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情感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开花结果

2016-05-14宋采德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6年9期
关键词:体贴管理者管理工作

宋采德

前些年有一个提法在教育界兴起,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很多学校将其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学习,并推行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仅仅做好这三个“一切”是不够的,针对学生的情感管理也不容忽视。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但是,教书育人的主体——教师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须知,“以人为本”中的“人”不光指学生,同时也应该指教师。也就是说,既要以“生”为本,也要以“师”为本。也许有人会担忧,如果两“本”发生矛盾了怎么办?笔者认为,两者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其“为了学生”的工作质量。学校管理者必须把教师放在与学生同等重要的位置,教师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到“为了一切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

在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管理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这种人际关系涉及与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家长及其他社会人员等。因此,学校管理者须时刻关注“人”的问题,了解人的需求并做出反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还要培养和提高感情移入能力,培养自己和他人(包括学生)的健全自我观,以真诚开放的态度参与到学校组织内的人际交往之中,注重在校内营造真实可信的学习和研究氛围,努力使学校成为民主和谐的乐园。只有这样,学校才可能真正成为“人人幸福、人人发展”的教育组织。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人,管理人的核心是管理人心。在学校管理中,制度约束固然重要,但要想使教师释放能量,就必须重视情感管理。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和支配的作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愉悦的情绪能使教师精神振奋、思维活跃,使教师感受到温暖、感化和激励,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情感管理意味着关怀、体贴教师。关怀体贴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学校管理者关心教师要一切从爱出发,给每个人以平等的机会,一视同仁。人人都有感情,人人都需要感情。从这个意义上讲,爱的实质就是“给予”:给予关切,给予温暖,给予体贴,给予心理的补偿,使他们感到温暖。

情感管理意味着理解、宽容教师。教师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各有其特点,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能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遇事宽容大度。理解和宽容是人际沟通的金钥匙。为此,学校管理者应采用换位思考、置换体验的方法,设身处地了解教师的需要、苦衷和感受。

情感管理意味着管理者要善于倾听。管理者可以根据需要,召开不同类型的会议和个别谈话,向教师讲明学校的工作情况和实际困难,倾听基层教师的心声和意见,就教师所关心的问题给予认真解答。有的教师教学认真负责、能力强、成绩好,但缺点也不少。作为管理者,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对他们的缺点,应委婉提示,促其改正。

人需要情感,只有让教师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面对学生,才能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良好的心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体贴管理者管理工作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窗口和镜子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