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

2016-05-14徐昌涛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老龄化教学质量

徐昌涛

在农村学校工作十多年来,我发现一个规律:在农村地区,规模越小的学校,教师老龄化越严重;越偏远的地方(譬如山区),教师老龄化越严重。绝大所数老教师55岁左右仍工作在教学一线。这应该是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一、教师老龄化影响了农村教育教学

1.教师年龄老化,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关键。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老龄化教师多是中师出身,部分教师甚至是高中毕业直接任教,文化起点普遍较低,虽经后期的各种进修取得大学文凭,但也存在着高文凭、低水平的现象。这部分教师长年在条件艰苦地区任教,环境相对闭塞,教育发展信息获取不易,对新事物大多采取观望态度,知识面较窄,几十年如一日地用同一套教法进行教学,导致学科知识陈旧、教育理念落后,已经远远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老龄化还造成学校学科结构不合理,乡村一级小学英语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少,美术、体育等科目教师也偏少,专任教师不足的现象相当普遍,多由其他科任教师兼任教学,不能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必然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影响。

2.教师年龄老化,不利于学校的长远规划

学校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必然要制订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而规划中涉及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无不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学校老龄化教师的观念、水平、态度、接受能力等多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即使有心改变,由于身体、精力等原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呈现出学校领导雄心勃勃,年老教师淡然冷漠的尴尬局面。近年来,教育局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部分乡村小学由于人员老化,根本无法派教师参加,连旁听都很少见到老教师的身影。学校教师年龄结构的断层,已成为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制订中一个无法忽略的客观难题。

二、教师年龄化的症结所在

1.不合理的教师流动

近年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区,随之而来的是农民工子女的“入学难”问题、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非常突出。

2.较低的工资福利

由于条件限制,农村教师工资水平相对于发达地区普遍较低,与同级的其他行业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市场经济深入人心的时代,微薄的收入已经很难留住年轻教师在偏远、条件艰苦的乡村地区任教。每年的“双选”会,尽管区教育局也积极招聘师范生毕业生进入乡村一级小学任教,但报名的人数很少,效果不尽如人意,招聘到的教师远远不能满足乡村一级小学的教学需求。

3.不合实际的编制配备

根据要求,农村小学的教师按照1∶21的比例来配备编制。但近年来农村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村级学校学生人数不断减少,按此比例核编已不符合实际。例如,某村级学校学生数70人,按配比标准为3个编制,但该村校虽学生数少,班级实有6个(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级学生8~12人),实际上该校最少需要配9~11名教师才能正常开课,但该校教师编制已满员,不能再配备新教师。不合实际的编制配备,也限制了年轻教师进入乡村一级小学任教。

我认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1)定向培养农村小学专任教师

现在留在乡村一级小学任教的老龄教师,多为当年的定向培养师范生,来源于当地的各村点。在家门口工作,思想波动较小,能安心扎根于农村。建议上级部门启动实施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和长制机制,确保乡村小学教师能有稳定的来源,“来得了”“留得住”,从源头上解决乡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的问题。

(2)实行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

健全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城区的优质学校要定期到对口的农村薄弱学校支教交流,把先进的教学经验输送到农村,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帮助农村教师整合学科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农村教师也要到城区学校进行跟班学习,把优质学校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经验带回本校,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本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要认真落实此项工作,真抓实干,做出成效。

(3)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切实改善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农村教师的各项待遇。不断缩减城乡教师的待遇差距,缩减教育与其他行业的待遇差距,采取优先向农村适度倾斜的激励政策,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让乡村教师能有安心的教育环境,能够安居乐业,确实保障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流失问题。

(4)科学配备教师编制

根据当前农村教育现状,重新核定乡村学校教师编制,合理配备学校教师,特别是英语、信息技术等紧缺教师,把立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年青一代引进农村薄弱学校,促进学科教学全面发展。

所以,当“延迟退休”这个热词蔓延的时候,从当前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延长这些老教师的退休年龄是毫无意义的,那样势必延缓教师队伍结构的更新换代,延缓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陈秋红.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4(6):109-110.

[2]李栽圃.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的研究与分析[J].新课程:上,2014(12):194.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老龄化教学质量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农村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关于西部S省农村教师培训状况的调查报告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与对策新探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论西部农村教师专业信念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