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瞬间灵性,释放学生活力

2016-05-14丁伟平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捕捉灵性

丁伟平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师尝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力争激发灵性,提供发展空间;抓住灵性,拓宽思维空间;升华灵性,释放学生活力。从而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课堂,富有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灵性;捕捉;释放

大家都在谈改革、谈优化,那么改革到底“改”了什么?优化到底“优”了什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时感觉无所适从。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注意学生情绪的变化,充分利用学生的主题能力、教师的主导能力,对教学成果会起到很显著的作用。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多元化、多维式去考虑问题,放开思路,还课堂给学生,释放他们的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捕捉他们一闪即逝的灵性。

一、激发灵性,提供发展空间

人——万物之灵,说的就是人区分与其他事物只为一个“灵”字。学生也是这样,他们都有潜在的灵性。而我们所面对的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小学生,可以说他们是一群更具有灵性的动物。他们的思维很简单,简单到只能把电视里的人物分成“坏人”和“好人”两部分;他们的思维又很活跃,活跃到一会儿还是“今天我们植树去”,一会儿又变成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不恰恰与呆板的、强制的、教育的课堂相悖吗?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灵感的迸发也往往是出其不意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时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入角色,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灵性,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抓住灵性,拓展思维空间

那么,如何在激发学生的灵性之后,及时而又准确地把握好他们的灵性,并及时、适当地运用那转瞬即逝的灵性所带来的效应呢?新课标指出:我们将课堂还原给学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的灵性是个别化的、差异性的,他们的思维空间无限制地被扩大。语文教学中,更是要注意随时抓住他们的“灵性”。

例,每篇课文都有一个题目,而题目与内容大体有如下三种关系:

(一)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三)题目突出了内容的主要人物、事件等要素。

无论题目和文章内容是何种关系,它都不可能把文章的全部内容揭示出来,所以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凭题猜内容,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并准备随时抓住他们的灵性。

如,课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教学时,先不必读课文,而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找出中心词“司马迁”以明确文章写作的主要对象;再找出重点词“发愤”以弄清文章的侧重点;然后再咀嚼、猜测文章的内容。

具体设问可这样: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一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表示什么意思?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的?写出以后对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想象。而教师在此间所要做的,就是随时捕捉学生的灵性,继而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大体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中心,还利用他们不断闪现的“灵性”,理清了文章的层次,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三、升华灵性,释放学生活力

语言文字虽然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具有鲜活的思想和个性,对同一篇课文乃至同一句话,看法却不尽相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承认个体差别,挖掘潜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独特的鲜明个性。

例:《二泉映月》中曾多次出现描写月色,描写二泉边景色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从中去感受曲子美、感情真。

……

师:是的,课文中有好几处描写月光以及月光下的二泉。请同学们找出这些词句,边读边想,这该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呈现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茫茫月夜、月光照水、水光映月。)

读后:

生:琴声犹如泉声一样流进我们的心田;

生: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

生: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

生:泉声映照了阿炳童年的记忆。

……

课文中有对某一事物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描述,让学生挑出使他最感动、体会最深的那一点讲析交流,这是对情节的情感选择;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林冲、洪教头,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是对人物的情感选择。像这些情感表露机会,哪一个学生不愿意呢?

总之,“教无定法、教必有法”,在尝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化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个性的挖掘,更是对学生的关爱,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当然,课堂活力的释放还要因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而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富有活力的课堂。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走进语文[M].海南出版社,2002.

[2]张其刚.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化[M].东台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捕捉灵性
肿瘤科护士灵性照护认知与灵性照顾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把握品德课堂的插曲,追求动态生成的美丽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大学生灵性现状调查研究
开拓华语文学的灵性空间——初论“灵性文学” 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