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趣激画——让美术教学更“灵活”

2016-05-14范解晖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灵活美术课堂

范解晖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仅是在学习文化课上,绘画课程也同样如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在绘画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根据学生特点激发学生的绘画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绘画带来的乐趣,从而不断深入学习。以下是昆山市新城域小学多年的绘画教学经验,就学生为什么会对美术绘画失去兴趣进行简单分析,然后浅谈如何才能使学生回归美术的灵活性。

关键词:美术课堂;以趣激画;灵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生美术教育也走上了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的老路,教师没办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点讲出新意,学生学习起来也枯燥无味,甚至不喜欢学习美术这门学科。很多教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已经给学生规定好要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绘画的模板,学生只要不断模仿绘画就可以,抹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作天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必须要改变现有的美术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释放自己的天性,使画作更加灵活,充满孩子的美好。

一、教、学、做合一,保证课堂学习氛围

由于孩子们的想法与大人的想法有非常大的差别,孩子们可以用单纯的眼光看到大人们看不到的一些事物,很多人都喜欢看孩子们在画作上表现出来的奇思妙想,孩子们作画时候的色彩还有线条、形状等等都非常有想法,令人称赞。而孩子们在作画的时候,一幅幅五颜六色的作品呈现出来,孩子们也会感受到非常多的快乐。所以,作为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出更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这个自由的空间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施展他们的个性,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能符合他们的性格,是最美好的画作。

二、进行课外延伸,让绘画更加贴近生活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对于枯燥的课堂有一定的抵触心理,虽然教师非常用心地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效果事与愿违。本人在进行美术讲课的时候,比较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想象的延伸,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并且,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还能让学生培养自己的绘画兴趣,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出来。例如,给学生命名一个《和动物一起生活》这样的题目,绘画之前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与动物近距离接触,加深他们对动物的印象,这样能够选择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然后想想自己与它们生活在一起是什么样子。很多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够把看到的动物画得绘声绘色,符合动物本身的特点。有的学生画的是自己像鱼一样生活在海洋里,旁边有非常多其他可爱的水生生物,而在与鱼的生活中,学生还不忘了带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还有的学生在大森林里与小鸟生活在一起,这时候自己也长出翅膀,还能与鸟儿一起飞翔。每个学生的画风都是不同的,有了这样比较宽松的命题,可以让学生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空间里进行绘画,然后完成与众不同的作品,教师通过画作可以看到一个个更加鲜活的形象,非常生动有趣。

三、让灵感贯穿在绘画中

画画能够通过画笔画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世界,每个爱画画的学生都是聪明的,充满想象力的,能够通过画笔画出他们眼中最纯洁、美丽的五彩世界,通过画画还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是要求他们能够画下每一个图像,最主要的是能够符合她们对世界的感悟和认识,这样的画才是富有灵性的,是最生动的。只有让学生的思想灵活起来,才能让整个画作充满智慧与灵光。

例如,一天美术课上,突然外面下起了鹅毛大雪,对于这样的雪景,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感受,对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所以,我就把画作的内容转变成画雪景。画画之前,我先带学生到外面感受一下雪,让他们自己观察被雪覆盖的校园,也可以让他们伸手接住从天而降的雪花,让他们观察雪花的形状,然后再让学生把所观察到的画出来。每个学生都有对于雪后世界的体验,也就成就了一幅幅美丽的雪景图。还有,可以把具体的内容抽象化,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激发创作灵感。每个生物都有一定的成长过程,笔者就曾经在课堂上让学生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某一种植物的成长过程。学生虽然没有真正看到过植物的成长,但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可以把每一个阶段都非常有趣地画出来,有的学生灵感被激发出来,还给植物画成了漫画版的成长手册,非常可爱,也能符合植物的成长规律,不再拘泥于一个画面。

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兴趣。自己的作品得到肯定,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会更加自信,也会想要通过美术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所见。

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多参加一些小学生绘画竞赛,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绘画水平,培养学生的绘画激情。

然后,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不让学生的思想拘泥于眼睛看到的内容,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画出与其他学生不一样的作品来,把自己的思想都灌注于自己的作品中,让学生把绘画当成表达自己想法的有效手段,让学生越来越喜欢绘画。

最后,教师应该做到理解学生的作画内容,耐心听学生的讲解,不断鼓励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看到的世界,让学生可以爱上绘画。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兴趣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热爱这门学科。在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增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还能在绘画过程中加上自己的想象力,培养抽象思维,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掌握美术知识的精髓。

参考文献:

[1]王颖.小学美术教育与教学方法[J].素质教育,2011(11).

[2]王琦.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现代启示[M].当代教育丛书,2013.

猜你喜欢

灵活美术课堂
关于开设计算机的辅助课程探究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