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求真课堂中背景资源的合理利用

2016-05-14张丽华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字学生

张丽华

摘 要:背景资源随着科技的日渐发展和多媒体运用的日益广泛,已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引用到了课堂,于是这成为一种时尚,成为公开课的一种必备手段。但也有一些教师站到了它的对立面,认为一本书,一支笔足矣,不用搞那么多花架子。适时、恰当地利用背景资源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体现在它能拉近学生与文字之间的距离,能让学生读到文字背后更多的内容,更能让学生产生亲近文字的渴望。

关键词:背景资源;学生;文字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利用丰富的背景资源,又是影音片段,又是文字资料,忙得不亦乐乎。于是这就成为一种风潮,有些教师觉得若缺了这些东西,就上不出好的效果来,甚至课根本就无法上。然而这些年,也有一些教师则走到了它的对立面,对这种教学方式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课堂教学只要一支笔、一本书足矣,用不着兴师动众地搞那么多的花架子。是随波逐流还是独树一帜?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现在的课堂教学,要“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适时、恰当地利用背景资源,这不是一种时尚,而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的必备手段。那什么是背景资源呢?背景资源是对背景资料的再加工。背景资料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我们对背景资料不是简单地拿来就用,而是在前期进行大量的阅读、准备,在找到各种背景资料中加入自己的思考,从而对背景资料进行再创造,在关键时刻适时地利用,使其成为一种资源,成为另一股力量,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所面对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能迎刃而解。

一、背景资源,让学生和文字不再遥远

理解、思考与体验、感悟相结合,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们现行的教材中,就有一类课文,它由于历史文化民族的差异,使学生在理解上很难真正融入进去,更不要讲“主动积极地理解、思考与体验、感悟”了,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在此时,若教师能将与其相关的一些资料整合进去,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背景资源,让学生读到文字的背后

1.“做一条潜入水底的鱼”

古诗词教学,一向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肩负着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使命。而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他们对诗人生活背景的缺失,往往只能从字面上理解诗词,但对于古典诗词所负载的思想意蕴,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常常是一知半解。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诗词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先进行前期的阅读,把作者的有关生平资料进行整合、处理,在关键处加以补充,帮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蕴和内在的含义,从而唤起学生对课文情感的内心体验,这样的课堂闪耀着诗性、灵性,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做一只飞到高空的鸟”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学生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常常会形成固有的思维模式,如果教师不能引领学生跳出这种单一的思维方式,就不会有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更谈不有创造性地见解了。

三、背景资源,让学生渴望亲近文字

1.“抽刀断水水更流”

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情感教育的有效方法。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单靠文本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人类精神的烂漫花朵,是生命价值的高贵寄托,是智慧灵魂的永远栖息地。有经验的教师就非常注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以教材的文本为“经”,训练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以优秀的课外读物为“纬”,引导学生运用读书方法,构建经纬交错的阅读网络,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良好情感的形成。那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视线由课内引向课外呢?同样,教师可补充一些背景资料,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

2.“此时无声胜有声”

“大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圆形的完整结构,学完了课文并不意味着知识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又一个开端。这一理念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获得者陈金龙老师执教的《白鹅》一课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课是上完了,但学生的探究活动并没有停止,至于怎样去探究,或探究些什么,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方式方法。因此,好的背景资料的链接,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让学生欲罢不能,让看似“舍得”的东西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又生成新的起点,学生主动愿意继续学习探究下去。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运用背景资源,可以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教学过程也将在学生绵延不绝的情绪力量的作用下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各种资讯面前,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既不要唯背景资源是从,不管什么课,都链接一大把资料,又不要因噎废食,什么资源都不敢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

[2]水巧明.高效课堂背景下如何开发学生的有效写作资源[J].学周刊b版,2013(11).

猜你喜欢

文字学生
The windmill trend
快把我哥带走
打乱的文字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学生写话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