的教学氛围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摒弃“我只有教你才会”的思想和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路子,改革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探究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为实现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操作平台。让师生共同体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四、开放式教学的评价

在传统教学中对教学较多关注了学习活动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学习活动、发展的过程,把评价功能退化为仅仅是对学生分数的鉴定,这是对学习评价的扭曲。

小学生单纯而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自信,总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对的,教师应学会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学生最期待的是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应拿起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积极的情绪,哪怕是失败了,也让学生从失败中孕育成功的希望,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总而言之,数学学习需要学习活动和对活动过程的自我反省的协调统一。开放式教学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索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标志。我们在学生操作、思考、得出结论、结果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去回忆、去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探索过程;对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什么方法、犯了什么错误等进行反思,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同伴;对自己得出的结果进行自我判断……

经过反思环节,我们的学生就学会了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有效性做出判断,学会了总结,他们的认知活动再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盲目性。实行开放式教学,它调动了师生两方教与学的积极性,充分显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变学生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终身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参考文献:

[1]杨军.谈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3(12).

[2]杨阳.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9).

猜你喜欢

开放式师生目标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高等院校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