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的福利,你能享受吗?

2016-05-14宋铁军

能源 2016年9期
关键词:硅谷福利工程师

宋铁军

被各种福利宠爱的工程师,享得了多大福,就吃得了多大苦。

今年,一家中国的创业公司倒闭,创始人总结教训时提到一句:“每月给员工买水果酸奶就要两万多块钱。”

今年硅谷也感到寒意,许多公司纷纷缩减了福利。一家公司规定:带外人来公司蹭饭,每月不得超过五次。以前是不限量。

福利,是硅谷最著名、最独特的标签之一。硅谷的福利五花八门令人艳羡,现在,各家公司又争相开展“福利创新”,每月都会有令人咋舌的新花样。硅谷福利成为一种企业文化,向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辐射,硅谷里有许多“谷歌式的公司”,其他地区则有许多“硅谷式公司”。当然,福利也是一种风向标,反映着公司的状况。

硅谷福利最早为人熟知的是谷歌食堂,米其林大厨主掌的五星级食堂,以及免费的甜点令外人向往不已。据说,谷歌在中国运营时,所在的写字楼不能开火做饭,于是谷歌改造了排烟系统。现在,谷歌福利不限于免费的美食,舒适的办公环境、弹性工作时间,以及对员工及家属的各种人性化关怀,都已经成为硅谷巨头公司的标配。

硅谷福利在这片创新之地兴旺之初就悄然出现了。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的《重新定义公司》一书记载:“给予努力工作的员工额外的奖励,是硅谷自20世纪60年代起传承至今的做法。当时,(惠普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大卫·帕卡德在加州圣克鲁斯山区买下了数百英亩的土地,建成了‘小盆地露营地,作为员工及家属的休闲娱乐之地。后来,苹果公司凭借著名的周五啤酒狂欢活动加入了潮流。谷歌在斯坦福大学学生宿舍里成立,我们的娱乐设施建造风格与大学校园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努力打造出一派大学气氛浓厚的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世界顶尖的文化、体育以及学习设施,让‘学生们花时间充实自己。”

硅谷福利体现了西海岸的自由文化,随意率性。长久以来,论福利优厚,华尔街首屈一指,这些金融业宠儿享受丰厚的年薪和奖金分红,出入曼哈顿豪华场所,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体现的是严谨刻板的文化,和西海岸的自由截然不同。

硅谷文化显然与在旧金山兴起的嬉皮士运动有密切关系,西海岸的文化是自由和多元,这也是硅谷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现在的硅谷福利创新,已经升级到对员工更高精神寻求的关怀,对多样化的关怀。

免费大巴、免费健身、免费按摩、免费保洁、免费英语课等等都已经硅谷巨头公司的标配,有媒体总结了几家公司福利:

谷歌:有五花八门的娱乐设施:排球场、保龄球场、攀岩壁、幻灯片放映室、带有私人教练的健身房、小型游泳池、供人在办公楼间代步的彩色自行车、免费的高档餐厅,以及配有各式小食、饮品和顶尖意式咖啡机的厨房。免费干洗服务,晋升父母者有500美元补贴。

Facebook:员工可以把免费晚餐带回家,如果工作太晚,家人还可以过来跟他们一起吃饭。公司还为每个员工家庭提供3000美元的儿童护理开支,并提供高达5000美元的认养补助。晋升父母的员工有4000美元的零用钱。

做云笔记的公司Evernote:全体全职员工每人每月享受两次家庭保洁服务。提供1000美元度假资金。每天会有不同餐厅的厨师上门给员工提供餐食。

此外,还有更“变态”的福利创新:Facebook 提供冻卵子项目,可以先把卵子冻起来,不用担心生育年龄的事情;房地产电商 Zillow 公司提供的免费母乳急送服务(例如哺乳期的你在外出差,可以把自己的母乳冰起来快递回家)。

硅谷巨头对人才的竞争白热化,福利创新也就没有止境。Facebook的一项福利使得它在人才争夺战中取得先机:如果 Facebook 从海外招来的工程师在工作签证抽签时没有抽中,他们会被派驻其它地区的办公室,第二年继续抽。

正如《经济学人》评论的:对于硅谷的公司来说,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员工的头脑。而在数字革命重塑商业世界的大背景下,这些头脑之间的竞争正变得越来越激烈。像 Google或是Facebook这样的巨头对研发的投入越来越大,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各种福利创新,就是让硅谷工程师感到受到尊重。

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说,谷歌的这些福利设施会让访客毫不怀疑谷歌的员工整天都过着“小资”生活,从而错误地认为奢侈享乐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硅谷工程师是世间压力最大的工作之一,他们在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方打拼,长期超负荷工作是家常便饭。在埃龙·马斯克的龙飞船项目中,工程师常年在办公室睡地板,在沙漠和荒岛实验场忍受酷暑和寂寞,但没有人抱怨。被各种福利宠爱的工程师,享得了多大福,就吃得了多大苦。

现在,其他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硅谷式公司”,一些公司骄傲地宣称:我们是某某地区或某某行业的谷歌。许多传统行业的员工享受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福利待遇:雇主开始更加重视他们的工作环境,有更多人性化关怀的措施。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这是企业管理理念的进步。

但不可否认,硅谷福利有独特的硅谷特征,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有不可复制性。

首先,如文前所述,许多福利措施,是西海岸自由和多元文化的产物,是独属于硅谷的。硅谷对多样化的容忍,有些一直引发争议。在其他地区被视为离经叛道的事物,硅谷能宽容接受。即使在今天,收入丰厚的华尔街公司也不一定会提供硅谷公司的某些福利。

其次,硅谷福利的享受者是知识工作者、IT精英,这些人视工作为乐趣,把解决难题当做最大的乐趣。他们与其他行业员工最大的不同是:大多数人不认为工作是难以忍受的负担。他们也会觉得,丰富的福利是对他们创造性工作的合理回报。

再次,硅谷福利的前提是公司有巨大盈利,或得到大笔投资。公司盈利是福利的保证,所以,只有硅谷巨头才能提供外人看来是“传说中”的福利。其次,福利也是初创公司吸引人才的手段,因此,有些福利朝不保夕,一旦公司状况转差,就会缩水甚至取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老板与员工的最大公约。福利是成本是投资,必须获得回报。硅谷福利之所以长久保留并不断升级,是因为它起到了激励作用,使员工焕发了更大的创造力,进而使公司盈利不断增加,从福利到盈利实现了正向循环。前几年,我在企业做调研时,涉及到员工激励问题。有老板表示,对于没有工作热情,甚至工作倦怠的员工来说,增加福利只是徒增成本,得不到积极反馈,还不如节约成本。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是竞争行业中福利最好的,越来越硅谷化,更多公司实现了正向循环。但也不乏邯郸学步者。

去年秋天的一个周末下午,我到旧金山的一家独角兽公司参观了一个小时。这家公司刚刚搬进办公楼,是典型的谷歌式办公环境,有图书馆、露台、母婴室、打盹室以及参禅室。办公区一角,有员工躺在吊床上休息。有员工带着狗。一部分员工在投入地工作,另一些人扎堆聊天,周末了可以开瓶酒。我在一名工程师的陪伴下逛遍了公司,特地探访了硅谷十大洗手间之一,享用了最新型的烘手器。在琳琅满目的酒水台上取走一瓶冰茶。临走时,公司的大厨已经准备晚饭了,这家公司每天免费向员工提供午餐和晚餐。创始人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妻,女创始人的一项工作是照料大家的饮食,食谱是各国风味轮流转,女创始人还监督大家少喝碳酸饮料。

陪同我们参观的工程师,领导者一个七八人的小团队,带着两个实习生。他每天的作息是:早上10半左右起,洗漱淋浴后出门,11点多到公司,工作一会儿吃午餐,然后一直工作到5点半左右下班。由于成家了,就回家吃晚饭。晚饭后,大概八点钟开始工作,一般要到12点或凌晨一两点。如果遇到新产品上线,通宵达旦是常有的事。

公司是弹性工作,带薪休假没有限制。老板会鼓励新员工经常休个短假,以防过早进入工作倦怠期。其实,对于老板和员工,福利其实也是无形的底线和标准。假如一般公司每年带薪休假15天,这家公司没有明文规定,但也不会有员工长期休假,超过20天就算多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独一无二的硅谷福利,总是令我等外人向外。我下一次美国之旅已经敲定了一个行程:去谷歌蹭饭。

猜你喜欢

硅谷福利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那时候福利好,别看挣几十块钱,也没觉得紧巴巴的
SZEGÖ KERNEL FOR HARDY SPACE OF MATRIX FUNCTIONS∗
清明雨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