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导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5-14钟玉梅

新课程·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学生

钟玉梅

摘 要: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也是学生普遍存在困难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先导式”的作文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就“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进行探究,让作文教学贴合学生主观愿望,最终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先导式;小学;作文教学;学生

“先导式”指的是在进行某些行为、思想活动之前,就相关的行为和思想做好预设,以便能更好地完成相关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过程。小学语文作文“先导式”教学指的是在进行正式的写作过程中,提前对写作活动做一些铺垫和准备,以便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写作的教学模式。“先导式”可以在课前预习完成,教师可以在写作前布置一些预习内容让学生完成;“先导式”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时间先就写作做好铺垫和准备。

一、“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的优势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最大的难点就是无话可说,很多学生的作文只是寥寥数语,想要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的写作变得容易,实现快乐写作,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准备,让学生有可写的东西是第一步。然后在有了可写事物的基础上教学生组织语言和素材,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是学生写作准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相关的作文题目准备素材和思路,在正式写作的过程中会感觉得心应手。“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让写作建立在有准备、有素材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避免了“空中楼阁”现象的发生。“先导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写作。学生先有准备再来写作,让写作变得更加容易,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总之,“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从学生心理需求的层面进行写作教学。

二、“先导式”作文教学建议

(一)良好的写作预习为写作提供素材

作文其实是一项任思维驰骋的学习内容,作文是学生心理诉说的平台,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写照。每篇作文在写作中,学生只要围绕教师给的题目去完成即可,至于素材方面的选取是没有太多要求和规定的,但是为什么学生还是普遍认为作文很难?究其原因还是学生脑海中没有可写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先让学生脑中有可写的素材,才能和学生谈如何组织语言和材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是一项学生常做的学习准备活动,但是教师往往更注重布置语文课文的预习,而对于写作的预习是很多教师会忽略掉的问题,都是到了作文课,然后讲解一番就让学生来写,此时学生就会表现出一副挠腮抓耳的状况,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笔者认为写作前布置一定的预习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像人教版上每个单元的作文和本单元所学习课文的题材是一致的,教师可以在单元课文教学过程把相关的作文题目布置给学生去预习。如,本单元上的是写景类的课文,单元作文就是和写景有关的,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观察自己身边风景的任务给学生,教师在每天上课时询问学生自己下去观察了没有,对学生进行督促,当一个单元的课文上完了,学生的写作准备也做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写作了,这样的“先导式”的作文教学让写作变得水到渠成,学生早已准备好了写作的素材,写起作文来更得心应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都是写小动物的,单元作文也是写小动物的,教师可以一边上本单元的课文,一边让学生回家观察自己能看见的小动物,提醒学生每天都观察。当本单元的课文都学完了,开始写作时,学生就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小动物写到作文中。可见“先导式”作文教学模式让小学生的作文写作“有备而战”,写作起来更轻松,作文写作的胜算也更大。

(二)先说后写为写作提供思路

写作过程是学生把自己内心的语言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写是一项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学习过程,但是说恰好补充了写费时的这一特点,并且说能让周围更多的倾听对象了解到说话者的意愿和想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说的这些特点来进行作文教学。教师没必要一开始就让学生来写,而是先让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用先说后写的作文教学方法,让学生来围绕相关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语言对学生的写作思路提出建议,以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写作前的说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是在班上说,也可以是把学生先分成小组来围绕教师给的提纲来讨论,最后再在班上交流。在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持学生的观点,鼓励思维的多样性,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如,人教版课本上关于“热爱生命”的这个单元的作文,教师可以把热爱生命的一些素材搜集整理来做成PPT,让学生就着这些图片、人们的行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懂得要热爱生命,珍爱生命,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写作。

(三)利用好课文的“先导”作用

通过翻阅教材我们会发现每个单元的作文都和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必然的关联,教材编排人总是在一组课文学习后安排相应的写作内容就是从“先导式”的层面进行考虑的,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该单元的主体有一定理解之后再进行写作,课文的学习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先导式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好课文作为“先导”的这一资源特点,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就课文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至于在单元末尾的写作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假如是进行写景方面的课文教学,教师不应该只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美景,还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聊一聊自己身边的美景,为单元作文做好预设。

“先导式”作为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写作有了坚实的基础,在素材的准备环节,学生准备好了写作需要的素材,写起作文来更顺手。教师可以采用给学生布置写作预习任务、先说后写和利用课文做“先导”的方式进行“先导式”作文教学。作文不是一朝一夕而就,一枝一叶而成,教师要注重采用“先导式”的教学模式,多为学生的写作做好预设和铺垫。

参考文献:

[1]苏俊.作文先导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5(3).

[2]韩丽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先导式改革的实施对策[J].课程与教学,2011.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小学学生
学生写话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