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2016-05-14张贤军
张贤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朗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诵读过程中培养语感,体验情感”,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朗读要求,练好朗读基本功
首先把课文读正确。何谓“正确”,即做到“六不”:不读错, 对每一个音节做到发音正确、清晰、洪亮;不漏字,保持原句内容,不少字;不添字,保持原句内容,不多字;不重复,不反复读文中的句子;不唱读,即朗读时不能拖长语调;不读破句子,不把上一句末了的字连到下一句读,或者把下一句头上的字连到上一句读。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口到。对于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必须先正确认读,防止读错。朗读时,速度应先慢后快。例如《“蚁国英雄”》一课,文中“肆”和“虐”都是生字,先要扫清阅读障碍,《祁黄羊》一课中的“解狐”的“解”是姓,要读“xiè”,必须读正确后,才能整段朗读。
其次要流利,即顺畅,对长句子要学会自然停顿。流利地读,要做到在理解词、句意思的基础上读出适当的停顿,既不要读得太快,又不能读得太慢,做到表达明确、通顺、流畅。句子是文章中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它由若干部分组成。读句子时,要按照句子各个成分读出句中的停顿;不可打乱。例如:《英雄爆破手》(第五册)中的“我边防部队/还击侵略者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不要读成“我边防部队还击/侵略者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后一种读法就破坏了句子的完整,也影响了句意的正确表达,不能算读得流利了。
第三,有感情,朗读时能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文字是思想感情的有效载体。朗读是体会文章情感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能以特有的声音与感情表达人的内心感受,还具有以情动人的功效。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先要让学生用心去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融入文章中,与作者的内心产生共鸣。然后要让学生注意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做到声情并茂。如陈述句在朗读时末尾用降调,疑问句末尾用升调,感叹句的语调大都读成高昂的。
二、示范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多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的影响。教师范读时的语调、语气、表情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会给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会受到熏陶。
小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感悟能力不够强。在没有任何指导的情况下,很难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通过范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调,提高朗读训练的时效性。善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范读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有些学生的模仿非常接近老师的水平。学生通过模仿,朗读能力会逐渐提高。
范读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讲前范读,适合于情景类文章。如《庐山的云雾》,范读把学生带到烟雾飘缈的庐山,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同时也帮助学生把有难度的句子读通顺。二是讲中范读,适合于对文中精彩语句和重点语句的范读,多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如《九色鹿》第八自然段,范读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九色鹿的机智勇敢和调达的恩将仇报。三是讲后范读,这种范读带有一定的品位性和欣赏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三、训练朗读的方法,指导朗读技巧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又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学生学习书面语言主要途径是范文的内化,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直接去感受语言,积累语言。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方式,除采用一般的范读、自由读、齐读等,还应采用其他一些具有特色的新形式。采取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愿读、乐读。在朗读时可采用指名读、自己选段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小组合作读、角色假想读、手势导读、打擂台读、引读、帮读、领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从而提高读的质量。
朗读技巧方面,这里主要谈谈朗读的语调、语气和节奏。
文章中句子的感情基调决定着朗读的语调。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以下几种:(1)亲切爱怜;(2)追忆缠绵;(3)压抑悲愤;(4)激越豪壮;(5)深情赞扬等。对于以上感情基调,具体朗读时可分为两种情况,对于歌颂、斥责等感情色彩强烈的文字,应采用高调;对于婉约、低沉等感情色彩弱的文字,宜低调处理。
语气方面,指朗读的轻与重,对于重要的、感情意味浓重的内容,要读得重一点,强一些;对于次要的、感情意味平淡的内容,宜读得轻一点、弱一些。
节奏方面,指朗读的快与慢。大多数情况下,朗读的节奏应保持快慢适中的速度,以便于聆听者的理解和品味。而对于场面激烈活跃紧促、抒发感情浓烈的文字,要读得快些。
总之,明确朗读要求,练好朗读基本功;示范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训练朗读的方法,指导朗读技巧,使读书训练因素有效整合,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朗读的技能技巧。同时,我们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智力,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朗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钟一娟.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未来英才,2015(5).
[2]谭宏华.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朗读[J].科技创新导报,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