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6-05-14张丽贤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堂练习创造性学会

张丽贤

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不仅要搞好基础教育,更要从小培养人的创新能力,这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更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呢?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几点心得: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障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陶行知先生充分论述了教学气氛的创设在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都是一对一的形式,把学生带到一个预设的模式中,得到的都是统一的答案。这种教学,教师主导了一切,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互评,自由发表其见解,在交流中学到知识、学会质疑、学会辩解,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自信、成功的乐趣,并与老师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把情感压抑在一定范围内而难以表达。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新颖

传统的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枯燥,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的服务很少,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科学地处理教材,调控教材,规划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创新点,不断激发学生创新。

让学生学会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要创造,就必须要解决大家“没想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体现在很多平常的现象中,只有那些善于“由此思彼”的人才能发现,这种“由此思彼”的联想能力,称为思维的灵活性,它是创造性思维最生动的核心。让学生学会联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跳出了常规思维的模式,根据题中隐含的条件,利用整体思维,使解题过程简洁、易懂,可以说这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三、鼓励大胆猜想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大家都知道,直觉思维是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种,对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第一时间看出,突然顿悟却又不能马上说出理由。由此可见,直觉产生的思维跳跃往往是去向成功的阶梯,在培养思维直觉性的过程中可能使学生学会观察、猜想、论证的思考方法,而教学往往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发现更广阔的领域。

四、增强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使学生学会创新

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加强课堂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学会创新。

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要考虑以下两点:(1)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还应考虑精心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题。(2)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设计练习题。这样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创新技能。

五、参与活动,主动探究激发创新

课堂中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把参与活动与教学过程相互联系起来,放手让学生动手,鼓励学生动脑探索发现。小学生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媒介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探究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实施、发展。因此,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要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初步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

六、指导学法,讲究策略,培养创新

学习策略是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情况变化,采用合理方法达到学习目标的手段。指导学法、讲究策略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程序,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基础。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知识技巧,把科学的学习方法纳入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多角度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七、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

培养学生创新,教师必须让学生具有成功感。成功感是学生完成特定学习任务后的自我成就感,是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成功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面向全体学习参与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享受成功、感受喜悦,增强创新意识。

总之,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国家下一代的重任,守护着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求异思维,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实践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教育工作者必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幼明,刘涛.一题多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2]王俊强.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4(8).

猜你喜欢

课堂练习创造性学会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学会分享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